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介质弹簧及使用该压力介质弹簧的传动螺母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适应改变厚度的压力介质弹簧。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被广泛使用的高端精密数控机床中,使用双螺母结构的精密滚珠丝杠副是最经常被使用的主要精密功能部件之一,其以良好的精度特性和可长期使用的特点,几乎占据着精密传动功能部件的大部分市场。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双螺母结构中,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为了满足机床轴向的承载力,双螺母丝杠副是通过增加双螺母之间的预紧力来实现,过大的预紧力加速了丝杠的磨损。而且由于经常使用的只是丝杠行程的某一段,新丝杠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使用段磨损严重,在无法保证全行程均匀使用的这一段行程内的滚珠丝杠的反向间隙必然会大于不经常使用的那一段的反向间隙;此时,无论是机械方法还是电气方法,都无法做到对于这个同一丝杠上的不同的反向间隙进行完全补偿,因此,必然会对滚珠丝杠副的传动精度造成一定的不利且目前无法消除的影响。一旦丝杠的某一段行程中出现了上述的过度“不均匀磨损”现象,就需要将整个机床传动部分解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介质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介质弹簧内环(1)、压力介质弹簧外环(2)、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第一压力腔(4)、第二压力腔(5)和防转连接件(6),压力介质弹簧压环(7);所述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一端与防转连接件(6)通过防转连接件外圆周边设置的顶丝与活塞(3)轴向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另一端设置在压力介质弹簧内环(1)与压力介质弹簧外环(2)之间且能够相对于压力介质弹簧内环(1)和压力介质弹簧外环(2)滑动,所述第一压力腔(4)设置在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另一端且能够通过第一压力腔(4)内的压力介质推动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沿压力介质弹簧内环(1)和压力介质弹簧外环(2)之间向一侧滑动,所述第二压力腔(5)设置在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外侧且能够通过第二压力腔(5)内的压力介质推动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沿压力介质弹簧内环(1)和压力介质弹簧外环(2)之间向另一侧滑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介质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构建第二压力腔(5)的台阶面(3
‑
1),台阶面(3
‑
1)的外侧是环形活塞(3)的活塞杆部分;所述第二压力腔(5)由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台阶面(3
‑
1)、活塞(3)的活塞杆部分、压环(7)和压力介质弹簧外环(2)围成,所述压力介质弹簧外环(2)上开设有连通第二压力腔(5)与压力介质弹簧外环(2)外侧的第二压力通道(8),所述第二压力通道(8)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压力管路接口(9),所述压力介质弹簧外环(2)上还开设有连通第一压力腔(4)与压力介质弹簧外环(2)外侧的第一压力通道(10),所述第一压力通道(10)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压力管路接口(1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介质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3),所述第二密封圈(13)设置在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与压力介质弹簧内环(1)之间且与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活塞部分的内径滑动密封连接;所述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4),所述第三密封圈(14)设置在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与压力介质弹簧外环(2)之间,与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活塞部分滑动密封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介质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介质弹簧内环(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15),所述第四密封圈(15)位于压力介质弹簧内环(1)一端的端部,所述第四密封圈(15)设置在在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活塞杆部分的内径与压力介质弹簧内环(1)之间,与压力介质弹簧环形活塞(3)的活塞杆部分的内径滑动密封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力介质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介质弹簧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间,苟为民,陈晓雷,李少智,赵彩霞,王雪花,
申请(专利权)人:田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