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空气低露点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684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空气低露点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进气口、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出气口,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出气口连通;还包括控制机构,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通过控制机构与进气口连通,控制机构具有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控制机构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气孔封堵,第一干燥塔与进气口连通,进气口与第二干燥塔之间封堵,第二干燥塔与第二气孔连通;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气孔封堵,第二干燥塔与进气口连通,进气口与第一干燥塔之间封堵,第一干燥塔与第一气孔连通。上述装置使空气露点温度范围低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空气低露点干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压缩空气低露点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5G已经成为通信业探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中,为其领域所用的元件以及其他工业领域例如半导体、航天航空的元件或产品的生产制造或测试过程中均需要进行三温测试,干燥装置常与三温测试设备配套使用,以除去水汽达到保护精密器件的目的。常见干燥装置的干燥方法有氮气干燥、吸附干燥,前者的原理是利用干燥的氮气将水汽带走,后者常设置于空气压缩机之后,用于吸附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对于上述领域而言,无论是应用前者还是后者所说的干燥装置,其露点温度都达不到高精密产业的需求。
[0003]申请号为201810262579.7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热再生干燥器和无热再生干燥器组合系统,其通过两个干燥塔轮流工作,交替循环干燥吸附和再生脱附两个过程,使得干燥塔内的吸附剂得到100%再生,能够在提高再生气体干燥度的同时降低再生气耗,减少能源浪费和废气的排出,提高压缩气体的干燥效率。然而,该装置中两个干燥塔轮流工作的切换,是通过程控器自动控制各阀门(压缩空气进气端采用4个电磁阀,成品干燥气体的出气端采用2个止回阀以及一个调节阀)的启闭来实现的,尽管其声称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通过如此多的阀门,尤其是电控阀门,来进行控制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端,阀门反复启闭,极易老化、损坏,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导致维修成本和更换成本的更加。另外,连接各阀门的管路多且复杂。
[0004]申请号为201720267799.X的技术公开一种低露点再生吸附式干燥器,其同样通过两个干燥塔轮流工作,实现吸附剂的再生循环,其专利技术点在于通过增压器增加气体压力,使得吸附剂再生过程中气体能迅速带走水分,并且使再生排气顺畅,这样干燥剂再生更彻底,有助于获得更低的成品气露点。然而,该装置中同样采用多个阀门(压缩空气进气端采用4个阀门,成品干燥气体的出气端采用4个阀门)实现干燥塔的控制切换,也同样存在阀门易老化损坏、影响工作效率、增加维修及更换成本、连接管路复杂的问题。
[0005]申请号为201920067950.4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该装置中同样采用多个阀门(压缩空气进气端采用4个电磁阀,成品干燥气体的出气端采用1个调节阀)实现干燥塔的控制切换,尽管其成品干燥气体的出气端采用了梭阀,减少了电磁阀的使用,但是梭阀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压缩空气进气端,梭阀具有两个进气口和一个出气口,通过选择不同的进气口进气使气流推动阀内活塞移动而堵住另一个进气口,而在压缩空气进气端,进气口只有一个是不变的,需要选择的是进气的气流从哪一个出气口进入相应的干燥塔,因此在压缩空气进气端,梭阀并不适用,所以,在该装置中,也仅在成品干燥气体出气端使用了梭阀,而在压缩空气进气端仍采用4个电磁阀所构成的并联管路,因此该装置依然存在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压缩空气低露点干燥装置。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低露点干燥装置,包括供压缩空气进入的进气口、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供干燥后的压缩空气排出的出气口,第一干燥塔、第二干燥塔内均具有用于干燥压缩空气的分子筛,第一干燥塔的一端、第二干燥塔的一端、出气口相互连通;干燥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转接装置、与外界相通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第一转接装置具有两端分别与第一干燥塔的另一端和第二干燥塔的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一通道、滑动设置在第一通道中并通过气压驱动的挡块,第一通道的与第一干燥塔相连接的一端被定义为第一端,第一通道的与第二干燥塔相连接的一端被定义为第二端,进气口与第一通道的中部连通,第一端还与第一气孔连通,第二端还与第二气孔连通。
