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车轨耦合理论的轨道扣件参数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车轨耦合理论的轨道扣件参数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3.5万公里。我国铁路发展势头迅猛,每年仍有大量新修线路投入使用。扣件作为组成轨道结构的重要部件,被大量地运用于铁路线路上,其作用是固定钢轨正确位置,阻止钢轨的纵向和横向位移,防止钢轨倾翻,并且提供适量弹性,将钢轨所受力传递给轨枕或道床承轨台。扣件参数会影响车辆运行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在列车
‑
轨道耦合大系统下,扣件参数变化还可能造成车线耦合共振效应。实际的线路铺设过程中,针对扣件的选用多数是在现有扣件库中选型,并未考虑扣件参数与线路的轮轨性能参数匹配问题。不匹配的轮轨性能参数从轨道结构角度,可能导致钢轨扣件在服役过程中产生损伤和失效,降低扣件的使用寿命;从车辆运行角度,会影响车辆运行时的动力学性能。因此结合实际线路条件对扣件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轮轨性能参数匹配,达到较好的车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轨耦合理论的轨道扣件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S1,从现有扣件库中选择待优化扣件,提取其纵、横、垂三向刚度和阻尼作为优化内容;S2,从纵、横、垂三向刚度和阻尼中任意选择一向刚度和阻尼,对该向刚度和阻尼进行梯度设计;S3,构建列车
‑
轨道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对梯度设计完成的刚度和阻尼输入列车
‑
轨道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在该方向梯度设计下列车的纵、横、垂三向加速度,并根据获得的列车三向加速度,计算轮轨力;S4,根据获得的加速度、轮轨力,对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指标、平稳性指标、舒适性指标进行评价;S5,根据S4获得的安全性、平稳性、舒适性指标,缩小梯度设计范围;S6,细化缩小范围后的梯度设计方案,输入模型仿真,重复S2~S5步骤2~3次;S7,根据S6计算结果,寻找得到扣件该方向刚度与阻尼参数的最优组合;S8,基于优化后的扣件参数,选择剩余任一向刚度与阻尼进行梯度设计,重复S2~S7步骤直至扣件纵、横、垂三向刚度与阻尼均完成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轨耦合理论的轨道扣件参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先根据车辆结构信息,编组信息,牵引制动信息构建车辆模型;根据轨道结构信息、轨道不平顺信息,扣件三向刚度和阻尼构建轨道模型,再根据车辆模型、轨道模型构建列车
‑
轨道耦合动力学分析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轨耦合理论的轨道扣件参数优化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亮,王谢堂,王开云,翟婉明,昌超,胡彦霖,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