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58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包括电路板,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覆盖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和电路板的保护胶层,设置于保护胶层背离电路板一侧的透明基板,以及设置于透明基板背离所述电路板一侧的扩散板;其中,透明基板的厚度满足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混光距离。通过将透明基板作为保护胶层和扩散板之间的支撑结构,使微型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在到达扩散板前充分地混光,提升背光照明效果。明效果。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是2019年09月20日提出的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910891020.5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3]高动态范围显示技术(High

Dynamic Range,简称HDR),可以提供更多的动态表现和图像细节,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真实环境中物体所自有的视觉效果,并被普遍认为会引发显示领域里的下一次变革。同时,HDR技术对液晶显示终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更精细的分区控制和对比度。
[0004]微型发光二极管(mini LED)的尺寸约为50μm

300μm。采用巨量mini LED晶粒作为背光源应用到液晶显示领域,不仅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薄形化,还能实现更为精细化的动态控制,提升液晶显示的动态对比度。
[0005]在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通常在灯板和扩散板之间放置扩散板支架完成混光。但mini LED灯板的LED间距很小,一般小于5mm,该间距不足以放置扩散板支架,因此常规做法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用于优化混光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覆盖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电路板的保护胶层,设置于所述保护胶层背离所述电路板一侧的透明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背离所述电路板一侧的扩散板;其中,所述透明基板的厚度满足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混光距离。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透明基板面向所述保护胶层一侧的表面为不平整表面。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不平整表面具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凹凸棱。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透明基板面向所述保护胶层一侧的表面涂布有散射涂层,所述散射涂层包括胶体层和分布于胶体层的散射颗粒。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在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保护胶层之间还包括贴合胶层,所述贴合胶层与所述透明基板和所述保护胶层之间无空隙贴合。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扩散片背离所述透明基板一侧的光学膜片组。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尺寸为50μm

300μm。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保护胶层的材料为硅胶或环氧树脂。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透明基板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覆盖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电路板的保护胶层,设置于所述保护胶层背离所述电路板一侧的透明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背离所述电路板一侧的扩散板;其中,所述透明基板的厚度满足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混光距离。
[0017]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包括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覆盖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电路板的保护胶层,设置于所述保护胶层背离所述电路板一侧的透明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背离所述电路板一侧的扩散板;其中,所述透明基板的厚度满足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混光距离。透明基板作为保护胶层和扩散板之间的支撑结构,使微型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在到达扩散板前充分地混光,优化混光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明基板的光路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明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散射涂层的结构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五;图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六;图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七;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和位于背光模组10出光侧的显示面板20。
[0021]显示面板20,位于背光模组10的出光侧。它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每个像素单元都可以独立的控制背光模组10入射到该像素单元的光线透过率和色彩,以使全部像素单元透过的光线构成待显示的图像。
[0022]背光模组10,可以在整个出光面内均匀的发出光线,用于为显示面板20提供亮度充足且分布均匀的光线,以使显示面板20可以正常显示影像。
[0023]具体的,背光模组10包括:电路板101,设置于电路板101上的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102,覆盖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102和电路板101的保护胶层103,设置于保护胶层103背离电路板101一侧的透明基板104,以及设置于透明基板104背离电路板101一侧的扩散板105。
[0024]其中,电路板101用于为微型发光二极管提供驱动电信号。在电路板101上设置有焊脚和电路线路,微型发光二极管102的电极通过焊接工艺焊接在电路板101的焊脚上,电路线路用于使微型发光二极管102之间互相电气连接以及微型发光二极管102与外置的电源驱动板(图中未示出)电气连接。
[0025]在本专利技术某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01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PCB包括电子线路和绝缘层,绝缘层将电子线路中焊接微型发光二极管102的焊脚裸露在外而将其余部分覆盖。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中,电路板101是在衬底基板设置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形成的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表面具有连接至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的连接电极,各微型发光二极管102的电极与各连接电极一一对应焊接。
[0027]以上电路板101的衬底或衬底基板可以采用柔性材料来制作以形成柔性显示装置。
[002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路板101为板状,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覆盖所述多个微型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电路板的保护胶层,所述保护胶层覆盖相邻两个微型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隙,且所述保护胶层为连续的,设置于所述保护胶层背离所述电路板一侧的透明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背离所述电路板一侧的扩散板;其中,所述透明基板的厚度满足所述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混光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面向所述保护胶层一侧的表面为不平整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平整表面具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凹凸棱。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面向所述保护胶层一侧的表面涂布有散射涂层,所述散射涂层包括胶体层和分布于胶体层的散射颗粒。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富琳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