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25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在一装填基座上设置倾斜导槽与弹性臂,当弹性臂变形时可扩大其与倾斜导槽间的缺口,使一体成形的夹持器件可沿着倾斜导槽,穿过缺口而穿置于装填基座的穿孔内,而能配合光驱的转盘夹持光盘片旋转,以此可使夹持器件的组装方便性大幅提升,并有效降低夹持器件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持器的嵌合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光驱上用于夹持光盘片的夹持部件与一基座的嵌合机构。
技术介绍
在读取光盘型态的储存媒体时,光驱必须夹持住光盘片并使其旋转;其夹持手段是以托盘(Tray)将光盘承载至定位,对准光驱的转轴(Spindle)及转盘(Turn table),并以转盘利用磁力吸合一光盘夹持器件(Clamper),从光盘片两侧夹持住光盘片,使其可稳固结合在转盘上进行旋转。而为使夹持器件在未使用时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又能在夹持光盘片后可随着转盘及光盘片旋转,夹持器件设计成外侧成双盘状的轮形结构,穿置在光驱的顶盖上。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光盘夹持器件与光驱顶盖的分解图。夹持器件10主要包括第一盘件11与第二盘件12,其间结合有垫片13与磁环14;第一盘件11上具有多个卡钩110,且第二盘件12具有对应的多个卡槽120,二者相对嵌合即能使夹持器件10可转动地保持于顶盖15的通孔150上。虽然图中未示,但转盘上设置有铁件(或者夹持器件上具有铁件、转盘上设置磁环),以磁力作为二者的夹持力量。未使用时,夹持器件10受到转盘磁力的吸引,会保持于特定位置上;待光盘片(图中未示)进入读取位置,光盘片即夹持于夹持器件10与转盘之间,以进行旋转、读取操作。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仍存在有待改进的缺点。由于直接安装到顶盖15的通孔150有其困难,夹持器件10必须切割成第一盘件11与第二盘件12等两个构件,而且两构件必须要具有可相互嵌合的结构,才能分别由通孔150的相异侧加以组装;组装时,由于需将第一盘件11的卡钩110对准第二盘件12的卡槽120,又须将垫片13与磁环14结合于其中,因此,组装难度高且费时。再者,第一盘件11与第2盘件12需要两套模具分别制造成形,其成本也较为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借助一体成形的夹持部件,搭配具有倾斜导槽延伸至其穿孔的装填基座,可使夹持部件可直接嵌入穿孔中完成组装,达到组装便利与降低成本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主要包括一装填基座与一夹持部件,其中装填基座具有弹性臂、倾斜导槽与穿孔,弹性臂末端与倾斜导槽末端位于穿孔边缘,且弹性臂受力变形时,可形成缺口于弹性臂末端与倾斜导槽末端之间;而夹持部件为一体成形的轮状体,用以配合光驱的转盘夹持光盘片旋转,其两外侧具有直径较大的一第一盘部与一第二盘部,且第一盘部可于弹性臂受力变形时,通过弹性臂末端与倾斜导槽末端间的缺口,使夹持部件穿置于穿孔内。所述的装填基座为该光驱的框架的一部份。所述的第一盘部具有一槽孔,槽孔内安置磁环或铁件。所述的第一盘部具有数个定位钩,安装磁环或铁件。所述的第二盘部具有一凹槽,与该转盘对应嵌合。所述的倾斜导槽位于该装填基板的内侧。所述的弹性臂末端切削成一缺凹部,该第一盘部通过该缺凹部。所述的弹性臂的长轴方向垂直该夹持部件的装填方向。所述的弹性臂的数量为2。所述的二弹性臂分别位于该穿孔的相异侧而成一直线,且其末端彼此相对。所述的弹性臂为该装填基座上开设的沟槽。所述的装填基座上具有肋条。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主要结构与前述相同,只是其弹性臂位于倾斜导槽上。本技术可使夹持部件直接嵌入穿孔中完成组装,达到组装便利与降低成本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手段、特征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光盘夹持器件与光驱顶盖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外观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装动作示意图;及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组装动作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夹持器件10第一盘件11卡钩110第二盘件12卡槽120垫片13磁环14顶盖15通孔150装填基座20肋条21穿孔22左右弹性臂23、24左右缺凹部230、240倾斜导槽25夹持部件30第一盘部31槽孔310定位钩311第二盘部32凹槽320框架40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5,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和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是由装填基座(loader base)20与夹持部件(clamper)30所构成;以下详述其详细结构及组装方式。