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24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08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均包括基层和两层防水层;所述第一墙板内转动连接有旋紧块,所述第二墙板上滑动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墙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旋紧块上开设有与螺纹块匹配的螺纹槽,当安装块装配在安装槽时,所述螺纹块伸出第二墙板并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中。防水层能够使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具有防水效果;将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拼装,将安装块对准安装槽嵌入,此时驱动件二驱动螺纹块的端部伸入螺纹槽中,驱动件一驱动旋紧块转动,使螺纹块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中,从而将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固定在一起。定在一起。定在一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墙体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住房需求不断增加,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规模化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的作用更加突出装置。发展装配式建筑,具有精度高,节省模板,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加快总体施工进度。
[0003]相关技术的墙体如图1所示,包括墙体2,墙体2内设有若干连接钢筋21,连接钢筋21的一端固定在墙体2上,连接钢筋21的另一端远离墙体2侧壁伸至外界。
[0004]当需要将两个墙体拼接在一起时,两个墙体侧壁的连接钢筋分别对应穿插设置,然后施工工人在两个墙体的两侧侧壁上搭建木板,使两侧木板与墙体两端端壁以及地面之间形成一个固定空间,然后再将水泥倒入这个空间中,使两个墙体连接在一起。
[0005]上述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人需要先在两个墙体之间搭建木板才能进行浇筑,浇筑完后还需要把木板拆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不方便墙板之间的拼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方便墙板之间的拼接,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所述第二墙板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安装块,所述第一墙板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块匹配的安装槽,还包括驱动件一和驱动件二,所述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均包括基层和两层防水层,两层防水层分别位于基层两侧;所述第一墙板内转动连接有旋紧块,所述第二墙板上滑动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墙板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块沿平行于螺纹块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内,所述旋紧块上开设有与螺纹块匹配的螺纹槽,所述驱动件一驱动旋紧块转动,所述驱动件二驱动螺纹块始终朝向旋紧块一侧移动,当安装块装配在安装槽时,所述螺纹块伸出第二墙板并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中。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能够使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具有防水效果;将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拼装在一起,将安装块对准安装槽嵌入,此时驱动件二驱动螺纹块的端部伸入螺纹槽中,驱动件一驱动旋紧块转动,使螺纹块螺纹连接在螺纹槽中,从而将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固定在一起。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块远离第二墙板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浇筑水泥的浇筑腔,所述安装块装配在安装槽时,所述浇筑腔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浇筑口。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螺纹块与旋紧块将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初步固定后,然后操作人员将往浇注口处倒入水泥,水泥会流至填满浇筑腔,待水泥凝固后,能够更牢固的将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固定在一起。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墙板内设有用来抽气的抽气装置,所述浇筑腔远离浇筑口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抽气槽,所述第一墙板内开设有连通通道,连通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抽气装置和抽气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泥从浇注口处倒入浇筑腔,由于水泥的质地比较粘稠,水泥不会完全将浇筑腔填满,浇筑腔远离浇筑口的一侧出现空隙的几率比较大,此时抽气装置对其进行抽气,能够使水泥更好的填充在浇筑腔内,从而进一步增强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的牢固性。
[0013]优选的,所述抽气装置包括第一转杆、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转动杆、抽气箱和抽气头,所述第一转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墙板内,所述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均转动连接在第一墙板内,所述第三锥齿轮同轴设置在第一转杆上,所述第四锥齿轮啮合连接在第三锥齿轮上,所述转动杆同轴设置在第四锥齿轮上,所述抽气箱设置在第一墙板内,所述抽气箱开设有气腔,所述抽气头滑动连接在气腔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杆穿设在抽气箱内,所述抽气头穿设并螺纹连接在转动杆上,所述抽气头将气腔分隔成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与第二腔,所述第二腔位于第一腔远离第一转杆的一侧,所述连通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腔和抽气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一转杆,第一转杆通过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进行转动,第四锥齿轮转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螺纹连接在转动杆上的抽气头在气腔的内壁上滑动,使第二腔的空间逐渐变大,第一腔的空间逐渐变小,从而将浇筑腔内的气体抽出。
