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栽培容器营养土的装填及摆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0189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栽培容器营养土的装填及摆放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选择地块,配制营养土,将营养土根据栽培容器摆放长度方向,堆放成长三角体或长梯形体营养土堆,保证单位长度的营养土堆体积与单位长度摆放的栽培容器所需的营养土体积相同,之后装填及摆放栽培容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效率低、成本高的不足,建立一种栽培容器装填和摆放方法,提高植物栽培容器装填及摆放过程中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为促使苗木生产向着“集约化、多样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提供一种高效的方法。方向发展提供一种高效的方法。方向发展提供一种高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栽培容器营养土的装填及摆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栽培容器营养土的装填及摆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栽培容器是含有较多营养物质的,培育花卉、蔬菜、果树、农作物幼苗用的钵状物,可用于播种育苗,或者穴盘苗及其他种苗移栽,广泛用于花卉、蔬菜、瓜果等农业生产。在花卉、蔬菜、果树等种苗生产企业,需要将栽培容器预先摆放至生产场所,以便进行播种、扦插育苗培养,或者移栽穴盘苗培养,直至长成商品苗出售。
[0003]目前栽培容器的装填和摆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人工装填栽培容器,之后将栽培容器运输到生产场所,再进行摆放;另一种是机器装填栽培容器,之后将栽培容器运输到生产场所进行摆放,这两种方案均存在如下问题:(1)需要挖取园土运输至栽培基质配制场所,代价高;(2)机器装填栽培容器对栽培容器规格、大小有特定要求;(3)机器或人工装填后,栽培容器需搬至运输工具上,运输到生产场所后,再卸下摆放,步骤复杂,效率低、成本高。有鉴于此,为了减少栽培容器育苗的过程中劳动力密集、投资和管理成本较高,提高成活率,本方法提供一种步骤简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生产过程中管理程序少的栽培容器装填及摆放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建立一种栽培容器营养土的装填及摆放方法,提高栽培容器装填及摆放效率,为育苗生产企业或单位降低生产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栽培容器营养土的装填及摆放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具有便利灌溉条件的场地;2)营养土的准备:根据栽培容器摆放长度方向,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堆放成长三角体或长梯形体营养土堆;3) 放线:在营养土堆长边一侧边缘放线;4) 栽培容器装填及摆放:选取预定的栽培容器,选择在长三角体或长梯形体营养土堆短的一侧开始,用花铲铲取营养土装填栽培容器,将装填好的栽培容器沿着放线成列摆放,方向与放线垂直,摆放1

2列后,用花铲侧面刮平营养土堆与栽培容器摆放位置之间的地面,然后用花铲继续装填栽培容器,重复操作,直至摆放完成。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所述场地为透气良好的质地疏松、肥沃、孔隙度大的土壤,满足生产用园土的要求。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所述步骤2)中,所述营养土配制需要的园土可以在所述场地就地取材;所述营养土的颗粒大小应满足栽培植物要求;所述营养土堆的宽度为30

120cm。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所述步骤4)中,所述栽培容器摆放的宽度与所述营养土堆的宽度相同。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所述步骤4)中,所述栽培容器摆放的宽度与所述营养土堆的宽度相同;所述长三角体或长梯形体营养土堆长度,比栽培容器摆放长度短15

40cm。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所述步骤4)中,所述栽培容器的规格大小根据生产的需要选择;所述花铲为金属材质,两侧的刀刃基本是平的;所述花铲的最大铲取所述营养土量,大于所述栽培容器的所述营养土装填量。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所述步骤4)中,所述放线是为了确保所述栽培容器摆放整齐。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营养土中所需的园土可在场地就地取材,省工省力,大幅度降低了运输及使用成本;(2)单位面积营养土堆的体积与栽培容器需要装填的营养土体积相当,装填后地面恢复平整,方便后期生产管理;(3)栽培容器摆放的位置即为生产栽培的场所,省去移动搬运环节;(4)栽培容器可以直接用于播种、移栽穴盘苗或其他各类种苗;(5)栽培容器放线摆放,摆放宽度为30

