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复合微生物破乳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85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技术和化工技术交叉领域,涉及高效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及其应用。由微生物破乳剂和化学反相破乳剂复配而成,微生物破乳剂以菌液的形式加入,化学反相破乳剂通过配制成水溶液使用;所述的微生物破乳剂和化学反相破乳剂的体积比例为3: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复合微生物破乳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技术和化工技术交叉领域,涉及高效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及其应用,具体涉及所述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在油田开发、炼油生产,及其它油水乳化液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破乳剂发展到今天,可分为两大类,化学破乳剂和微生物破乳剂。化学破乳剂又分为离子型、非离子型、油溶性、水溶性和复配型。依靠化学作用破乳。微生物破乳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绿色环保型破乳剂,依靠活性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破乳。
[0003]从目前国内外对原油破乳剂的研究现状来看,开发高效能的微生物破乳剂是发展的重点。因为化学破乳剂有毒有害有污染,有腐蚀,需要高温高压生产,成本高,微生物破乳剂完全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因而微生物破乳剂终将代替化学破乳剂。
[0004]微生物破乳剂具有如下特点:
[0005]1、微生物破乳剂含有活细菌,它体积小,细胞尺寸一般在0.3um左右,繁殖快,密度大,每毫升菌液含有4

10亿个。容易占进乳化膜而破坏界面膜受力的均衡性,造成破乳。
[0006]2、微生物破乳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有很好的表面活性,很容易被吸附于油

水界面上,将原来的乳化剂从界面顶替下来,而且不能形成结实的界面膜,因此在加热或机械搅拌下,界面膜易被破坏而破乳。
[0007]3、微生物破乳剂,含有酶,酶是两性电介质,进入乳化膜,、既可破坏乳化,又可催化。
[0008]4、微生物破乳剂中的有机酸和溶剂,可以改变油(水)膜状况,改变界面性状,破坏乳化。
[0009]5、微生物破乳剂中的细菌,外表有多聚糖,在加热和搅拌下分散在乳状液中,会引起细小的液珠絮凝,使分散相的液珠集合成松散的团粒,随后的聚结过程是将这些松散的团粒集合成一个大液滴,导致液珠数目减少。当液滴长大到一定直径后,因油水相对密度的差异,水与油即相互分离。
[0010]将化学破乳剂与微生物破乳剂复配使用,往往能提高破乳性能,并且完全兼容,还能降低成本。
[0011]我们通过研究优选破乳剂菌种,微生物破乳剂和反相破乳剂复合比例,做了400多次2400多遍的实验。先后在冀东油田、大港油田14个转油站应用,外输油含水稳定或下降,破乳率达95%以上,创造经济价值3500多万元。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所述的破乳剂破乳率达95%以上。
[0013]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所述的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是由微生物型破乳剂和化学反相破乳剂复配而成,所述的微生物型破乳剂以菌液的形式加入,所述的化学反相破乳剂通过配制成水溶液使用。所述的微生物型破乳剂和反相破乳剂的体积比例为3∶7~5∶5,优选为5∶5。
[0015]所述微生物型破乳剂是指微生物的生命体及其代谢产物的混合液;
[0016]所述化学反相破乳剂是指化学反相破乳剂固体和水各占50%左右;
[0017]所述菌液的培养基中各组分体积百分比为:液蜡2%、磷酸氢二钾为0.3~0.7%、磷酸二氢钾为0.3~0.7%、硫酸镁为0.05~0.08%、硫酸铵为0.05~0.08%、酵母粉为0.06~0.012%,其余为水。所述培养基的PH值为7.0~7.4,优选7.0~7.2。
[0018]所述的化学反相破乳剂为一种或几种反相破乳剂组成。
[0019]进一步地,所述化学反相破乳剂的体积为复合破乳剂体积的50%。
[0020]所述的微生物破乳剂为红球菌、巴氏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丝状真菌(TP1、TP2)、铜绿假单胞菌、阿波罗酶生产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菌液;
[0021]优选地,所述微生物破乳剂的体积是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体积的50%。
[0022]优选地,所述微生物破乳剂为巴氏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红球菌的组合的菌液。
[0023]更进一步的,所述红球菌、巴氏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1∶1。
[0024]所述微生物占微生物型破乳剂菌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

2%。
[0025]三种菌组成的微生物破乳剂的体积的总和占复合微生物破乳剂体积的50%。
[0026]复配方式:按微生物破乳剂与化学破乳剂体积比3∶7~5∶5复配使用。
[0027]本专利技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原油破乳剂通用条件要求,油样中掺水30%,油水样中,油:水为7∶3。
[002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破乳剂的破乳温度为50

55℃。
[0029]加药剂浓度为70

100ppm,即1升乳化油的油样加70

100mg;
[0030]优选为80

100ppm,即1升乳化油的油样加80

100mg。
[0031]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菌种均购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32]1、红球菌,菌种编号:1.2362,分类命名:HH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33]2、巴氏醋杆菌,菌种编号:1.2269,分类命名:巴氏醋杆菌(Acetobacter),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34]3、枯草芽孢杆菌,菌种编号:1.7461,分类命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35]本专利技术优选了红球菌、巴氏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丝状真菌(TP1、TP2)、阿波罗酶生产菌等菌种,和全国主要品牌化学破乳剂(如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都进行了复配实验。按微生物破乳剂和反相破乳剂的复配比例3∶7

5∶5对几十家转油站进行多次实验研究和应用,其破乳效果均较好。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出当微生物菌种为红球菌、巴氏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时,微生物破乳剂和化学反相破乳剂比例是5∶5破乳效果最佳,其破乳率达到95%以上。
附图说明
[0036]图1(1)为在化学破乳剂存在下,加微生物破乳剂,对水



水界面膜电容的影响(2)为在化学破乳剂存在下,加微生物破乳剂,对水



水界面膜电阻的影响。
[0037]图2为脱水率;
[0038]图3为乳化油加破乳剂后的实验结果;
[0039]图4为脱水率;
[0040]图5为乳化油加破乳剂后的实验结果;
[0041]图6为破乳率;
[0042]图7为乳化油加破乳剂后的实验结果;
[0043]图8为破乳率;
[0044]图9为乳化油加破乳剂后的实验结果;
[0045]图10为化学破乳剂临界胶束浓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由微生物破乳剂和化学反相破乳剂复配而成,所述的微生物破乳剂以菌液的形式加入,化学反相破乳剂通过配制成水溶液使用;所述的微生物破乳剂和化学反相破乳剂的体积比例为3:7

5:5,优选为5:5;所述的微生物破乳剂为红球菌、巴氏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丝状真菌、阿波罗酶生产菌中的一种或几种的菌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破乳剂为巴氏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红球菌的组合的菌液,其中巴氏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红球菌的重量比为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其特征在于:巴氏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红球菌组成的微生物破乳剂的体积占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体积的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微生物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型破乳剂为红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巴氏醋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组合的菌液,其中,红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巴氏醋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重量比为1:1:1:1。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何一项所述的复合微生物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液的培养基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液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守德张强杜建龙常仁光郭彦生赵隆顺王芳兰张建建戴文静卢秀茸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华油微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