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缓降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76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缓降阻尼器,支撑缓降阻尼器,包括阻尼器外壳,阻尼器外壳由安装部和支撑部一体连接形成,安装部贯穿开设有安装孔,安装部内设置有轴承和阻尼机构,轴承与安装孔同轴连接,阻尼机构围绕轴承安装,支撑部末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上连杆,上连杆围绕转轴在凹槽内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阻尼器外壳通过开设凹槽,在凹槽内部与上连杆转动连接,采用隐藏式的连接方式,将连接装置设置在凹槽,避免零件外露,增加产品美观度;阻尼机构在阻尼器外壳的环形空腔内进行单方向旋转阻尼作用,节省安装空间;阻尼器外壳连接有安装底座,上连杆连接有接头底座,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安装,操作简单,安装便利。便利。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缓降阻尼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缓降阻尼器,属于阻尼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产品中,实现翻门支撑缓降主要依靠气弹簧支撑机构和翻门支撑阻尼器两大类。其中,气弹簧支撑机构的气弹簧安装空间需求大,安装位置可调整性差,安装通用性不佳;气弹簧支撑缓降效果差,在翻门末端时,会产生摔板现象,阻尼效果不佳;气弹簧一致性差,气弹簧制造过程中力值稳定性不易控制,导致翻门整体操作与缓降效果体验感差,且气弹簧力值匹配性差,范围受限,无法适配不同板重翻门,特别是重型木板,造价成本过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使用,经济适用性不高。现有的翻门支撑阻尼器,整体结构装配工艺复杂,对零部件结构、加工要求高。翻门支撑阻尼器的零部件多为金属件,对表面处理方式要求较高,金属件在生产加工和使用时易存在飞边、尖角,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与此同时,翻门支撑阻尼器产品外观面粗糙,影响产品美观度,拉低产品档次,产品安装空间、净深要求高,且也有着不低的制造成本。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领域人员专利技术研究一种生产成本低,制造、安装简单,而且外表美观的阻尼器,以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撑缓降阻尼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支撑缓降阻尼器,包括阻尼器外壳,所述阻尼器外壳由安装部和支撑部一体连接形成,所述安装部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部内设置有轴承和阻尼机构,轴承与安装孔同轴设置,所述支撑部末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上连杆,上连杆围绕转轴在凹槽内转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部两侧边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开设有转轴孔,所述上连杆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上连杆一端通孔与转轴孔同轴设置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外壳通过安装孔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设置有伸出轴,安装底座通过伸出轴与安装孔处的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通孔通过销轴连接有接头底座。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机构与阻尼器外壳的内侧壁连接,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固定阻尼件和旋转阻尼件,所述旋转阻尼件与轴承连接,所述固定阻尼件和旋转阻尼件之间设置有阻尼介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部内围绕安装孔设置有环形空腔。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轴承为单向轴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阻尼器外壳通过开设凹槽,在凹槽内部与上连杆转动连接,采用隐藏
式的连接方式,将连接装置设置在凹槽,避免零件外露,增加产品美观度;阻尼机构在阻尼器外壳的环形空腔内进行单方向旋转阻尼作用,节省阻尼机构的安装空间;阻尼器外壳连接有安装底座,上连杆连接有接头底座,使得本技术能够快速安装,操作简单,安装便利。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凹槽内部机构示意放大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安装状态图,
[0017]图5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8]图中:1—阻尼器外壳,101—安装部,102—支撑部,2—安装孔,3—上连杆,4—轴承,5—阻尼机构,501—旋转阻尼件,502—固定阻尼件,6—连接板,7—转轴,8—销轴,9—翻门上盖,10—接头底座,11—安装底座,12—翻门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支撑缓降阻尼器,包括阻尼器外壳1,阻尼器外壳1由安装部101和支撑部102一体连接形成的哨型外壳。阻尼器外壳1采用超声波焊接、卡扣及胶水粘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方式进行连接。阻尼器外壳1的安装部101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安装部101内围绕安装孔2设置有环形空腔。安装部101内的环形空腔里设置有轴承4和阻尼机构5,轴承4与安装孔2同轴设置。阻尼机构5与阻尼器外壳1的内侧壁连接,阻尼机构5包括固定阻尼件502和旋转阻尼件501,旋转阻尼件501与轴承4连接,固定阻尼件502和旋转阻尼件501之间设置有阻尼介质,并通过密封外壳将阻尼介质封装在阻尼机构5中。如图3所示,阻尼器外壳1的支撑部102末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两侧边各卡接有一个连接板6,两个连接板6中间同轴开设有转轴孔;上连杆3两端均开设有通孔,上连杆3一端的通孔与连接板6的转轴孔同轴设置并通过转轴7连接,使得上连杆3围绕转轴7在凹槽内转动。
[0021]如图4和图5所示,在实际安装使用时,阻尼器外壳1通过安装孔2连接有安装底座11,安装底座11设置有伸出轴,安装底座11通过伸出轴与安装孔2处的轴承4转动连接,上连杆3的另一端通孔通过销轴8连接有接头底座10。其中,安装底座11通过螺钉固定在翻门侧板12,接头底座10通过螺钉固定在翻门上盖9对应位置。当翻门上盖9下降时,翻门上盖9自身的重力传递给上连杆3,上连杆3通过转轴7、连接板6将作用力传导给阻尼器外壳1。阻尼器外壳1带动其环形空腔内的阻尼机构5运动,阻尼机构5中的固定阻尼件502就会与旋转阻尼件501发生相对运动,进而产生阻尼作用,减缓翻门上盖9的下降速度,让其实现缓降。其中,旋转阻尼件501在单向轴承的作用下进行单方向旋转运动。
[0022]本技术阻尼器外壳通过开设凹槽,在凹槽内部与上连杆转动连接,采用隐藏式的连接方式,将连接装置设置在凹槽,避免零件外露,增加产品美观度;阻尼机构在阻尼器外壳的环形空腔内进行单方向旋转阻尼作用,节省阻尼机构的安装空间;阻尼器外壳连
接有安装底座,上连杆连接有接头底座,使得本技术能够快速安装,操作简单,安装便利。
[0023]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缓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阻尼器外壳(1),所述阻尼器外壳(1)由安装部(101)和支撑部(102)一体连接形成,所述安装部(101)贯穿开设有安装孔(2),所述安装部(101)内设置有轴承(4)和阻尼机构(5),轴承(4)与安装孔(2)同轴设置,所述支撑部(102)末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有上连杆(3),上连杆(3)围绕转轴(7)在凹槽内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缓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部两侧边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开设有转轴孔,所述上连杆(3)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上连杆(3)一端通孔与转轴孔同轴设置并通过转轴(7)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缓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外壳(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宵安硕
申请(专利权)人:苏世博南京减振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