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子路专利>正文

一种石油化工输送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29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油化工输送管道,包括传输管道、套管、连接环以及加热组件,所述传输管道固定连接于套管的内部,且套管的内表面与传输管道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套管的外表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环,且连接环与套管以及传输管道均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电磁阀、加热丝、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且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加热组件,能够在传输管道内部石油流动率过低时向加热槽内部传送流动热水,同时开启加热丝,对传输进加热槽内部的流动热水进行加热并保温,进而利用流动的热水对传输管道进行热传导,使其内壁升温并将内壁附着的石蜡熔化,保障石油的正常流动。正常流动。正常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油化工输送管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运输
,具体为一种石油化工输送管道。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成分主要有:油质、胶质、沥青质、碳质,在常温下呈固态。输油管道是由油管及其附件所组成,并按照工艺流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油泵机组,设计安装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用于完成油料接卸及输转任务。
[0003]我国与世界上多数产油国有所不同,生产的原油以易凝原油为主,因易凝原油含蜡量较高,常称“含蜡原油”。
[0004]关于《原油含蜡机理及清防蜡方法的研究》一文中提出:在油层条件下石蜡通常以溶解态存在,但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随着压力降低和轻质组分的逸出和温度的下降,原油沿着油管上升过程中蜡便结晶析出,并不断沉积。由于油管壁不光滑,蜡晶沉积于油管壁上,随着原油温度的继续降低、蜡晶不断长大,逐渐在油管壁上形成厚厚的固体石蜡,阻止原油的流动,影响油的正常生产,甚至卡井。
[0005]含蜡石油在输油管道输送过程中,由于外界温度的降低,石蜡会从石油中析出,析出的石蜡结晶在管壁上,形成集蜡层,从而导致输油管道的流通容量缩小,摩擦阻力增大,输油能力下降,尤其是在一些温度较低的地区或者冬季,该问题尤为显著,石油从井口开采出来后需要运输到相应的收集装置进行处理,管道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出现堵塞,同时负荷增大,在降低了管道使用寿命的同时也严重影响石油的正常开采。
[0006]为此,提出一种石油化工输送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化工输送管道,通过设置加热组件,能够在传输管道内部石油流动率过低时向加热槽内部传送流动热水,同时开启加热丝,对传输进加热槽内部的流动热水进行加热并保温,进而利用流动的热水对传输管道进行热传导,使其内壁升温并将内壁附着的石蜡熔化,保障石油的正常流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化工输送管道,包括传输管道、套管、连接环以及加热组件,所述传输管道固定连接于套管的内部,且套管的内表面与传输管道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套管的外表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环,且连接环与套管以及传输管道均固定连接;
[0009]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电磁阀、加热丝、进水管道以及出水管道,若干组所述连接环的内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且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传输管道的外表面开设有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呈螺旋状,且加热槽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所述进水管道设置于连接环的上端外表面,且进水管道的依次贯穿连接环、传输管道并延伸至加热槽的内部,所述进水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加热丝均与控制器
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槽远离与其对应的进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道,且出水管道的内表面与加热槽内表面相通,所述进水管道远离连接环的一端与外界储水机构相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加热组件,能够在传输管道内部石油流动率过低时向加热槽内部传送流动热水,同时开启加热丝,对传输进加热槽内部的流动热水进行加热并保温,进而利用流动的热水对传输管道进行热传导,使其内壁升温并将内壁附着的石蜡熔化,保障石油的正常流动。
[0011]在石油输送过程中,石油处于不同流速状态下对输送管道的压力不同,针对同一段输送管道来说,输送管道内部的石油流速越快对输送管道的压力越小,相反也如此,因此利用压力传感器实时将输送管道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当传输管道受到压力的压力值接近其内部石油处于静止状态下产生的压力值时,控制器同时开启电磁阀以及加热丝,流动热水的水流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加热槽加热并且保温,由于石蜡的熔点在49~51度之间,因此当输送管道内部温度达到51度以上时,输送管道内壁上附着的石蜡开始熔化,从而恢复液态,减少对传输管道内部的石油流动的阻碍,并且该加热结构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根据不同位置的输送管道状态进行独立作业,保证石油正常开采的同时节约了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0012]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连接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且弧形板位于套管的下方,所述弧形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片,且弹性片