舷侧装甲侵彻试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3213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舷侧装甲侵彻试验靶架装置,属于侵彻实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由两组连杆机构、两组压头、两组螺母、两个压缩气缸、底座组成。所述两组连杆机构、压头、螺母、压缩气缸对称安装,保证装置受力均匀。利用对称布置连杆机构实现靶架装置受力均匀自锁,通过受力均匀的自锁力保证目标靶在侵彻试验中受到冲击时不发生倾倒;通过对称布设的压紧气缸提供受力均匀的初始瞬时作动,在不需要施加外在持续载荷的情况下,完成对目标靶的持续稳定固定,试验完成后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连杆,释放连杆机构的自锁状态,拆装目标靶,通过前、后激光测速仪捕捉破片初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重复试验时更换目标靶的速度,显著提升重复试验效率。验效率。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舷侧装甲侵彻试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侵彻实验
,涉及一种侵彻舷侧装甲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反舰导弹作为打击船舰类目标的主要武器,在海战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舷侧装甲对舰船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保护作用,往往通过侵彻试验,测试装甲的防护毁伤效果来获得装甲的对舰船的保护能力。在装甲侵彻试验过程中,目标靶在受到炮弹冲击时目标靶易产生倾倒的趋势,依靠增加目标靶自身的体积重量来增加稳定性,或者添加一些简易的固定措施,这些固定措施往往在进行重复试验时更换困难。因此,设计一种具有自锁功能且操作简便的侵彻试验靶架装置就显得较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舷侧装甲侵彻试验靶架装置,该防护装置利用连杆机构实现自锁,通过压紧气缸提供的初始瞬时作动,在不需要施加外在持续载荷的情况下,完成对目标靶的持续稳定固定,试验完成后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连杆,释放连杆机构的自锁状态,拆装目标靶也较为简便快捷,能够有效提升重复试验时更换目标靶的速度,显著提升重复试验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舷侧装甲侵彻试验靶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两组连杆机构、两组压头、两组螺母、两个压缩气缸、底座组成;所述两组连杆机构、压头、螺母、压缩气缸对称安装,保证装置受力均匀;利用对称布置连杆机构实现靶架装置受力均匀自锁,通过受力均匀的自锁力保证目标靶在侵彻试验中受到冲击时不发生倾倒;通过对称布设的压紧气缸提供受力均匀的初始瞬时作动,在不需要施加外在持续载荷的情况下,完成对目标靶的持续稳定固定,试验完成后通过转动把手带动连杆,释放连杆机构的自锁状态,拆装目标靶,能够有效提升重复试验时更换目标靶的速度,显著提升重复试验效率;所述目标靶用于模拟被的侵彻舷侧装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舷侧装甲侵彻试验靶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连杆机构中,杆AC、BDE分别在A点、B点处通过铰链安装于底座上,杆AC与杆CD通过铰链在C点处连接,杆CD与杆BDE通过铰链在D点处连接,杆A

C

、B

D

E

分别在A

点、B

点处通过铰链安装于底座上,杆A

C

与杆C

D

通过铰链在C

点处连接,杆C

D

与杆B

D

E

通过铰链在D

点处连接;所述带有自锁的功能的连杆机构中,各连杆均为矩形截面杆,杆BCD在点F处有圆形通孔,杆B

C

D

在点F

处有圆形通孔;所述带有自锁的功能的连杆机构中,当DE、D

E

处于分别于AB、A

B

平行位置时,连杆机构处于自锁状态;所述杆CD在点G处设有把手GH,杆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营刘晨阳任宪奔方贷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