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致动器和包括电磁致动器的振动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206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1:20
电磁致动器和包括电磁致动器的振动发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沿与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可移动部施加驱动力。致动器A1包括线圈100、由磁性物质构成的不可移动部200和包括永磁体310的可移动部300。不可移动部200相对于线圈100位于Z方向侧,且永磁体310相对于线圈100位于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致动器和包括电磁致动器的振动发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致动器和包括电磁致动器的振动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11

97747中公开了传统的振动发生器。该 电磁致动器包括磁体、第一轭和第二轭、环形线圈、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第一轴和 第二轴、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第三螺旋弹簧和第四螺旋弹簧以及第一弹簧 接收器和第二弹簧接收器。
[0003]磁体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板。磁体包括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面和其相对 侧的第二面。第二方向是磁体的厚度方向,与第一方向正交。第一轭是在第一方向上 延伸的板,并被固定到磁体的第一面。第一轭包括大于磁体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的第 一方向上的尺寸。第二轭包括平板和一对片。平板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在第二方向 上有间隙地面对磁体的第二面。这些片从平板的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端沿第二方向延 伸,以被固定到第一轭的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端。线圈设置在磁体和平板之间。
[0004]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在第三方向上延伸。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中的每一个包括在 第三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在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部以及在第一端部和 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第一配重的中间部分被固定到第一轭和第二轭,并相对于 磁体和线圈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第一配重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向第三方向上的 一侧和另一侧延伸得比第一轭和第二轭远。第二配重的中间部分被固定到第一轭和第 二轭,并相对于磁体和线圈位于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 部向第三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延伸得比第一轭和第二轭远。
[0005]第一轴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相对于第一轭和第二轭、磁体和线圈位于第三方向 上的一侧。第一轴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第二轴在 第一方向上延伸,以相对于第一轭和第二轭、磁体和线圈位于第三方向上的另一侧。 第二轴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穿过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的第二端部。第一配重和第二配 重、第一轭和第二轭以及磁体(这些将被统称为可移动部)沿着第一轴和第二轴可移 动。
[0006]第一弹簧接收器在第一方向上固定在第一配重的第一端部和第二配重的第一端 部之间的位置,并接纳贯穿其中的第一轴。第二弹簧接收器在第一方向上固定在第一 配重的第二端部和第二配重的第二端部之间的位置,并接纳贯穿其中的第二轴。
[0007]第一螺旋弹簧围绕第一轴设置,以位于第一配重的第一端部和第一弹簧接收器之 间。第二螺旋弹簧围绕第一轴设置,以位于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和第一弹簧接收器之 间。第三螺旋弹簧围绕第二轴设置,以位于第一配重的第二端部和第二弹簧接收器之 间。第四螺旋弹簧围绕第二轴设置,以位于第二配重的第二端部和第二弹簧接收器之 间。
[0008]常规的振动发生器被配置为通过向线圈施加方波或正弦波电流来产生振动,使得 可移动部按以下方式沿着第一轴和第二轴在第一方向上反复地往复移动。当可移动部 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时,第二螺旋弹簧被压缩在第一弹簧接收器和可移动部的第 二配
重的第一端部之间,并且第四螺旋弹簧被压缩在第二弹簧接收器和第二配重的第 二端部之间。被压缩的第二螺旋弹簧将可移动部的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向第一方向上 的另一侧推进,并且被压缩的第四螺旋弹簧将可移动部的第二配重的第二端部向第一 方向上的另一侧推进。当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时,第一螺旋弹簧被压 缩在第一弹簧接收器和可移动部的第一配重的第一端部之间,并且第三螺旋弹簧被压 缩在第二弹簧接收器和可移动部的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之间。被压缩的第一螺旋弹簧 将可移动部的第一配重的第一端部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进,并且被压缩的第三螺旋 弹簧将可移动部的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推进。简言之,第一螺旋 弹簧至第四螺旋弹簧、第一配重和第二配重以及第一弹簧接收器和第二弹簧接收器施 加这种驱动力以使已经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移动的可移动部在相反方向上 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技术问题
[0010]第二螺旋弹簧邻接第一弹簧接收器和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第四螺旋弹簧邻接第 二弹簧接收器和第二配重的第二端部,第一螺旋弹簧邻接第一弹簧接收器和第一配重 的第一端部,并且第三螺旋弹簧邻接第二弹簧接收器和第二配重的第一端部。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在与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非接触的方式向可移动部施加 驱动力的电磁致动器和振动发生器。
[0012]问题的解决方案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第一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不可移动部以及可在 第一方向上移动并包括永磁体的可移动部。第一方向是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第一不 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不可移动部相对于第一线圈位于 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基本 上正交。可移动部的永磁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可移动部的永磁体相对于第一线圈位 于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部。可移动部的永磁体 的第一端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 得永磁体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 位置处或者使得永磁体的第一端部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 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0014]向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并且 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相对于第一线圈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 动到第一位置。第一位置相对于中立位置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随着可移动部从中 立位置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永磁体的相对于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 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
[0015]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 上的另一侧移动。在该方面,当第一驱动力使可移动部从中立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 可移动部的永磁体的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因此,驱动力以非 接触的方式施加到可移动部,从而使可移动部向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
[0016]第一电磁致动器还可以包括第二线圈和第二不可移动部。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由 磁性物质构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不可移动部可以相对于第二线圈位于第二方 向
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第一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 置在可移动部和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第二线圈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可移动 部和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可移动部可以在第二方向上设置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 间。处于中立位置的可移动部可以被设置为使得永磁体的第一端在第一方向上处于与 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基本上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永磁体的第一端部在第 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二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方向上的一侧。
[0017]向第二线圈施加电流可以产生使永磁体向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 第一驱动力和第二驱动力可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包括永磁体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第二线圈;以及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所述可移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并且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以及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
