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光学片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7889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光源装置,所述面光源装置具有:多个光源、光学片和扩散板。所述光学片包括透射部和反射部,所述透射部具有配置为透射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的多个通孔,所述反射部配置为反射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所述光学片配置为:所述通孔包括多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每个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具有根据距所述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距离设置的孔直径,每个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具有与根据距所述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距离设定的所述孔直径不同的尺寸的孔直径。寸的孔直径。寸的孔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光学片制造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享有2020年5月11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20

083012的优先权。在此,日本专利申请No.2020

083012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光学片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有光源和光学片的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光学片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4]通常,已知装配有光源和光学片的面光源装置(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

37316(专利文献1))。
[0005]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LED背光源,所述LED背光源具有LED元件和具有透射部的透射反射器。在专利文献1中,透射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以及孔直径随着远离光源而增加,以使亮度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内容,当通孔的孔直径随着远离光源而逐渐增加以使亮度均匀时,存在由于具有相同孔直径的部分具有相同的亮度,所以导致以光源为中心的同心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能够使亮度均匀并且抑制产生亮度不均匀的光学片制造方法。
[0008](1)鉴于现有技术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面光源装置包括多个光源、光学片和扩散板。光学片被布置为面对光源,光学片包括透射部和反射部,透射部具有配置为透射从光源发射的光的多个通孔,反射部配置为反射从光源发射的光。扩散板配置为扩散透射通过透射部的光,扩散板布置为面对光学片并且相向于光源设置于相向侧。光学片配置为:通孔包括多个第一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每个多个第一通孔具有根据距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距离而设定的孔直径,每个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具有与根据距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距离而设定的孔直径不同的尺寸的孔直径。
[0009]对于该面光源装置,根据与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距离来设定第一通孔的孔直径。这使得能够根据到达透射部的光量来调整透射通过透射部的光的量,以使亮度均匀。此外,通过将光学片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孔直径设置为与根据与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距离而设定的孔直径不同的尺寸,透射通过通孔的光的量能够在距光源的距离恒定或相同的区域的一部分中部分地改变,以降低识别同心的亮度不均匀性的可能性。因此,能够提供可使亮度均匀且抑制亮度不均匀的发生的面光源装置。
[0010](2)根据上述面光源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片配置成:在光学片的以光源的位置为中心的每个部分中,分别地,第一通孔的孔直径随着远离光源中的相应光源而增加,并
且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孔直径设置为小于光源侧上的相邻通孔的孔直径,或者设置为大于外边缘侧上的相邻通孔的孔直径。利用该结构,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以使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孔直径设置为小于光源侧上的相邻通孔的孔直径,或者设置为大于外边缘侧上的相邻通孔的孔直径,透射通过透射部的光的一部分的亮度增加或减小,能够进一步抑制亮度不均匀的发生。
[0011](3)根据上述任一个面光源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片配置为:使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孔直径设置成与根据与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距离而设定的孔直径不同的尺寸,以便部分地改变亮度以抑制亮度不均匀。利用该结构,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孔直径,以便部分地改变亮度以抑制亮度不均匀,这使得能够进一步抑制亮度不均匀的发生。
[0012](4)根据上述面光源装置中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片被配置为:通孔中的外部通孔沿着光学片的外边缘布置并且在光学片的通孔中具有最大的孔直径。根据该结构,沿着光学片的外边缘布置的通孔中的外部通孔的孔直径能够最大化,其中与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距离较大并且亮度倾向于比其它区域中的亮度小,因此能够容易地透射从光源发射的光,并且能够增加外边缘处的亮度。因此,能够使亮度更均匀。
