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承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7317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硬盘承载装置,系包括具有容置空间、围限于该容置空间周围的相对二侧壁、设置于该二侧壁的第一结合部及承托部、开设于该盒体一端的开口、以及设置于该盒体相对该开口的另一端的阻挡部的盒体;以及具有用于操作抽拉的操作部以及对应该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的结合件,且该结合件通过该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相互结合以封闭该盒体的开口。由此设计以达到免工具组装且易于操作的目的,进而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硬盘承载装置,更详而言之,涉及一种免工 具且操作简单的硬盘承载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精进与专业分工,单一产品的制造通常会历经许 多不同的生产流程,例如包括元件制造、组装、测试、包装等,其中 尤以电子产品为甚。由于电子产品日趋微型化及多功能化,连带使得功能强大的电子 产品整合了多种零组件,而且各种零组件各可能分属不同的
, 因此常见各种零组件分别先由不同的厂商代工制造,最终再通过例如 壳体予以整合组装。因此,不同零组件间的组装结构及电性的连接对 于电子产品的整体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此一观点,在以下的 说明中,将以硬盘的固定结构设计为例来予以阐述。现行市场上使用的电子设备,如硬盘的生产厂商依据不同规格及 产品诉求制造各类的产品机型,使得各机型说装设且固定硬盘的手段 亦不尽相同,在硬盘的固定结构设计中,利用螺丝作为固定件锁定硬 盘于硬盘架上的较为常见,然而,使用螺丝的固定技术中,必须因应 螺丝尺寸而选用对应大小的工具(螺丝起子)进行螺锁工作,在例如针对 安装有诸多大、小零部件的电子产品进行维修工作时,必须经常更换 工具而有诸多不便,特别是针对零件密集的部位,更是难以操作螺丝 的螺锁或旋退等工作,甚至必须设计特殊的专用工具提供操作,因此, 使用螺丝的固定技术确实存在操作不便与费时的缺点。又, 一旦螺丝 由于固定不牢造成自动松脱,落至机箱内电路板上必会影响到电路板 的正常运行,更有甚者,会因为螺丝电连接多个电路造成电路板短路 而烧坏电路板。再者,螺丝作为一种固定工具需要单独做购买及物料保管,因此会加大人力及管理的成本,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每一项冗余的成本支 出就会影响到产品的竞争优势。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即可免工具,又方便安装及拆卸并利于提高 装配质量的硬盘承载装置,以避免上述的种种缺陷,实为相关领域的 业者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一种免工 具的硬盘承载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以及拆卸的硬盘 承载装置。本技术的再一 目的系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装配质量的硬盘承载 装置。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硬盘承载装 置,包括盒体,具有供容置该硬盘的容置空间、围限于该容置空间周 围的相对二侧壁、设置于该二侧壁的第一结合部及承托部、位于该容 置空间一端以供装入该硬盘的开口 、以及设置于该盒体相对该开口的 另一端的阻挡部;以及具有用于操作抽拉的操作部以及对应该第一结 合部的第二结合部的结合件,以供封闭该开口。较佳地,该盒体的侧壁复具有设置于该侧壁且朝该容置空间凸出 的多个弹性部,该弹性部为弹片,该二侧壁还具有朝外侧凸出的导轨, 该阻挡部是由该盒体的侧壁向该容置空间弯折的相对二折片,该第一 结合部为卡孔且该第二结合部为对应该卡孔的弹性卡榫,该盒体表面 具有多个散热孔,该承托部是由该二侧壁边缘相对延伸的二折边,该 操作部为设置于该结合件表面的凹槽。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硬盘承载装置系提供一前端具有以供装 设该硬盘的开口及第一结合部的盒体以及具有对应该第一结合部的第 二结合部的结合件,并该硬盘自该开口放置于该盒体后,该结合件通 过该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相互结合以封闭该盒体的开口从而达承 载该硬盘的目的。如此设计,不仅可免工具的操作,亦易于组装以及 拆卸,并以提高装配质量,即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硬盘承载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硬盘承载装置的盒体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硬盘承载装置的结合件构造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技术的硬盘承载装置组装后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硬盘承载装置II 盒体 110容置空间III 侧壁1110第一结合部 1111导轨 1112弹性部 112 开口 113阻挡部 114折边 