120cm,整齐划一,方便工人播种、移苗,以及后续的除草、间苗、浇水、松土等操作;(6)花铲每次铲取营养土的量和栽培容器需要营养土的量相当,减少了装填次数,节省了人力;(7)优化了栽培容器的装填及摆放这一技术,为栽培容器育苗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的育苗方法。
附图说明
[0013]图1 为营养土堆堆放及栽培容器摆放示意图;图2 为使用花铲将营养土装填入栽培容器示意图;图3 为栽培容器摆放示意图;图4 为采用花铲刮平地面留出操作间隙间隙示意图;图中:1

栽培容器;2

营养土堆;3

营养土;4

放线;5

花铲;6

操作空隙;7

摆放好的栽培容器;8

喷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实施例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5]实施例1三色堇栽培容器摆放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具有喷淋灌溉条件的场地1亩,南北长为100米,东西宽6.67米。
[0016]2)营养土的准备:采用10cm营养钵,摆放成90cm宽,99.5m长的长方形营养钵群体;1米长度需要摆放90个营养钵,每营养钵需要装填706cm3营养土;将营养土(泥炭:蛭石:园土:复合肥=15:4:40:1)拌匀后,堆放成南北99.5m长、东西90cm宽的长三角体营养土堆2,每米长三角体体积约有0.636m3的营养土。
[0017]3) 放线:在营养土堆2长边一侧边缘放线,以确保营养钵摆放整齐、一致。
[0018]4) 营养钵装填及摆放:在长三角体营养土堆2短的一侧开始,用花铲5铲营养土3装填10cm营养钵,将装填好的10cm营养钵沿放线4成列摆放,方向与放线4垂直,每列摆放9个,摆放1

2列后,用花铲5侧面刮平营养土堆2与摆放好的10cm营养钵之间的操作空隙6土面,然后用花铲5继续装填营养钵,确保营养钵摆放整齐、一致,重复操作,直至摆放完成;栽
培容器栽完苗后,将喷淋设备8打开浇水,浇水完毕后即可进行日常管理。
[0019]实施例2 栽培容器的装填及摆放1)栽培容器的装填:将事先准备的栽培容器1散开,然后根据栽培容器1的大小选取适当规格的花铲5进行装土,确保花铲5每次铲的土量刚好能装填一个栽培容器1,以最大可能减少装填次数,节省人力物力。
[0020]2)栽培容器的摆放:将装填好的栽培容器1,沿着垂直于放线4的方向成列摆放,每列摆放6

20个栽培容器1,栽培容器1摆放的宽度不超过1.2 m,保证后期人工除草、操作方便,重复按此步骤进行摆放,使得营养土堆2的营养土3用完的同时,栽培容器1刚好把营养土堆2所占用的面积摆放完。
[0021]本专利技术降低了栽培容器育苗的成本,优化了栽培容器的装填及摆放这一技术,为栽培容器育苗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的育苗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栽培容器营养土的装填及摆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具有便利灌溉条件的场地;2)营养土的准备:根据栽培容器摆放的长度方向,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堆放为长三角体或长梯形体营养土堆;3) 放线:在营养土堆长边一侧边缘放线;4) 栽培容器装填及摆放:选取预定的栽培容器,选择在长三角体或长梯形体营养土堆短的一侧开始,用花铲铲取营养土装填栽培容器,将装填好的栽培容器沿着放线成列摆放,方向与放线垂直,摆放1

2列后,用花铲侧面刮平营养土堆与栽培容器摆放位置之间的地面,然后用花铲继续装填栽培容器,重复操作,直至摆放完成。2.一种栽培容器营养土的装填及摆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场地为透气良好的质地疏松、肥沃、孔隙度大的土壤,满足生产用园土的要求。3.一种栽培容器营养土的装填及摆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述步骤2)中,所述营养土配制需要的园土可以在所述场地就地取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庆王艳丽石仁坤郭英姿何松林朱小佩穆金艳杜晓华齐安国王少平刘会超王政米兆荣闫三妮王二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