[0013](5)根据上述面光源装置中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光源在矩阵中相向于彼此布置,并且光学片被配置为:使第一通孔在平行于或垂直于光源布置的方向上沿着直线布置,并且使得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包括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以弯曲形状或V形布置并且相对于沿着其布置第一通孔的直线偏移。利用这种结构,第一通孔在平行于或者垂直于光源布置的方向上沿着直线布置,以使在宽范围内均匀地透射从光源发射的光。此外,第二通孔布置成弯曲形状或V形,并且相向于布置第一通孔的直线偏移,这在光学片上产生通孔之间的间距变化的区域。因此,能够使具有较窄间距的区域变得较亮,而具有较宽间距的区域变得较暗。利用这种结构,由于亮度的部分变化,亮度不均匀性不易在视觉上被识别,这使得与通孔均匀间隔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亮度不均匀的发生。
[0014](6)根据上述面光源装置中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通孔沿着直线布置,以使第一通孔的中心沿着直线对齐,并且第二通孔相向于直线偏移,以使第二通孔的中心相向于直线偏移。
[0015](7)根据上述面光源装置中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片被配置为:在光源中的相应光源正上方的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通孔的比率小于除了在光源中的相应光源正上方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通孔的比率。这里,由于到达光源的正上方的区域的光量往往较大并且亮度倾向于高于其他区域,因此,在光源正上方的区域中通孔的孔直径被设计为较小,因此能够通过减小每单位面积的通孔的比率来减小在光源正上方的区域的透射率(透光率)。因此,通过降低光源正上方的区域的透射率,能够抑制亮度大于其他区域,以使亮度更加均匀。
[0016](8)根据上述面光源装置中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片配置为: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孔直径的尺寸与根据从光源中的相应光源到的距离而设定的孔直径相差一个或多个等级。
[0017](9)根据上述根据任一面光源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包括一对第二通孔,所述一对第二通孔通过将孔直径彼此相差一个或多个等级的一对通孔相互互换而形成。利用这种结构,通孔的部分的孔直径与例如相差一个或多个等级的通孔的孔直径
相互互换。通过将通孔的区段的孔直径与通孔的孔直径相差一个或多个等级的孔直径相互互换,透射通过通孔的光的量能够被部分地改变,这使得能够抑制亮度不均匀的发生。
[0018](10)根据上述根据任一面光源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光学片具有在光学片的通孔中具有最小的孔直径的通孔,或者在在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正上方的区域中不具有通孔。
[0019](11)根据上述面光源装置中的任一个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通孔在被限定在以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位置为中心的同心矩形之间的光学片的区域中具有相同的第一孔直径,并且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位于在以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位置为中心的同心矩形之间限定的光学片的区域中,并且具有与第一孔直径不同的第二孔直径。
[0020](12))根据上述通过任一面光源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第二孔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光源;光学片,所述光学片布置为面向所述光源,所述光学片包括透射部和反射部,所述透射部具有被配置为透射从所述多个光源发射的光的多个通孔,所述反射部配置为反射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和扩散板,所述扩散板配置为扩散穿过所述透射部的光,所述扩散板布置为面向所述光学片且设置于所述光源的相向侧,所述光学片配置为:所述通孔包含多个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每个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具有根据距所述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距离而设定的孔直径,每个所述第二通孔具有设定为与根据距所述光源中的所述相应光源的距离而设定的所述孔直径不同尺寸的孔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配置为:在以所述光源的位置为中心的所述光学片的每个部分中,分别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孔直径随着远离所述光源中的相应光源而增加,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所述孔直径被设置为小于光源侧的相邻通孔的孔直径,或者被设置为大于外边缘侧的相邻通孔的孔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配置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所述孔直径设定为与根据距所述光源中相应光源的距离而设定的所述孔直径不同的尺寸,从而部分地改变亮度以抑制亮度不均匀。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配置为:所述通孔中的外部通孔沿着所述光学片的外边缘布置,并且在所述光学片的所述通孔中具有最大的孔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在矩阵中彼此相向布置,并且所述光学片配置为:所述第一通孔在平行或垂直于所述光源被布置的方向上沿直线布置,并且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包括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多个第二通孔布置为弯曲形状或者V形并且相对于沿其布置有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直线偏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沿着所述直线布置,以使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沿着所述直线对齐,并且所述第二通孔相对于所述直线偏移,以使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直线偏移。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配置为:在所述光源中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东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