所述第一位置,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3.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包括永磁体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部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并且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以及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三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三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所述中立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
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第二线圈;以及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所述可移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并且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以及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四驱动力,交替产生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以及所述第三驱动力和所述第四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以及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5.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线圈,其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
一线圈一起移动,并包括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磁性构件,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所述磁性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第二线圈;以及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所述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二线圈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以及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
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7.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端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一线圈,其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一起移动,并包括由磁性物质构成的磁性构件,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所述磁性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部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并且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以及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三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三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所述第二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所述中立位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第二线圈;以及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永磁体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端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所述可移动部被固定到所述第二线圈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并且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并且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处于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重合的相对位置处或者使得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以预定间隔重复地极性反转的电流交替地产生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以及使所述磁性构件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的第四驱动力,交替产生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以及所述第三驱动力和所述第四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以及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交替地从所述第二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以及从所述第一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一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逐渐扩大,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所述磁性构件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第二端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并且所述磁性构件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9.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所述开口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
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边缘,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包括永磁体并且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另一侧,并包括第一部分和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部分,处于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端部和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重合,向所述第一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一驱动力,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相对于所述中立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扩大部分以及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和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还包括:第二线圈;以及第二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二线圈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开口,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包括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包括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边缘,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包括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线圈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之间,所述可移动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之间,处于所述中立位置的所述可移动部被设置为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
二部分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成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使得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和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重合,向所述第二线圈施加电流产生使所述永磁体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的第二驱动力,所述第一驱动力和所述第二驱动力使所述可移动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以及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相对地线性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随着所述可移动部从所述中立位置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移动,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以及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相对于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的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也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所述第二扩大部分逐渐扩大,并且所述永磁体的所述第一扩大部分和所述第二扩大部分被分别朝向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和所述第二不可移动部磁吸引,使得所述可移动部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移动。11.一种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包括:第一线圈;第一不可移动部,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由磁性物质构成,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位于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第一不可移动部的开口,所述开口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的第一边缘部分和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的第二边缘部分,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一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第一边缘,所述开口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包括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以及可移动部,所述可移动部包括永磁体并且是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所述第一方向是所述可移动部的移动方向,其中,所述永磁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相对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田直树粟生仁志
申请(专利权)人:星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