115散热孔 13 结合件 130第二结合部 131操作部 2硬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系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属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 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 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实 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再者,以下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 新型的基本构想,因此附图中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元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元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元件的 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变更,且其元件布局型态可能更为 复杂。图1至图4系依照本技术的硬盘承载装置的较佳实施例所绘 制的附图。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的硬盘承载装置的构造示意 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系提供一种硬盘承载装置l,系用于固定一 硬盘2于一电子设备(未图示)中,于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系以服务器为例,该硬盘2为服务器的内用硬盘,但并非以此为限,用于其他电子设备的该固定结构均适合本技术。该硬盘承载装置1包括一盒体ll以及一结合件13。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的硬盘承载装置的盒体构造示意 图。如图所示,该盒体11系具有供容置该硬盘2的容置空间110,并 于围限于该容置空间110的相对二侧壁111设有第一结合部1110及导 轨llll,且该盒体11前端具有以供装设硬盘2的开口 112,后端具有 以供限制该硬盘2于该盒体的阻挡部113;于本实施例中,该盒体2 的侧壁111还具有多个弹性部1112,系设于该侧壁111并向容置空间 110凸出,进而提供弹性回复力以抵靠放置于该盒体11的硬盘2,具 体地,该弹性部1112可为弹片并直接由该盒体11的侧壁111上切片 形成,以使该弹片与该盒体ll一体成型;设置于该盒体2的侧壁111 上的导轨1111是由该侧壁111朝外侧的凸出结构,以使该导轨1111 与该盒体ll一体成型;该电子设备(未图示)应至少具有对应该导轨 1111的滑轨(未图示)以方便该硬盘承载装置装设于该电子设备。于本实施例中,位于该盒体ll前端的开口 112系用于提供该硬盘 2的装卸口,该第一结合部1110为卡孔,并设于该相对的二侧壁111 临近该开口 112的一端;该阻挡部113为沿该盒体11侧璧111内缘向 容置空间110弯折的相对二折片,该二折片相对设置用以阻挡该硬盘2 于该盒体11内;该盒体11底部为供承托该硬盘2的承托部,于本实 施例中系沿该盒体11侧璧111下端边缘向容置空间iio弯折的相对二 折边114,此结构不但可承托该硬盘2,更有利于该硬盘2散热,并可 节省制成该盒体11的物料;该盒体11具有多个散热孔115,系设置于 该盒体ll的上表面,以便于该硬盘2散热,同时,该多个散热孔115亦可防止大型异物进入硬盘2的上表面,以更好的保护硬盘2。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的硬盘承载装置的结合件构造示意图。 如图所示,该结合件13系具有对应该第一结合部1110的第二结合部 130以及操作部131,并该结合件13通过该第一结合部1110与第二结 合部130的相互结合以封闭该盒体11的开口 112。于本实施例中,该 操作部131为向开口 112凹设的凹槽,以供使用者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承载装置,用于固定一硬盘,其特征在于,该硬盘承载装置包括:    盒体,具有用于容置该硬盘的容置空间、围限于该容置空间周围的相对二侧壁、设置于相对两侧壁的第一结合部及承托部、位于该容置空间一端以供装入该硬盘的开口、以及设置于该盒体相对该开口另一端的阻挡部;以及    结合件,系封闭该开口,具有用于操作抽拉的操作部以及对应该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承载装置,用于固定一硬盘,其特征在于,该硬盘承载装置包括盒体,具有用于容置该硬盘的容置空间、围限于该容置空间周围的相对二侧壁、设置于相对两侧壁的第一结合部及承托部、位于该容置空间一端以供装入该硬盘的开口、以及设置于该盒体相对该开口另一端的阻挡部;以及结合件,系封闭该开口,具有用于操作抽拉的操作部以及对应该第一结合部的第二结合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盒体的 侧壁具有朝该容置空间凸出的多个弹性部。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 为弹片。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梓桂曲范兰陈志丰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