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和光盘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886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盘驱动器(25),包括盘托架(33)、盖(35)、前进/后退机构(36)、驱动单元(37)和光学头(38)。盖(35)包括平板部(51)、开口部(52)、壁部(53)和开放部54)。平板部(51)与盘托架(33)的表面(33B)相对,并且具有对应于盘托架(33)的各侧部的框状。开口部(52)被设置在平板部(51)的中心部中。壁部(53)从平板部(51)的外周部直立,并且包围除盘托架(33)的前部以外的盘托架(33)的周围。开放部(54)以使与盘托架(33)的另一个表面(33A)相对的区域开放的方式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包括光盘驱动器的电子设备,其能够实现厚度和重量 上的减少,并且涉及一种光盘驱动器。冃豕抆不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1894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安装在便携式计算机中的光 盘驱动器,通过省去其上盖和底盖来减少光盘驱动器的厚度。此光盘驱动器包括C字状 的支架,能够相对于支架前进/后退的一对轨道,以及放置在该对轨道之间的盘托架。该 支架具有其前部被打开的形状,也就是说,C字状。该支架包括附接一对轨道的一对侧部,与该对侧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从侧部和连 接部向内突出的突出部。支架具有越过整个区域的L状横截面。从与支架的前部相对应 的开口部装载/卸载盘托架。然而,如果完全以C字状形成支架,如在上述传统的光盘驱动器中,则侧部以所谓 的悬臂方式被支撑。因此,例如,在盘托架完全抽出的状态下,支架可能被弯曲。因 此,支架结构有改进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光盘驱动器的电子设备,其能够在保持机械强度的同 时实现厚度尺寸减少。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保持机械强度的同时实现厚度尺寸减少的光 盘驱动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电子设备,包含壳体和容纳在壳体中的光盘驱动器,该光盘驱动器包括矩形盘托架,具有在其上安装光盘的一 个表面;盖,覆盖盘托架;前进/后退机构,设置在盘托架和盖之间,并使盘托架相对于 盖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前进/后退;驱动单元,设置在盘托架的一个表面上并使光盘旋转; 以及光学头,设置在盘托架的一个表面上,并通过将光辐射在光盘上来执行信息记录和 信息再现中的至少一个,且所述盖包括平板部,与盘托架的另一个表面相对,并具有对应于盘托架的各侧部的框状;开口部,设置在平板部的中心部中;壁部,从平板部的 外周部直立,并包围除盘托架的前部以外的盘托架的周围;以及开放部,以使与盘托架 的--个表面相对的区域开放的方式所形成,并且处于靠近壳体的位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光盘驱动器,包含矩形 盘托架,具有在其上安装光盘的一个表面;盖,覆盖盘托架;前进/后退机构,设置在盘托架和盖之间,并使盘托架相对于盖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前进/后退;驱动单元,设置在盘 托架的一个表面上并使光盘旋转;以及光学头,设置在盘托架的一个表面上,并通过将 光辐射在光盘上来执行信息记录和信息再现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盖包括平板部,与盘 托架的另一个表面相对,并具有与盘托架的各侧部相对应的框状;开口部,设置在平板 部的中心部中;壁部,从平板部的外周部直立,并包围除盘托架的前部以外的盘托架的 周围;以及开放部,以使与盘托架的一个表面相对的区域开放的方式所形成。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包括光盘驱动器的电子设备,其能够在保持机械强度的同时实 现厚度尺寸减少。本专利技术另外的目的和优点将在以下说明中给出,并且其中一部分将从该说明当中变 得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践来获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下文具体 指出的手段和结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结合于说明书中并构成该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例,并与上面 给出的总体说明和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计算机的示范性立体图; 图2是显示图1所示的壳体的第一部分和光盘驱动器的示范性立体图; 图3是显示光盘驱动器被除去时图2所示的第一部分的示范性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计算机的示例性的剖视图,该剖视图是沿图1中的F4-F4线 获得的;图5是从上面显示图2所示的光盘驱动器的示例性俯视图6是图5所示的光盘驱动器处于盘托架向前抽出的状态下的示例性俯视图7是从下面显示图5所示的光盘驱动器的示例性仰视图8是显示图7所示的光盘驱动器处于盘托架向前抽出的状态下的示例仰视图;以及 图9是从前侧显示图5所示的光盘驱动器处于前盖(bezel)被除去的状态下的示例性正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现在将参考图1到图9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作为电子 设备实例的便携式计算机是所谓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1包含主体单元12、显示单元13、以及设置在主体单元12和显示单 元13之间的铰链部14。