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光学片制造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享有2020年5月11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20
‑
083012的优先权。在此,日本专利申请No.2020
‑
083012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光学片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有光源和光学片的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光学片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4]通常,已知装配有光源和光学片的面光源装置(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
‑
37316(专利文献1))。
[0005]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LED背光源,所述LED背光源具有LED元件和具有透射部的透射反射器。在专利文献1中,透射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以及孔直径随着远离光源而增加,以使亮度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如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内容,当通孔的孔直径随着远离光源而逐渐增加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光源;光学片,所述光学片布置为面向所述光源,所述光学片包括透射部和反射部,所述透射部具有被配置为透射从所述多个光源发射的光的多个通孔,所述反射部配置为反射从所述光源发射的光;和扩散板,所述扩散板配置为扩散穿过所述透射部的光,所述扩散板布置为面向所述光学片且设置于所述光源的相向侧,所述光学片配置为:所述通孔包含多个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每个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具有根据距所述光源中的相应光源的距离而设定的孔直径,每个所述第二通孔具有设定为与根据距所述光源中的所述相应光源的距离而设定的所述孔直径不同尺寸的孔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配置为:在以所述光源的位置为中心的所述光学片的每个部分中,分别地,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孔直径随着远离所述光源中的相应光源而增加,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所述孔直径被设置为小于光源侧的相邻通孔的孔直径,或者被设置为大于外边缘侧的相邻通孔的孔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配置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的所述孔直径设定为与根据距所述光源中相应光源的距离而设定的所述孔直径不同的尺寸,从而部分地改变亮度以抑制亮度不均匀。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配置为:所述通孔中的外部通孔沿着所述光学片的外边缘布置,并且在所述光学片的所述通孔中具有最大的孔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
‑
4中任一项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在矩阵中彼此相向布置,并且所述光学片配置为:所述第一通孔在平行或垂直于所述光源被布置的方向上沿直线布置,并且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包括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多个第二通孔布置为弯曲形状或者V形并且相对于沿其布置有所述第一通孔的所述直线偏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沿着所述直线布置,以使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沿着所述直线对齐,并且所述第二通孔相对于所述直线偏移,以使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相对于所述直线偏移。7.根据权利要求1
‑
6中任一项所述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片配置为:在所述光源中的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