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编花边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434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编花边面料,该面料由上到下依次为防静电表层、抗菌除螨层、中空保暖层以及功能保暖层;防静电表层的原料为抗静电涤纶纤维,抗菌防螨层的原料为抗菌防螨棉纤维,中空保暖层的原料为中空聚酯纤维,功能保暖层的原料为改性尼龙纤维;防静电表层的抗静电涤纶纤维与抗菌除螨层的抗菌防螨棉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抗菌除螨层的抗菌防螨棉纤维与中空保暖层的中空聚酯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中空保暖层的中空聚酯纤维与功能保暖层的改性尼龙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一系列的制备工艺能够使得面料抗菌性能更加持久且亲肤性好。得面料抗菌性能更加持久且亲肤性好。得面料抗菌性能更加持久且亲肤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编花边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经编花边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经编花边面料由衬纬纱线在地组织上形成较大衬纬花纹的针织物。花边织物底组织多呈网孔坯布质地簏,手感软而不疲,柔而有弹性,挺而不硅好,有花部分与无花讹明显,花型别致高雅。
[0003]经编花边面料根据花边的使用要求,原料以3.3

68tex合成纤维和再生维为主,也有用棉纱编织花边的。
[0004]经编花边面料的基本底组织为六角网眼结构和矩形网眼结构。按花边外形分,有宽幅花边、狭幅花边,有素色花边和彩色花边。布边有直条和曲条两种。一型的拉舍尔花边,其花型的纵向高度有300个横列,为了编织花纹几十把梳栉,还需大量的人工、时间和链块,一般在同一台机器上可以同时编织几种类型的花边在定型后又需再分开,所以在每两根花边之府专门的组织为开口编链线圈,常采用较粗的丝以便一定的拉力。复杂的花边分离可用截切法,其缺点是形成的边不整齐,也可以用熔融法。工作幅宽为213.4

426.7cm(84

168英寸),常用机号为12

36针坦.54cm,坯布单位面积质量为30

100g/m2。多数被加工成白色。为增强花边使用时的硬挺度,在织物整理时,常需上浆处理。
[0005]然而对于合成纤维和再生维而言,通常经过抗菌处理后能够得到具有较佳抗菌性能的布料,但是对不棉纤维这类吸水能力较强的纤维,由于其不具有速干特性,在水分长期停留后抗菌性能表现不佳,仍会出现发霉、发臭的问题,并且面料的亲肤性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屏蔽膜图案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面料抗菌性能不够持久且亲肤性差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经编花边面料,该面料由上到下依次为防静电表层、抗菌除螨层、中空保暖层以及功能保暖层;所述防静电表层的原料为抗静电涤纶纤维,所述抗菌防螨层的原料为抗菌防螨棉纤维,所述中空保暖层的原料为中空聚酯纤维,所述功能保暖层的原料为改性尼龙纤维;所述防静电表层的抗静电涤纶纤维与抗菌除螨层的抗菌防螨棉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抗菌除螨层的抗菌防螨棉纤维与中空保暖层的中空聚酯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中空保暖层的中空聚酯纤维与功能保暖层的改性尼龙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防静电表层的厚度为0.3~0.6毫米。
[0009]优选的,所述抗菌除螨层的厚度为0.4~0.6毫米。
[0010]优选的,所述中空保暖层的厚度为0.5~0.8毫米。
[0011]优选的,所述功能保暖层的厚度为0.2~0.6毫米。
[0012]一种蕾丝经编花边面料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首先将棉纤维置于复合碱液中于60

75℃下处理20

40min,再于50

65℃下用碱液处理12

18min,再经洗涤;接着将处理后的棉纤维置于巯基乙酸溶液中于170

185℃下浸渍35

45min,再经洗涤、烘干;紧接着将该棉纤维于高温高压下活化处理,最后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于95