[0015]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一包括第二转杆、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和切换件,所述第二转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墙板内,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均转动连接在第一墙板内,所述第二转杆穿设并同轴转动连接在第一锥齿轮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设置在旋紧块上,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杆与第一转杆为同一转杆,所述转杆上滑动连接有插块,所述第一锥齿轮与转杆转动贴合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插块匹配的插槽,所述切换件控制插块插入插槽或者远离插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切换件控制插块插入插槽,转杆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再带动旋紧块进行转动;同时驱动件一与驱动件二中的主驱动源使用的是同一转杆,能够减小墙体内设置的驱动源。
[0017]优选的,驱动件二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槽远离安装块的一侧侧壁上以及第一限位块远离安装块的一侧侧壁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朝向安装块一侧移动。
[0019]优选的,所述切换件包括推杆、驱动件三和锁定件,所述推杆滑动并转动连接在转杆上,所述推杆的外壁上开设有供插块容纳的容纳槽,所述驱动件三驱动插块始终移动至抵接在推杆上,当推杆移动至容纳槽远离插块时,所述插块插入插槽,所述锁定件将推杆锁定在转杆上,当推杆移动至容纳槽正对插槽时,所述驱动件三驱动插块移动至完全位于容纳槽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推动以及转动推杆,使推杆移动至推杆外壁抵接在
插块上,此时插块被推杆顶入插槽中,从而能够使转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当推杆移动至插块位于容纳槽内,此时插块远离插槽,转杆无法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墙板的外壁上开设有隐蔽槽,所述转杆的一端位于隐蔽槽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杆不突出于第一墙板表面,将隐蔽槽使用防水外物填充,能够保证第一墙板的表面平整。
[0023]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第一墙板以及第二墙板的基层刮刷两次耐水腻子,并打磨平整。
[0024]S2:进行封闭底漆施工;S3:弹分格线,并描上黑色线条漆。
[0025]S4:封闭底漆施工,然后用与分格线分缝等宽的美纹纸将黑漆盖住;S5:对第一墙板以及第二墙板外壁进行真石漆施工,然后撕掉美纹纸,从而达到石材分格和仿石效果。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切换件,使用切换件控制插块插入插槽,转杆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墙板(11)和第二墙板(12),所述第二墙板(12)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安装块(121),所述第一墙板(11)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块(121)匹配的安装槽(1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一(13)和驱动件二(123),所述第一墙板(11)与第二墙板(12)均包括基层(112)和两层防水层(111),两层防水层(111)分别位于基层(112)两侧;所述第一墙板(11)内转动连接有旋紧块(1331),所述第二墙板(12)上滑动连接有螺纹块(122),所述螺纹块(122)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221),所述第二墙板(12)上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24),所述第一限位块(1221)沿平行于螺纹块(122)的滑动方向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124)内,所述旋紧块(1331)上开设有与螺纹块(122)匹配的螺纹槽(1332),所述驱动件一(13)驱动旋紧块(1331)转动,所述驱动件二(123)驱动螺纹块(122)始终朝向旋紧块(1331)一侧移动,当安装块(121)装配在安装槽(113)时,所述螺纹块(122)伸出第二墙板(12)并螺纹连接在螺纹槽(133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121)远离第二墙板(12)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用于浇筑水泥的浇筑腔(16),所述安装块(121)装配在安装槽(113)时,所述浇筑腔(16)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浇筑口(16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板(11)内设有用来抽气的抽气装置(15),所述浇筑腔(16)远离浇筑口(161)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抽气槽(162),所述第一墙板(11)内开设有连通通道(1571),连通通道(1571)的两端分别连通抽气装置(15)和抽气槽(1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墙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15)包括第一转杆(131)、第三锥齿轮(151)、第四锥齿轮(152)、转动杆(153)、抽气箱(154)和抽气头(155),所述第一转杆(131)转动连接在第一墙板(11)内,所述第三锥齿轮(151)与第四锥齿轮(152)均转动连接在第一墙板(11)内,所述第三锥齿轮(151)同轴设置在第一转杆(131)上,所述第四锥齿轮(152)啮合连接在第三锥齿轮(151)上,所述转动杆(153)同轴设置在第四锥齿轮(152)上,所述抽气箱(154)设置在第一墙板(11)内,所述抽气箱(154)开设有气腔(156),所述抽气头(155)滑动连接在气腔(156)的内壁上,所述转动杆(153)穿设在抽气箱(154)内,所述抽气头(155)穿设并螺纹连接在转动杆(153)上,所述抽气头(155)将气腔(156)分隔成互不连通的第一腔(1561)与第二腔(156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厚霆刘涛何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能保温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