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及相关防水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05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及相关防水安装结构。其中,该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为矩形防水板,矩形防水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一直角形拐角,矩形防水板包括防水板面板、中间加强层以及基础底板,防水板面板、中间加强层以及基础底板自上而下依次叠放设置,防水板面板的四周边侧均设置有连接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的自身性能较好,抗裂变性强,不易出现裂纹,且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保证整体地下室防水建设效果,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推广应用。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及相关防水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地下室用防水板
,具体是指一种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及相关防水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
[0003]我国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极为复杂,如软黏土地基、砂性土地基、黄土地基及部分地区还有熔岩土质存在,尤其是串珠型溶洞较多,分布不均匀,且大小深浅不一,地下水位较高,溶洞处理较复杂,在此种地质条件上进行工程建设,地基承载力差别较大,尤其是地下室的建设方面,结构及安装组建的方便均为难题所在。
[0004]现有的用于地下室建设使用的防水板在针对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建设中使用时,存在防水安装结构不够可靠,自身性能较差,易影响到整体地下室防水建设的过程。
[000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其自身性能较好,抗裂变性强,不易出现裂纹,且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保证整体地下室防水建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其自身性能较好,抗裂变性强,不易出现裂纹,且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保证整体地下室防水建设效果,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8]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安装结构,其结构连接强,可靠性高,具有较好的抗应力效果,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09]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安装结构,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安装简便快速,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10]为达到以上目的,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其特点是,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为矩形防水板,所述矩形防水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一直角形拐角,所述矩形防水板包括防水板面板、中间加强层以及基础底板,所述防水板面板、所述中间加强层以及所述基础底板自上而下依次叠放设置,所述防水板面板的四周边侧均设置有连接凹槽。
[0011]较佳地,所述中间加强层包括第一沥青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和第二沥青层,所述第一沥青层、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和所述第二沥青层自上而下依次叠放设置,所述防水板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沥青层上,所述第二沥青层设置在所述基础底板上。
[0012]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承台、矩形混凝土垫层、连接件、水泥基渗透结晶层和上述的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其中:
[0013]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二直角形拐角,多个所述桩承台呈矩阵分布,相邻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所述桩承台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叠放设置有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和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该相邻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所述桩承台分别贴合该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的四个所述第二直角形拐角并分别位于该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的四个所述第一直角形拐角中,相邻两层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相互水平抵靠设置,相邻两块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相互水平间隔设置,相邻两块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的所述连接凹槽一一对应设置且相对水平间隔设置,相邻两块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之间以及位于该相邻两块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下的相邻两层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的相互水平抵靠位置上设置有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层,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嵌设在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层中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嵌设在相对水平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凹槽中。
[0014]较佳地,所述桩承台由独立基础桩和混凝土柱组成,所述混凝土柱设置在所述独立基础桩上,该相邻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所述桩承台的所述独立基础桩分别贴合该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的四个所述第二直角形拐角并分别位于该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的四个所述第一直角形拐角中。
[0015]更佳地,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安装结构还包括素砼垫层,所述素砼垫层用于铺设在中风化串珠状溶洞的地表上,所述素砼垫层中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和所述桩承台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桩承台嵌设在所述固定凹槽中,所述固定凹槽用于嵌设在所述地表的基坑中。
[0016]更佳地,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安装结构还包括抗浮锚杆,所述抗浮锚杆竖向插设在所述素砼垫层中并用于竖向插设在所述地表中且支撑在其中一块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的底面上。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抗浮锚杆的数目为多根,多根所述抗浮锚杆支撑在多块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的底面上。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抗浮锚杆包括竖向套管、固定座和若干锚杆主体,所述竖向套管竖向插设在所述素砼垫层中并用于竖向插设在所述地表中,所述固定座的下端竖向插设在所述竖向套管中,所述锚杆主体水平设置并均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上端,所述锚杆主体支撑在该其中一块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的底面上。
[0019]尤其更佳地,所述锚杆主体呈放射状设置。
[0020]最优选地,所述锚杆主体的数目为4根,4根所述锚杆主体呈十字形设置。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0022]1、本技术的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为矩形防水板,矩形防水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一直角形拐角,矩形防水板包括防水板面板、中间加强层以及基础底板,防水板面板、中间加强层以及基础底板自上而下依次叠放设置,防水板面板的四周边侧均设置有连接凹槽,因此,其自身性能较好,抗裂变性强,不易出现裂纹,且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保证整体地下室防水建设效果,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23]2、本技术的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为矩形防水板,矩形防水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一直角形拐角,矩形防水板包括防水板面板、中间加强层以及基础底板,防水板面板、中间加强层以及基础底板自上而下依次叠放设置,防水板面板的四周边侧均设置有连接凹槽,因此,其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简便,成本低,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0024]3、本技术的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安装结构的多个桩承台呈矩阵分布,相邻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桩承台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叠放设置有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和矩形混凝土垫层,该相邻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桩承台分别贴合该矩形混凝土垫层的四个第二直角形拐角并分别位于该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的四个第一直角形拐角中,相邻两层矩形混凝土垫层相互水平抵靠设置,相邻两块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为矩形防水板,所述矩形防水板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一直角形拐角,所述矩形防水板包括防水板面板、中间加强层以及基础底板,所述防水板面板、所述中间加强层以及所述基础底板自上而下依次叠放设置,所述防水板面板的四周边侧均设置有连接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加强层包括第一沥青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和第二沥青层,所述第一沥青层、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和所述第二沥青层自上而下依次叠放设置,所述防水板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沥青层上,所述第二沥青层设置在所述基础底板上。3.一种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承台、矩形混凝土垫层、连接件、水泥基渗透结晶层和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其中: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的四个拐角处均开设有第二直角形拐角,多个所述桩承台呈矩阵分布,相邻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所述桩承台之间自上而下依次叠放设置有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和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该相邻四个呈矩形分布的所述桩承台分别贴合该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的四个所述第二直角形拐角并分别位于该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的四个所述第一直角形拐角中,相邻两层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相互水平抵靠设置,相邻两块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相互水平间隔设置,相邻两块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的所述连接凹槽一一对应设置且相对水平间隔设置,相邻两块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之间以及位于该相邻两块所述中风化串珠状溶洞内地下室用防水板下的相邻两层所述矩形混凝土垫层的相互水平抵靠位置上设置有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层,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嵌设在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层中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嵌设在相对水平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凹槽中。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吕想蓝繁荣杨文广胡国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广西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