装填基座20为一光驱的框架(frame)40的一部分,也可为图1现有技术的顶盖;在本实施例中,装填基板20是由塑料所构成,但在相同功效的前提下,也可由其它材料替代。在图2、3中,装填基座20横设于框架40的顶侧,其上布满交错的肋条21;装填基座20中央处具有穿孔22,同时,通过沟槽的开设,可形成左右弹性臂23、24,分别位于穿孔22的相异侧而成一直线,且其末端彼此相对。另外,请参阅图5,在左右弹性臂23、24之间、穿孔22的边缘区域,形成有下陷的倾斜导槽25,此处肋条端缘将形成一虚拟斜面,可供将夹持部件30导入穿孔22;实际上此处也可去除肋条,而形成实质的斜面。其次,如各图所示,左右弹性臂23、24末端与倾斜导槽25末端彼此相邻并位于穿孔22边缘;当左右弹性臂23、24受力变形时,可形成缺口于左右弹性臂23、24末端与倾斜导槽25末端之间;而左右弹性臂23、24末端切削成左右缺凹部230、240(参见图2),可利于增大左右弹性臂23、24末端与倾斜导槽25末端间的缺口。再者,本实施例中倾斜导槽25虽位于装填基板20的内侧面,但事实上位于外侧面亦可。夹持部件30为塑料一体射出成形的轮状体,用以配合光驱的转盘夹持光盘片旋转(图中未示),其轴向外侧具有直径较大的第一盘部31与第二盘部32。搭配光驱转盘(图中未示)所需的磁环或铁件、垫片(图中未示),可于第一盘部31设置定位钩311,而将其结合在第一盘部31外侧;而第二盘部32设置的凹槽320,则供与转盘对应嵌合(图中未示)。请参阅图4、5,并配合图2、3,当左右弹性臂23、24受力变形时,将扩大左右弹性臂23、24末端与倾斜导槽25末端间的缺口;如此,第一盘部31即可顺着倾斜导槽25的角度导引,通过缺口而进入穿孔22内;最后,即能使夹持部件30整个穿置于穿孔22内,且左右弹性臂23、24复位之后,夹持部件30不至由原先缺口脱出。综合上述,借助装填基座上倾斜导槽与左右弹性臂的设置,即可让一体成形的夹持部件,直接嵌合于装填基座的穿孔内,其不仅节省夹持部件的制造成本,更提高了组装时的便利性。必须补充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是两支弹性臂为例,但实际上经过适当的调整设计,单一弹性臂也可具有相同的功能;再者,上例中弹性臂的长轴是与夹持部件的装填方向垂直,但如将弹性臂设置于倾斜导槽上时,二者可具有重叠或平行的长轴,但也能达到相同的功用。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公开后,根据其主要设计构思而进行相应修改或者替换,均属基于本技术技术思想的衍生专利技术创造。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范围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应涵盖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装填基座,具有至少一弹性臂、一倾斜导槽与一穿孔,该弹性臂末端与该倾斜导槽末端位于该穿孔边缘;及一夹持部件,其为一体成形的轮状体,两外侧具有直径较大的一第一盘部与一第二盘部,且该夹持 部件穿置于该穿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装填基座,具有至少一弹性臂、一倾斜导槽与一穿孔,该弹性臂末端与该倾斜导槽末端位于该穿孔边缘;及一夹持部件,其为一体成形的轮状体,两外侧具有直径较大的一第一盘部与一第二盘部,且该夹持部件穿置于该穿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装填基座为该光驱的框架的一部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盘部具有一槽孔,槽孔内安置磁环或铁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盘部具有数个定位钩。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盘部具有一凹槽,与该转盘对应嵌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倾斜导槽位于该装填基板的内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臂末端切削成一缺凹部,该第一盘部通过该缺凹部。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臂的长轴方向垂直该夹持部件的装填方向。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臂的数量为2。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盘夹持器嵌合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二弹性臂分别位于该穿孔的相异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政哲林崇祺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精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