铰链部14支撑显示单元13并允许显示单元相对于主体单元12 转动。如图1所示,显示单元13包括液晶显示器15以及包围液晶显示器15的外壳16。主体单元12包括壳体21,容纳在壳体21中的印刷电路板(未显示),附接到壳体 21的键盘22,构成定点装置的触摸板23和按钮24,以及光盘驱动器25。虽然未显示, 但是例如CPU (中央处理单元)的主要电路部件被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壳体2由例如镁合金形成。壳体21在高度方向上被分成两个部分,即,上侧第一部 分21A以及下侧第二部分21B。如图2以及图3所示,壳体21的第一部分21A包括用于 附接键盘22的附接部26,形成在附接部26中的多个通孔27,以及限定通孔27周围的框 部28。附接部26被形成为相对于壳体21的周围部分凹进。以格子状形成框部28。框部 28对应于(随后将要描述的)光盘驱动器25的盖35的壁部53,并且被形成为沿壁部53 放置。例如,为了减少壳体21的重量,多个通孔27被形成,并且被形成在框部28内。 框部28具有向光盘驱动器25突出的突出部31。壳体21在弯曲时经由突出部31紧靠盖 35的壁部53。如图4所示,预定间隙D形成在突出部31和盖35的壁部53之间。如图3所示,壳体21具有圆形凹部32。圆形凹部32具有凹状以便跟随光盘驱动器 25的驱动单元37的形状。利用凹部32的构造,当壳体21弯曲时,防止壳体21和驱动 单元37之间的干涉。从而,光盘驱动器25能够被放置在接近壳体21的位置,并且能够 减少便携式计算机II的厚度。薄膜构件(未显示)被放置成覆盖多个通孔27,从而确保 壳体21内部的防水性。虽然壳体21是由镁合金形成,但是壳体21的材料不局限于镁合 金,并且壳体21可以由例如合成树脂形成。如图5到图8所示,光盘驱动器25包含矩形盘托架33;附接到盘托架33前部的前 盖(bezel) 34;覆盖盘托架33的盖35;作为设置在盘托架33和盖35之间的前进/后退丰几 构的一对轨道36;设置在盘托架33的一个表面上的驱动单元37和光学头38;附接到盖 35的板39;电连接板39和盘托架33的柔性线路板40;设置在板39上的连接器41;以及连接连接器4和印刷电路板的电缆42。一对轨道36中的每一个由金属以C字形横截面形状形成。该对轨道36使得盘托架 33能够相对于盖35向前/向后移动。驱动单元37由马达组成并且能够旋转和驱动光盘 46。光学头38包括头主体38A以及在光盘46的径向上移动头主体38A的移动机构 38B。头主体38A包括用于DVD的半导体激光或者用于CD的半导体激光。头主体38A 能够将激光束辐射在光盘46上并且能够接收来自光盘46的反射光。头主体38A能够执 行在光盘46上写入信息以及从光盘46中读取信息。如图4所示,盘托架33具有在其上安装光学头46的一个表面33A,以及与一个表面 33A相对的另一个表面33B。如图9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21)以及容纳在所述壳体(21)中的光盘驱动器(25),所述光盘驱动器(25)包括: 矩形盘托架(33),具有在其上安装光盘(46)的一个表面(33A); 盖(35),覆盖所述盘托架(33);  前进/后退机构(36),设置在所述盘托架(33)和所述盖(35)之间,并且使所述盘托架(33)相对于所述盖(35)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前进/后退; 驱动单元(37),设置在所述盘托架(33)的所述一个表面(33A)上,并且使所述 光盘(46)旋转;以及 光学头(38),设置在所述盘托架(33)的所述一个表面(33A)上,并且通过将光辐射在所述光盘(46)上执行信息记录和信息再现中的至少一个,且 所述盖(35)包括: 平板部(51),与所述盘托架(3 3)的另一个表面(33B)相对,并且具有对应于所述盘托架(33)的各侧部的框状; 开口部(52),设置在所述平板部(51)的中心部中; 壁部(53),从所述平板部(51)的外周部直立,并且包围除所述盘托架(33)的前部以外的所述 盘托架(33)的周围;以及 开放部(54),以使与所述盘托架(33)的所述一个表面(33A)相对的区域开放的方式形成,并且处于靠近所述壳体(21)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10-26 2007-2792651.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壳体(21)以及容纳在所述壳体(21)中的光盘驱动器(25),所述光盘驱动器(25)包括矩形盘托架(33),具有在其上安装光盘(46)的一个表面(33A);盖(35),覆盖所述盘托架(33);前进/后退机构(36),设置在所述盘托架(33)和所述盖(35)之间,并且使所述盘托架(33)相对于所述盖(35)在向前/向后方向上前进/后退;驱动单元(37),设置在所述盘托架(33)的所述一个表面(33A)上,并且使所述光盘(46)旋转;以及光学头(38),设置在所述盘托架(33)的所述一个表面(33A)上,并且通过将光辐射在所述光盘(46)上执行信息记录和信息再现中的至少一个,且所述盖(35)包括平板部(51),与所述盘托架(33)的另一个表面(33B)相对,并且具有对应于所述盘托架(33)的各侧部的框状;开口部(52),设置在所述平板部(51)的中心部中;壁部(53),从所述平板部(51)的外周部直立,并且包围除所述盘托架(33)的前部以外的所述盘托架(33)的周围;以及开放部(54),以使与所述盘托架(33)的所述一个表面(33A)相对的区域开放的方式形成,并且处于靠近所述壳体(21)的位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包括用于附接键盘 (22)的附接部(26),并且所述附接部(26)包括以格子状形成并且沿所述盖(35)的所述壁部(53)配置的框部(28);以及 形成在所述框部(28)内的多个通孔(27)。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托架(33)包括底板部 (47A),所述底板部(47A)的位置高度基本上等于所述平板部(51)的位置高度,所述底板部(47A)被容纳在所述开口部(52)中,并且所述驱动单元(37)和所述光学头 (38)被安装在所述底板部(47A)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辻浩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