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991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包括设置在上部的矩形框体和设置在下部的支撑框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框内的升降窗体,所述升降窗体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框体上的升降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端的活动框;以及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活动框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所述活动框填充在所述矩形框体内或收缩到所述支撑框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升降按钮控制侧窗升降,光电感应的非接触式防夹功能。电感应的非接触式防夹功能。电感应的非接触式防夹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属于铁路机车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目前在国内铁路机车领域,还没有相关的技术涉足,是一种新的产品。目前国内铁路机车司机室的车窗都是手动结构,笨重不灵活,故障率高,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通过升降按钮控制侧窗升降,光电感应的非接触式防夹功能。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包括:
[0005]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包括设置在上部的矩形框体和设置在下部的支撑框体;
[0006]设置在所述固定框内的升降窗体,所述升降窗体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框体上的升降机构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端的活动框;以及
[0007]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机构;
[0008]其中,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活动框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所述活动框填充在所述矩形框体内或收缩到所述支撑框体内。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有检测车窗状态的检测装置,司机室内设置主控制系统,所述主控制系统根据检测装置的信号向所述驱动机构发出指令,从而控制所述升降装置。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所述活动框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
[0011]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精密滚珠丝杆,所述支撑框体上设置有涡轮蜗杆机构,所述涡轮蜗杆机构转动时通过精密滚珠丝杆带动所述升降杆移动。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杆的上方设置有静音螺母,所述静音螺母的上方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直流有刷电机和直流电源,所述直流有刷电机正向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两极时正转,反向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两极时反转;
[0014]所述直流有刷电机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涡轮涡杆机构。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涡轮蜗杆机构包括连接所述直流有刷电机的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连接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中部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而驱动所述精密滚珠丝杆上下移动。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框体通过两组轴承与所述传动杆转动相连,两组轴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两侧。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还连接手动齿轮箱,通过摇动所述手动
齿轮箱使所述升降装置上升或下降。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手动齿轮箱通过手动齿轮驱动所述传动杆,从而驱动所述升降杆移动。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框上的光电感应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方便驾驶员瞭望,打旗语。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通过升降按钮控制侧窗升降,光电感应的非接触式防夹功能,提高了产品的整体安全性能,主控制系统检测系统故障实时监控系统当前状态,是一种高效率的智能产品。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0023]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涡轮蜗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驱动轮的结构;
[0025]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涡轮蜗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第二传动轮和精密滚珠丝杆的结构。
[0026]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7]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固定框,2、升降窗体,3、驱动机构,11、矩形框体,12、支撑框体,13、横梁,14、光电感应器,21、活动框,22、升降机构,23、支撑杆,24、升降杆,31、涡轮蜗杆机构,32、手动齿轮箱,33、驱动轮,34、第一传动轮,35、第二传动轮,36、传动杆,37、精密滚珠丝杆,3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0029]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包括固定框1,固定框1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面的部分为矩形框体11,下面的部分为支撑框体12。在矩形框体11和支撑框体12之间通过横向的横梁13分隔。在固定框1里设置有升降窗体2,升降窗体2包括固定在支撑框体12上的升降机构22和设置在升降机构22上端的活动框21。升降机构22能够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活动框21上升或下降。升降机构22还连接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构造成能够驱动升降机构22上升或下降。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1中部的横梁13上设置有供活动框21穿过的槽孔。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活动框21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所述活动框21填充在所述矩形框体11内或收缩到所述支撑框体12内。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框1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能够检测车窗状态,判断活动框21的位置,以及否完全进入矩形框体11内或完全缩回。司机室内设置主控制系
统,主控制系统能够接收检测装置检测的车窗状态信号,并根据信号向驱动机构3发出指令,从而控制升降装置。
[003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所述活动框21的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24。所述升降杆24上设置有涡轮涡杆机构31和精密滚珠丝杆37,涡轮涡杆机构31能够将驱动机构3施加的转动转换为升降杆24的纵向移动。采用了涡轮涡杆机构,实现活动框21在有效行程内任意位置悬停。
[0033]优选地,所述升降杆24的上方设置有静音螺母,所述静音螺母的上方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杆23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具体的,静音螺母上面开有固定凹槽,固定支撑架,固定支撑杆23与静音螺母采用销轴连接,保证活动框21上升到最顶端,密封压板压紧活动框21时,静音螺母不受垂向应力。
[003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直流有刷电机和直流电源,所述直流有刷电机正向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两极时正转,反向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的两极时反转;所述直流有刷电机连接所述升降装置的涡轮涡杆机构。
[003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涡轮涡杆机构31包括连接所述直流有刷电机的驱动轮33,所述驱动轮33转动而驱动第一传动轮34旋转,第一传动轮34中部设置有传动杆36,所述传动杆36上设置有第二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1),所述固定框(1)包括设置在上部的矩形框体(11)和设置在下部的支撑框体(12);设置在所述固定框(1)内的升降窗体(2),所述升降窗体(2)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框体(12)上的升降机构(22)和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2)上端的活动框(21);以及驱动所述升降机构(22)的驱动机构(3);其中,所述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升降装置带动所述活动框(21)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所述活动框(21)填充在所述矩形框体(11)内或收缩到所述支撑框体(1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上设置有检测车窗状态的检测装置,司机室内设置主控制系统,所述主控制系统根据检测装置的信号向所述驱动机构(3)发出指令,从而控制所述升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所述活动框(21)的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杆(24);所述升降杆(24)上设置有精密滚珠丝杆(37),所述支撑框体(12)上设置有涡轮涡杆机构(31),所述涡轮涡杆机构(31)转动时通过精密滚珠丝杆(37)带动所述升降杆(24)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路机车司机室智能电动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4)的上方设置有静音螺母,所述静音螺母的上方设置有凹槽,所述支撑杆(23)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日出蔡琦伟周盼刘海峰陈健龚曙胡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