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021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混合后进行缩聚反应;(2)对缩聚完成的产物中加入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和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生产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涤纶是应用最广泛的合成纤维品种,涤纶制成的涤纶面料用于众多领域,在服装领域最为常见。由于传统的涤纶不具有吸湿性能,且透气性较差,因此在服装领域中,为了提高涤纶面料的吸湿性,一般设计内层疏水、外层吸湿的双层结构来实现面料的吸湿快干,但这类涤纶面料的厚度往往要大于单层的涤纶面料。或者在涤纶面料基础上对内层进行疏水整理,但采用疏水处理的面料,吸湿效果不持久,经过多次摩擦和洗涤后吸湿性能大幅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提高涤纶面料的吸湿、快干性能。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混合后进行缩聚反应;
[0007](2)在缩聚完成的产物中加入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和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混合后再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共聚酯熔体;
[0008](3)共聚酯熔体经过分丝后通过异形喷丝板喷丝,喷出异形涤纶丝,细度为0.8dtex~1dtex;
[0009](4)将所制成的异形涤纶丝与棉纤维丝进行编制,制成涤纶面料;
[0010]所述步骤(3)的所述异形喷丝板包括四个呈中心对称设置且互不连通的喷丝孔,且四个所述喷丝孔构成四叶形。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进行一次缩聚,后在缩聚完成的产物中加入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和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提高涤纶丝的防紫外线性能;并通过改变异形喷丝板的喷丝孔结构,使喷出的涤纶丝的横截面呈构成四叶形,以改善涤纶纤丝吸湿和排湿性能,通过改变涤纶丝的结构来提升排湿性能,将异形涤纶丝与棉纤维编织后制成的涤纶面料,相比于传统的经过疏水处理的面料而言,耐久性良好;本专利技术中的涤纶面料经过数十次的洗涤后,其排湿和吸水性能均不下降,并相比于传统的双层涤纶面料而言,层级更少,面料更薄,提高人体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喷丝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标号说明:
[0014]1、喷丝板;11、喷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6]请参照图1,一种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将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混合后进行缩聚反应;
[0018](2)对缩聚完成的产物中加入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和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混合后再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共聚酯熔体;
[0019](3)共聚酯熔体经过分丝后通过异形喷丝板喷丝,喷出异形涤纶丝,细度为0.8dtex~1dtex;
[0020](4)将所制成的异形涤纶丝与棉纤维丝进行编织,制成涤纶面料;
[0021]所述步骤(3)的所述异形喷丝板包括四个呈中心对称设置且互不连通的喷丝孔,且四个所述喷丝孔构成四叶形。
[002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
[0023]通过在缩聚完成的产物中添加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和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并进行聚合反应,提高涤纶丝的防紫外线性能,并通过改变涤纶丝截面形状,来提高涤纶丝的排湿性能,结合棉纤维,提高涤纶面料的吸水性。
[00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进行一次缩聚,后在缩聚完成的产物中加入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和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提高涤纶丝的防紫外线性能和使用寿命;并通过改变异形喷丝板的喷丝孔结构,使喷出的涤纶丝的横截面呈构成四叶形,以改善涤纶纤丝吸湿和排湿性能,通过改变涤纶丝的结构来提升排湿性能,将异形涤纶丝与棉纤维编织后制成的涤纶面料,相比于传统的经过疏水处理的面料而言,耐久性良好;本专利技术中的涤纶面料经过数十次的洗涤后,其排湿和吸水性能均不下降,并相比于传统的双层涤纶面料而言,层级更少,面料更薄,提高人体舒适度。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有机二元酸200~300重量份、二元醇60~70重量份。
[002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的聚合条件为:将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在65℃~70℃混合后,升温至190℃进行缩聚反应。
[002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二氧化钛10~20重量份、纳米氧化锌5~10重量份和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0.5~2.5重量份。
[0028]进一步地,所述异形喷丝板的四个所述喷丝孔环绕位于所述异形喷丝板中心的菱形设置。
[0029]由上述描述可知,四个喷丝孔环绕设置,能够使喷出的涤纶丝形成中空的四叶形,提高涤纶丝的散热性能和排湿性能。
[003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的聚合条件为:对缩聚完成的产物中加入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和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在50℃~55℃混合后,在210℃~230℃的温度条件下以及250Pa~300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共聚酯熔体。
[003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喷丝完成后通过吹风、上油和牵伸卷绕制成异形涤纶丝卷。
[003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棉纤维丝的细度为0.8dtex~1dtex。
[0033]实施例一
[0034]一种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1)将200重量份的有机二元酸和60重量份的二元醇在65℃~70℃混合后,升温至190℃进行缩聚反应;
[0036](2)对缩聚完成的产物中加入10重量份纳米氧化锌、5份二氧化钛和0.5份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在50℃~55℃混合后,在210℃~230℃的温度条件下以及250Pa~300Pa的真空条件下,再次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共聚酯熔体;
[0037](3)共聚酯熔体经过分丝后通过异形喷丝板1喷丝,喷出异形涤纶丝,细度为0.8dtex,喷丝完成后通过吹风、上油和牵伸卷绕制成异形涤纶丝卷;具体的,异形喷丝板1包括四个呈中心对称设置且互不连通的喷丝孔11,且四个喷丝孔11构成四叶形,四个喷丝孔11环绕位于异形喷丝板1中心的菱形设置;
[0038](4)将所制成的异形涤纶丝与细度为0.8dtex的棉纤维丝进行编制,制成涤纶面料。
[0039]实施例二
[0040]一种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混合后进行缩聚反应;(2)在缩聚完成的产物中加入纳米氧化锌、二氧化钛和2

羟基
‑4‑
正辛氧基二苯甲酮混合后再次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共聚酯熔体;(3)共聚酯熔体经过分丝后通过异形喷丝板喷丝,喷出异形涤纶丝,细度为0.8dtex~1dtex;(4)将所制成的异形涤纶丝与棉纤维丝进行编织,制成涤纶面料;所述步骤(3)的所述异形喷丝板包括四个呈中心对称设置且互不连通的喷丝孔,且四个所述喷丝孔构成四叶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各组分的重量份为:有机二元酸200~300重量份、二元醇60~70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聚合条件为:将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在65℃~70℃混合后,升温至190℃进行缩聚反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干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芳李佚凡高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晟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