的上端外表面与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片与弧形板之间形成导流腔,所述出水管道远离加热槽的一端贯穿至导流腔的内部,所述弧形板外表面的一侧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导流管,且导流管的一端贯穿至导流腔的内部,另一端与外界储水机构相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石油输送过程中,当传输管道受到压力的压力值接近其内部石油处于静止状态下产生的压力值时,控制器同时开启电磁阀以及加热丝,流动热水的水流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加热槽加热,开启的加热丝对流入加热槽内部的热水进行加热并保温,从而使石蜡恢复液态,减少对传输管道内部的石油流动的阻碍,同时通过设置导流腔以及导流管,流经加热槽的热水经过出水管道进入导流腔的内部,从而能够利用热水的余热对套管进行加热保温,热量通过套管均匀扩散,从而降低套管与传输管道的温度差,更好的辅助石蜡熔化。
[0014]优选的,所述加热槽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第一撞击组件与第二撞击组件,且第一撞击组件设置于加热槽内表面顶端的位置,所述第二撞击组件设置于加热槽内表面一侧靠近弧形面中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组第一撞击组件、第二撞击组件与加热组件配合,在水流在加热槽流动的过程中,对传输管道内部与第一撞击组件、第二撞击组件对应位置的周围产生不间断的撞击,使传输管道的内壁产生振动,由于相对于第一撞击组件与第二撞击组件设置在加热槽的内部,相对于装置整体来说体积较小,因此与加热槽之间的撞击产生的振动不会对装置整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从而降低石油粘附在传输管道内壁的几率,辅助附着石蜡剥离,保证石油的正常开采运输需求。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撞击组件包括T型杆、第一弹簧、活动块、浮力板、撞击球一与撞击杆一,所述T型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于套管内表面与加热槽顶端对应的位置,且T型杆的下端外表面贯穿至活动块的内部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块外表面与T型杆的连接处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活动槽固定
连接,另一端与T型杆固定连接,所述浮力板固定连接于活动块的外表面,且浮力板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撞击杆一,所述撞击杆一远离浮力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撞击球一,自然状态下,撞击球一底端与加热槽接触。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石油输送过程中,流动热水的水流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加热槽加热并且保温并使输送管道内壁上附着的石蜡熔化,该过程中,通过控制器控制水流速度,使其处于变化状态,由于加热槽的槽径处于固定值,因此加热槽内部的储水量与水流速度呈正比,当水流较大时,浮力板在其浮力作用下推动活动块向上挤压第一弹簧,当水流速度变缓时,加热槽内部顶端的水量最先降低,因此活动块在第一弹簧以及其重力的作用下推动撞击球一撞击加热槽的内部,如此反复,从而使传输管道产生振动,降低石油粘附在传输管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油化工输送管道,包括传输管道(1)、套管(2)、连接环(3)以及加热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道(1)固定连接于套管(2)的内部,且套管(2)的内表面与传输管道(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套管(2)的外表面等距离设置有若干组连接环(3),且连接环(3)与套管(2)以及传输管道(1)均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组件(4)包括压力传感器(41)、控制器(42)、电磁阀(43)、加热丝(44)、进水管道(45)以及出水管道(46),若干组所述连接环(3)的内部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1)与控制器(42),且压力传感器(41)与控制器(42)电性连接,所述传输管道(1)的外表面开设有加热槽(11),所述加热槽(11)呈螺旋状,且加热槽(1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丝(44),所述进水管道(45)设置于连接环(3)的上端外表面,且进水管道(45)的依次贯穿连接环(3)、传输管道(1)并延伸至加热槽(11)的内部,所述进水管道(45)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阀(43),且电磁阀(43)、加热丝(44)均与控制器(42)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槽(11)远离与其对应的进水管道(45)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道(46),且出水管道(46)的内表面与加热槽(11)内表面相通,所述进水管道(45)远离连接环(3)的一端与外界储水机构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连接环(3)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1),且弧形板(31)位于套管(2)的下方,所述弧形板(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性片(32),且弹性片(32)的上端外表面与套管(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片(32)与弧形板(31)之间形成导流腔(33),所述出水管道(46)远离加热槽(11)的一端贯穿至导流腔(33)的内部,所述弧形板(31)外表面的一侧靠近顶端的位置设置有导流管(34),且导流管(34)的一端贯穿至导流腔(33)的内部,另一端与外界储水机构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输送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1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第一撞击组件(5)与第二撞击组件(6),且第一撞击组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路徐郑
申请(专利权)人:张子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