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插入检测的电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145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插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插入检测的电路系统,包括装置主体、插口和充电端口,所述装置主体上固定安装有插口,且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装置主体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皆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挤压腔、挤压块、第一滑块、第一滑槽、顶块、挡板、套槽、第一弹簧、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所述装置主体一侧的内部开设有挤压腔,且挤压腔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插座大都不具有检测充电端口是否插紧通电的问题和现有的充电桩插座大都不具有辅助定位结构安装时较为麻烦和现有的充电桩插座大都不具有辅助定位结构安装时较为麻烦的问题。具有辅助定位结构安装时较为麻烦的问题。具有辅助定位结构安装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插入检测的电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插座
,具体为一种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插入检测的电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充电桩插座是充电桩其中的一个重要零件,因此可知现在的充电桩插座虽然已基本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0003]问题一:现有的充电桩插座大都不具有检测充电端口是否插紧通电的功能,在将充电端口与充电桩插座连接时,可能会因为插入的深度不够导致充电端口与充电桩插座之间没有连接,导致没有对车辆进行充电。
[0004]问题二:现有的充电桩插座大都不具有辅助定位结构,在对充电桩插座进行安装时较为麻烦和不便,实用性和易用性较低,因此亟需一种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插入检测的电路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插入检测的电路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充电桩插座大都不具有检测充电端口是否插紧通电的问题和现有的充电桩插座大都不具有辅助定位结构安装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插入检测的电路系统,包括装置主体、插口和充电端口,所述装置主体上固定安装有插口,且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装置主体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皆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挤压腔、挤压块、第一滑块、第一滑槽、顶块、挡板、套槽、第一弹簧、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所述装置主体一侧的内部开设有挤压腔,且挤压腔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为倾斜状设计,且挤压块与顶块相配合,所述顶块固定连接在充电端口的外侧,所述挤压块的顶端贴合有挡板的一端,且挡板的另一侧套设在套槽的内部,所述套槽开设在挤压腔的顶端,且套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槽的内部。
[0007]优选的,所述辅助定位机构包括限位腔、固定块、第二弹簧、活动槽、定位块、第三滑块和第三滑槽,所述装置主体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皆开设有限位腔,且限位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的一侧,所述固定块的外侧缠绕有第二弹簧,且固定块的另一侧插设在
活动槽的内部,所述活动槽开设在定位块的内部,所述定位块的一侧穿透装置主体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外侧,且定位块的一侧为圆弧形设计。
[0008]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挤压腔内部的两侧。
[0009]优选的,所述挡板另一端后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套槽的后侧。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与定位块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限位腔的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另一侧套设在限位腔的内部,且定位块另一侧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的内部,且第三滑槽开设在限位腔内部的两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该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插入检测的电路系统设置有检测机构,通过挤压腔、挤压块、第一滑块、第一滑槽、顶块、挡板、套槽、第一弹簧、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起到在将充电端口插入到插口的内部时,可以判断出充电端口与插口之间是否已经连接紧固,有没有产生松动,防止充电端口与插口因没有连接紧固导致没有电流通过对车辆进行充电,实用性和易用性较现有的装置得到了增强,当将充电端口插入到插口的内部时,固定连接在充电端口上的顶块对挤压块产生挤压,在挤压力的作用下挤压块向上移动,并且推动与之贴合的挡板也随之向上移动,对第一弹簧产生挤压,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第一弹簧产生弹性形变,挡板的颜色为红色,挤压块的颜色为绿色,当顶块完全插入后,此时挤压块也完全移动到了挤压腔的顶端,此时从外侧观测挤压腔显示为绿色,此时可以判断充电端口与插口之间连接紧固电路连通,当插口没有完全与充电端口插紧时顶块不会将挤压块完全挤压到挤压腔的顶端,此时从外界观测挤压腔显示不完全为绿色,可以判断插口与充电端口之间没有完全连接紧固,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插座大都不具有检测充电端口是否插紧通电的问题和现有的充电桩插座大都不具有辅助定位结构安装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0014]2、该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插入检测的电路系统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通过限位腔、固定块、第二弹簧、活动槽、定位块、第三滑块和第三滑槽起到了在对装置进行安装时对装置进行辅助定位和辅助固定的作用,较现有的充电桩插座实用性和易用性得到了增强,当要对装置进行安装时,首先将装置主体放置到对应的安装孔中,此时安装孔的内壁会对定位块产生挤压,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第二弹簧产生弹性形变,定位块向限位腔的内部进行移动,当将装置主体完全安装到安装孔内部后,此时安装孔内壁对定位块的挤压力消失,定位块在第二弹簧的还原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与安装孔上预设的孔位卡合起到对装置主体进行辅助定位和辅助固定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充电桩插座大都不具有辅助定位结构安装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图5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图6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装置主体;2、插口;31、挤压腔;32、挤压块;33、第一滑块;34、第一滑槽;35、顶块;36、挡板;37、套槽;38、第一弹簧;39、第二滑块;310、第二滑槽;4、充电端口;51、限位腔;52、固定块;53、第二弹簧;54、活动槽;55、定位块;56、第三滑块;57、第三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插入检测的电路系统,包括装置主体(1)、插口(2)和充电端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上固定安装有插口(2),且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机构,所述装置主体(1)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皆设置有辅助定位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挤压腔(31)、挤压块(32)、第一滑块(33)、第一滑槽(34)、顶块(35)、挡板(36)、套槽(37)、第一弹簧(38)、第二滑块(39)和第二滑槽(310),所述装置主体(1)一侧的内部开设有挤压腔(31),且挤压腔(31)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块(32),所述挤压块(32)为倾斜状设计,且挤压块(32)与顶块(35)相配合,所述顶块(35)固定连接在充电端口(4)的外侧,所述挤压块(32)的顶端贴合有挡板(36)的一端,且挡板(36)的另一侧套设在套槽(37)的内部,所述套槽(37)开设在挤压腔(31)的顶端,且套槽(3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38),所述第一弹簧(38)的一端与挡板(36)固定连接,且第一弹簧(3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槽(37)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充电桩识别插座插入检测的电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机构包括限位腔(51)、固定块(52)、第二弹簧(53)、活动槽(54)、定位块(55)、第三滑块(56)和第三滑槽(57),所述装置主体(1)两侧靠近底端的位置处皆开设有限位腔(51),且限位腔(51)的内部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驴充充充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