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疾病患者肺活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827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44
一种呼吸疾病患者肺活量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便进行肺活量训练强度调节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盒体,盒体内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中转盒,中转盒左端设有缓冲管,多个缓冲管的长度从左至右依次增长,中转盒右端开设有左右轴向的通孔,缓冲管左端与其左侧的中转盒上的通孔连接,中转盒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可遮挡通孔的挡板,中转盒上端设有上下轴向且上端贯穿盒体的吹气筒,吹气筒内设有空心球,吹气筒与盒体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吹气孔,中转盒内滑动连接有可遮挡吹气孔的滑板,最左侧的缓冲管左端设有贯穿盒体的吹气管;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疾病患者肺活量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内科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疾病患者肺活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呼吸内科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肺活量的训练,目前常见的训练方式为使患者吹气球,通过观察气球的大小来确定患者是否达到有效锻炼,但由于气球在多次使用后弹力会有所下降,气球的形变情况不可控,无法明确的观察锻炼情况,并且无法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相应强度的调节,从而造成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较差,延长康复所需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呼吸疾病患者肺活量训练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不便进行肺活量训练强度调节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左右方向的盒体,盒体内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中转盒,中转盒左端设有缓冲管,多个缓冲管的长度从左至右依次增长,中转盒右端开设有左右轴向的通孔,缓冲管左端与其左侧的中转盒上的通孔连接,中转盒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可遮挡通孔的挡板,中转盒上端设有上下轴向且上端贯穿盒体的吹气筒,吹气筒内设有空心球,吹气筒与盒体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吹气孔,中转盒内滑动连接有可遮挡吹气孔的滑板,最左侧的缓冲管左端设有贯穿盒体的吹气管。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螺纹连接的吹气环,可根据患者的不同进行更换,防止交叉感染的产生,中转盒、缓冲管、通孔、吹气孔、挡板、滑板的设置,通过推动不同的推块来实现吹气孔与通孔的通断,进而改变患者吹出的气体所经过的缓冲管的长度,从而实现调节训练强度的目的,标示线的设置,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可直观的观察到患者的训练是否达标,更加的直观,提高了患者的训练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0008]图3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的阶梯剖切俯视轴测图。
[0010]图5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盒体1,盒体1内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中转盒2,中转盒2左端设有缓冲管3,多个缓冲管3的长度从左至右依次增长,中转盒2右端开设有左右轴向的通孔4,缓冲管3左端与其左侧的中转盒2上的通孔4连接,中转盒2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可遮挡通孔4的挡板5,中转盒2上端设有上下轴向且上端贯穿盒体1的吹气筒6,吹气筒6内设有空心球7,吹气筒6与盒体1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吹气孔8,中转盒2内滑动连接有可遮挡吹气孔8的滑板9,最左侧的缓冲管3左端设有贯穿盒体1的吹气管10。
[0013]为了便于挡板5与滑板9的移动,所述的挡板5后端面与滑板9前端面接触,滑板9后端贯穿中转盒2且经压簧与盒体1连接。
[0014]为了对挡板5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的挡板5前端贯穿盒体1且设有推块11,盒体1内前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限位杆12,限位杆12上端与盒体1上侧壁之间设有多个压簧,挡板5上设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后端面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限位杆12可插入限位块13与推块11之间。
[0015]为了便于直观的展示患者的训练强度与效果,所述的吹气筒6外表面设有标示线14,推块11上设有数字15,多个数字15从左至右依次增大。
[0016]为了便于不同患者的使用,所述的吹气管10左端设有连接头16,连接头16内螺纹连接有吹气环17。
[0017]为了便于使用,所述的吹气筒6上端开设有透气孔18,盒体1下端设有握把19,最右侧的中转盒2右端设有与通孔4连通的封闭管20。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初始状态为最右侧的滑板9不遮挡吹气孔8,最右侧的挡板5遮挡通孔4,限位杆12插入最右侧的限位块13与推块11之间,其他的滑板9遮挡吹气孔8,挡板5不遮挡通孔4且位于通孔4前方;
[0019]取出消毒后的吹气环17,将吹气环17与连接头16连接在一起,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强度的调节,强度与数字15的读数相对应,读数越大强度越大,如向后推动数字15最小的推块11,即最左侧的推块11时,推块11带动挡板5向后移动,挡板5推动滑板9向后移动并挤压压簧,同时,限位块13的倾斜面逐渐与限位杆12接触并推动限位杆12向上移动;
[0020]当限位块13上端面与限位杆12下端面接触时,最右侧的滑板9在压簧的作用下推动挡板5向前移动,挡板5带动限位块13与推块11向前移动,最右侧的滑板9遮挡吹气孔8,最右侧的挡板5不再遮挡通孔4,继续推动最左侧的推块11,当限位杆12移动至限位块13与最左侧的推块11之间时,在压簧的作用下限位杆12向下移动并插入限位块13与推块11之间,对挡板5的位置进行限定,此时,最左侧的滑板9不遮挡吹气孔8,挡板5遮挡通孔4,此时,训练强度为最小,患者可进行肺活量训练;
[0021]患者吹气时,气体通过吹气管10与缓冲管3进入最左侧的中转盒2内,由于此时通孔4被遮挡,吹气孔8未被遮挡,故气体进入中转盒2后会沿吹气孔8进入吹气筒6内并吹动空心球7向上移动,当空心球7移动至标示线14上方时即为一次有效锻炼。
[0022]本技术中的吹气筒6可采用透明材质,便于观察空心球7移动的高度。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螺纹连接的吹气环,可根据患者的不同进行更换,防止交叉感染的产生,中转盒、缓冲管、通孔、吹气孔、挡板、滑板的设置,通过推动不同的推块来实现吹气孔与通孔的通断,进而改变患者吹出的气体所经过的缓冲管的
长度,从而实现调节训练强度的目的,标示线的设置,使患者与医护人员可直观的观察到患者的训练是否达标,更加的直观,提高了患者的训练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疾病患者肺活量训练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盒体(1),其特征在于,盒体(1)内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中转盒(2),中转盒(2)左端设有缓冲管(3),多个缓冲管(3)的长度从左至右依次增长,中转盒(2)右端开设有左右轴向的通孔(4),缓冲管(3)左端与其左侧的中转盒(2)上的通孔(4)连接,中转盒(2)内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可遮挡通孔(4)的挡板(5),中转盒(2)上端设有上下轴向且上端贯穿盒体(1)的吹气筒(6),吹气筒(6)内设有空心球(7),吹气筒(6)与盒体(1)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吹气孔(8),中转盒(2)内滑动连接有可遮挡吹气孔(8)的滑板(9),最左侧的缓冲管(3)左端设有贯穿盒体(1)的吹气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疾病患者肺活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5)后端面与滑板(9)前端面接触,滑板(9)后端贯穿中转盒(2)且经压簧与盒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疾病患者肺活量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利陶莹李俐莎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