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拾波器、光学元件、光信息装置、计算机、光信息媒体播放器、汽车导航系统、光信息媒体记录器、光盘服务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9169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RIM强度的光学拾波器。该光学拾波器,包括:激光光源(1),其射出远视场像为椭圆的发散光束;光束整形元件(2),其至少具有1面的圆柱面,把从激光光源(1)射出的发散光束整形为使该椭圆形状的至少长轴方向缩短的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聚光部,其包含把从光束整形元件射出的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相对于光盘(7)的记录面垂直聚光的分束器(3)、立起镜(5)等;和光检测部(10),其检测由光盘(7)反射的光束;并且,旋转所述发散光束的光轴,以使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的长轴方向缩短的方向与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径向方向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光学拾波器对光信息记录媒体照射光而进行信息的记 录和/或再现的光学拾波器、光学元件、光信息装置、计算机、光信息媒体 播放器、汽车导航系统、光信息媒体记录器、光盘服务器。
技术介绍
用于记录、保存数字音频或图像、运动图像、由计算机等作成的文本 文件或数据文件的记录媒体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之一是光盘。其中,就DVD (Digital Versatile Disk )而言,与以往的CD ( Compact Disc)相比为高密度并且大容量,在录像机的领域中也作为代替现在是主流的VTR (Video Tape Recorder)的媒体正在普及起来。近年,使用蓝紫色半导体 激光器且进一步提高记录密度的下一代的光盘的研究在各处进展,等待早 期的上市和普及。此外,在这些光盘中,为了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再现,光 学拾波装置是必要的。对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的光学拾波器, 一般具有光源、把从光 源射出的光束聚光到光盘上的物镜、和检测从光盘反射的光束的检测器。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从薄的活性层的端面放射光束,所以光束的 截面形状即从光轴方向观察的形状成为椭圆,且其短轴和长轴的比几乎成 为1: 3左右。在对光盘记录信息时,从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观点出发, 希望把椭圆的光束整形为圆形。作为这样的光束整形元件, 一般是变形棱镜或变形透镜,但是变形棱 镜必须在从半导体激光器出射的发散光准直后的平行光束中使用,就成为 光学拾波器小型化的妨碍。因此,通过使用能进行发散光束的光束整形的 变形透镜,能实现提高光的利用效率并且小型的光学拾波器。而实际作为构成光学拾波器的其他元件,有反射系的光学元件或物 镜,但是有时这些元件一般具有像散作为初始特性。基于变形透镜的光束 整形元件,在其特性上通过从与发光点的设计值的距离偏移而产生像散, 但是在光学拾波器中,相反地通过利用该性质,能修正反射系的光学元件 或物镜具有的像散。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提高从光学拾波器的物镜出 射而在光盘上形成的光点的质量。图24表示光束整形元件的保持构造的一个以往例的、表示光源部的结构的线描图示的说明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24 (a)表示xz剖 视图,图24 (b)表示yz剖视图。须指出的是,在本说明书中,从光源的发光点观察,平行于光轴的方 向为+z方向;从发光点观察,与光轴垂直且与光记录媒体平行的方向为土 x方向;从发光点观察,与光轴垂直且也与光记录媒体垂直的方向为土y 方向,x轴、y轴和z轴彼此正交。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光源部具有射出椭圆发散光束的半导体激光器 P、把从半导体激光器P射出的椭圆发散光束变换为大致圆形发散光束的光束整形元件L、和将它们一体地保持的保持构件H。光束整形元件L由第一面(Sl)和第二面(S2)都只在x方向具有曲 率的圆柱面构成,该两个圆柱面(Sl、 S2)只在从半导体激光器P的取入 角度小的一方的截面(即xz截面)具有对于半导体激光器P成为凹面的 曲率。该以往例的光源部使图24 (a)、 (b)所示的s和t的距离相等,且使 光束整形元件L的线膨胀系数和保持构件H的线膨胀系数相等,从而能提 供一边抑制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的波前像差, 一边射出在保持大致圆形的 形状的状态下的发散的光束的光源装置。此外,作为光束整形元件的稳定的结构,还有专利文献2所示的例子。 它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双方为圆柱面的形状,把入射的截面椭圆形状的光 束在保持其长轴方向的尺寸的状态下扩大短轴方向从而整形为大致圆形。专利文献l:特幵2003-178480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4-2470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使用激光器的高密度光盘的实用中,重视RIM强度。RIM强度是 指相对于通过光学拾波器的物镜附近的光阑的光束的光最高强度的、光瞳 端的强度比,它的提高对于高密度光盘的信息的记录、再现的高质量化是 不可缺少的。可是,在所述各专利文献中记载的以往的光学拾波器中,从调整提高 RIM强度的观点出发,未考虑基于光束整形元件的光束整形方法或者光束 整形元件在光学拾波器内的配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以基于光束整形元件的 RIM强度的调整提高为目的的光学拾波器、光学元件、光信息装置、计算 机、光信息媒体播放器、汽车导航系统、光信息媒体记录器、光盘服务器。为了实现所述的目的,第一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光学拾波器,包括光源,其射出远视场像为椭圆的发散光束;光束整形元件,其至少具有l面的圆柱面,把从所述激光光源射出的 发散光束整形为使该椭圆形状的至少长轴方向缩短的给定形状的发散光 束;聚光部,其把从所述光束整形元件射出的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相 对于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面垂直聚光;和光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所述聚光部按照使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的长轴方向縮短的方向 与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径向方向一致的方式旋转所述发散光束的光轴。此外,第二本专利技术根据第一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拾波器,所述聚光部在所述 整形中的所述椭圆形状的收縮率,比所述光源的发光角比更小。此外,第三本专利技术根据第一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拾波器,所述光束整形元件 的所述圆柱面的母线,相对于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所述记录面为垂直。此外,第四本专利技术根据第一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拾波器,由所述光束整形元 件整形后的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其与整形前的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 光束的长轴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宽度,比与整形前的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 束的短轴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宽度更长。