110℃下浸渍30

50min,再经洗涤、烘干,从而得到抗菌防螨棉纤维;
[0014]S2、以改性尼龙切片为原料,以纳米氧化锌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纺丝工艺,采用中空喷丝板,经高压挤出,侧吹风冷却,上油,拉伸和卷绕制备得到改性尼龙纤维;
[0015]S3、接着将抗静电涤纶纤维与步骤S1中制得的抗菌防螨棉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再将抗菌防螨棉纤维与中空度为30

50%的中空聚酯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紧接着将该中空聚酯纤维与步骤S2中制得的改性尼龙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
[0016]优选的,步骤S1中的纳米氧化锌的平均粒径为50~80纳米,且纳米氧化锌在改性尼龙纤维中的质量分数为3~5%。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静电表层,可以避免经编花边面料抗静电性差的问题,同时采用中空聚酯纤维为中空保暖层材料与对人体具有优异的亲肤性的改性尼龙纤维为原料的功能保暖层配合使用,能够在提高其保暖效果的前提下,还能进一步提升面料的亲肤性。同时抗菌除螨层采用具有较强吸水性的棉纤维制成,制备过程中依次通过利用复合碱液、碱液、巯基乙酸溶液以及硝酸银溶液进行处理,使得抗菌物质能够稳定的嵌入纤维中,而不仅仅是附着在纤维的表层,进而在多次水洗和长期浸湿的状态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抗菌性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经编花边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防静电表层1、抗菌除螨层2、中空保暖层3、功能保暖层4。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经编花边面料,该面料由上到下依次为防静电表层1、抗菌除螨层2、中空保暖层3以及功能保暖层4;防静电表层1的原料为抗静电涤纶纤维,抗菌防螨层2的原料为抗菌防螨棉纤维,中空保暖层的原料为中空聚酯纤维,功能保暖层的原料为改性尼龙纤维;防静电表层1的抗静电涤纶纤维与抗菌除螨层2的抗菌防螨棉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抗菌除螨层2的抗菌防螨棉纤维与中空保暖层3的中空聚酯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中空保暖层3的中空聚酯纤维与功能保暖层的改性尼龙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
[0023]防静电表层1的厚度为0.3~0.6毫米。
[0024]抗菌除螨层2的厚度为0.4~0.6毫米。
[0025]中空保暖层3的厚度为0.5~0.8毫米。
[0026]功能保暖层4的厚度为0.2~0.6毫米。
[0027]一种蕾丝经编花边面料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首先将棉纤维置于复合碱液中于60

75℃下处理20

40min,再于50

65℃下用碱液处理12

18min,再经洗涤;接着将处理后的棉纤维置于巯基乙酸溶液中于170

185℃下浸渍35

45min,再经洗涤、烘干;紧接着将该棉纤维于高温高压下活化处理,最后置于硝酸银溶液中于95

110℃下浸渍30

50min,再经洗涤、烘干,从而得到抗菌防螨棉纤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编花边面料,其特征在于:该面料由上到下依次为防静电表层(1)、抗菌除螨层(2)、中空保暖层(3)以及功能保暖层(4);所述防静电表层(1)的原料为抗静电涤纶纤维,所述抗菌防螨层(2)的原料为抗菌防螨棉纤维,所述中空保暖层的原料为中空聚酯纤维,所述功能保暖层的原料为改性尼龙纤维;所述防静电表层(1)的抗静电涤纶纤维与抗菌除螨层(2)的抗菌防螨棉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抗菌除螨层(2)的抗菌防螨棉纤维与中空保暖层(3)的中空聚酯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中空保暖层(3)的中空聚酯纤维与功能保暖层的改性尼龙纤维进行经编交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花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表层(1)的厚度为0.3~0.6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花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除螨层(2)的厚度为0.4~0.6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花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保暖层(3)的厚度为0.5~0.8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编花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保暖层(4)的厚度为0.2~0.6毫米。6.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蕾丝经编花边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棉纤维置于复合碱液中于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枝祥吴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市晟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