此外,第五专利技术是一种光学元件,包括光束整形元件,其至少具有l面的圆柱面,且把从光源射出的椭圆的 分散光束整形为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第一外壳部,其按照覆盖所述光束整形元件的周围的一部分的方式设 置,且被固定在所述光束整形元件的侧壁的周围的一部分上;和第二外壳部,其按照覆盖所述第一外壳部的周围的一部分和所述光束 整形元件的周围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外壳部的周围的 一部分以及所述光束整形元件的侧壁的周围的一部分可滑动地接触的接触部;所述第二外壳部具有把所述第一外壳部的表面向外部露出的空隙; 所述第一外壳部具有从所述第一外壳部的所述空隙突出的从外部可 操作的调整钮部;所述第二外壳部的所述接触部将所述光束整形元件按照在与其光轴 方向正交的方向不移动的方式进行限制。此外,第六本专利技术根据第五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元件,所述第二外壳部的所 述接触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外壳部面接触的第一侧壁、对所述第一外壳部 赋予弹力的第二侧壁、和与所述光束整形元件点接触或者线接触的第三侧 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被形成在与所述光束整 形元件的光轴平行的方向,所述空隙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此外,第七本专利技术根据第六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外壳部和所 述第二外壳部,至少对所述第二外壳部的所述接触部的所述第一侧壁及所 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外壳部相接触的部分、进行涂装。此外,第八本专利技术根据第七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元件,所述第二外壳部在与 所述光束整形元件以及所述第一外壳部不相对向的一侧的面具有不涂装 的部分。此外,第九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光学拾波器,包括 光源,其射出远视场像为椭圆的发散光束; 第五的本专利技术的光学元件;聚光部,其把由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光束整形元件整形的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拾波器,包括: 光源,其射出远视场像为椭圆的发散光束; 光束整形元件,其至少具有1面的圆柱面,把从所述激光光源射出的发散光束整形为使该椭圆形状的至少长轴方向缩短的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 聚光部,其把从所述光束整形元件射出的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相对于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面垂直聚光;和 光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 所述聚光部按照使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的长轴方向缩短的方向与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径向方向一致的方式旋转所述发散光束的光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6-2-28 054071/20061. 一种光学拾波器,包括光源,其射出远视场像为椭圆的发散光束;光束整形元件,其至少具有1面的圆柱面,把从所述激光光源射出的发散光束整形为使该椭圆形状的至少长轴方向缩短的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聚光部,其把从所述光束整形元件射出的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相对于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面垂直聚光;和光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反射的光束;所述聚光部按照使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的长轴方向缩短的方向与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径向方向一致的方式旋转所述发散光束的光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光部在所述整形中的所述椭圆形状的收縮率,比所述光源的发光角比更小。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束整形元件的所述圆柱面的母线,相对于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所述记录面为垂直。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波器,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光束整形元件整形后的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其与整形前 的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的长轴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宽度,比与整形前的 所述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的短轴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宽度更长。5. —种光学元件,包括光束整形元件,其至少具有l面的圆柱面,且把从光源射出的椭圆的 分散光束整形为给定形状的发散光束;第一外壳部,其按照覆盖所述光束整形元件的周围的一部分的方式设 置,且被固定在所述光束整形元件的侧壁的周围的一部分上;和第二外壳部,其按照覆盖所述第一外壳部的周围的一部分和所述光束 整形元件的周围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且具有与所述第一外壳部的周围的 一部分以及所述光束整形元件的侧壁的周围的一部分可滑动地接触的接 触部;所述第二外壳部具有把所述第一外壳部的表面向外部露出的空隙; 所述第一外壳部具有从所述第一外壳部的所述空隙突出的从外部可 操作的调整钮部;所述第二外壳部的所述接触部将所述光束整形元件按照在与其光轴 方向正交的方向不移动的方式进行限制。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部的所述接触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外壳部面接触的第一 侧壁、对所述第一外壳部赋予弹力的第二侧壁、和与所述光束整形元件点 接触或者线接触的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被形成在与所述光束整 形元件的光轴平行的方向,所述空隙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部和所述第二外壳部,至少对所述第二外壳部的所述接 触部的所述第一侧壁以及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外壳部相接触的部分、 进行涂装。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部在与所述光束整形元件以及所述第一外壳部不相对 向的一侧的面具有不涂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俊靖金马庆明佐野晃正和田秀彦松崎圭一若林宽尔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