[0008]控制机构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并通过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的开闭进行切换。当第一气孔关闭且第二气孔打开时,控制机构处于其第一工作状态,挡块抵在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使进气口与第二干燥塔的另一端之间被封堵并且使第一干燥塔的另一端与进气口连通,第一干燥塔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并输出,同时第一干燥塔向第二干燥塔输送干燥后的压缩空气以对第二干燥塔内的分子筛进行干燥。当第二气孔关闭且第一气孔打开时,控制机构处于其第二工作状态,挡块在气压的作用下移动至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并抵在第一端,使进气口与第一干燥塔的另一端之间被封堵并且使第二干燥塔的另一端与进气口连通,第二干燥塔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并输出,同时第二干燥塔向第一干燥塔输送干燥后的压缩空气以对第一干燥塔内的分子筛进行干燥。
[0009]更进一步地,控制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气孔的打开和关闭的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二气孔的打开和关闭的第二控制装置,第一气孔、第二气孔分别用不同的机构控制,提高控制操作的准确性。优选地,第一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均采用电磁阀。
[0010]进一步地,第一干燥塔和第二干燥塔内部均设置有上过滤组件、下过滤组件、设置于上过滤组件与下过滤组件之间的填充腔,填充腔用于填充分子筛,上过滤组件与填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上过滤组件的第一卡环;下过滤组件与填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下过滤组件的第二卡环。由于干燥塔内部的分子筛会被气流冲击产生小颗粒,小颗粒随气流扩散至第一转接装置以及下文将会描述的第二转接装置中,会导致的挡块和下文将会描述的限流环移动时卡死,而通过设置上过滤组件、下过滤组件,能够有效地防止该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还可以确保干燥效果。
[0011]进一步地,干燥装置还包括第二转接装置,第一干燥塔的一端、第二干燥塔的一端均与第二转接装置连通,出气口设置在第二转接装置上。
[0012]更进一步地,第二转接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干燥塔的一端和第二干燥塔的一端,第二转接装置的中部与出气口连接,第二转接装置中设置有能够被气流推动滑动的限流环,当控制机构处于其第一工作状态时,限流环滑动至第二转接装置与第二干燥塔连接的一端;当控制机构处于其第二工作状态时,限流环滑动至第二转接装置与第一干燥塔连接的一端。在限流环的作用下,仅使小部分压缩空气能够进入失效的干燥塔,而保证大部分的压缩空气能通过出气口排出,在不影响干燥装置后续设备运行的前提下对失效的干燥塔进行处理,既主次分明又高效。
[0013]进一步地,第一转接装置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气孔、第二气孔连接的用于降低排气时产生的噪音的第一消音器、第二消音器。压缩空气从第一气孔、第二气孔排出到外界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音,消音器能够在保证气流通过的同时有效降低噪音的分贝。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相较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干燥装置在能够重复利用达到再生的同时,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控制机构,最大化地减少电磁阀使用数量(最多只需两个),使用寿命长,不易老化、损坏,工作效率高,同时极大地简化了管路连接结构,减低成本,节省空间。另一方面,经过本干燥装置的空气露点温度范围低至

80℃,能适用于5G通信、芯片、航空航天、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空气低露点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压缩空气进入的进气口(3)、第一干燥塔(1)、第二干燥塔(2)、供干燥后的压缩空气排出的出气口(4),所述第一干燥塔(1)、第二干燥塔(2)内均具有用于干燥压缩空气的分子筛,所述第一干燥塔(1)的一端、第二干燥塔(2)的一端、出气口(4)相互连通;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控制机构(5),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转接装置(53)、与外界相通的第一气孔(51)和第二气孔(52),所述第一转接装置(53)具有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干燥塔(1)的另一端和第二干燥塔(2)的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一通道、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中并通过气压驱动的挡块(531),所述第一通道的与所述第一干燥塔(1)相连接的一端被定义为第一端,所述第一通道的与所述第二干燥塔(2)相连接的一端被定义为第二端,所述进气口(3)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一端还与所述第一气孔(51)连通,所述第二端还与第二气孔(52)连通;所述控制机构(5)具有至少两个工作状态,并通过所述第一气孔(51)和所述第二气孔(52)的开闭进行切换;当所述第一气孔(51)关闭且所述第二气孔(52)打开时,所述控制机构(5)处于其第一工作状态,所述挡块(531)抵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使所述进气口(3)与所述第二干燥塔(2)的另一端之间被封堵并且使所述第一干燥塔(1)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3)连通,所述第一干燥塔(1)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并输出,同时所述第一干燥塔(1)向第二干燥塔(2)输送干燥后的压缩空气以对第二干燥塔(2)内的分子筛进行干燥;当所述第二气孔(52)关闭且所述第一气孔(51)打开时,所述控制机构(5)处于其第二工作状态,所述挡块(531)抵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使所述进气口(3)与所述第一干燥塔(1)的另一端之间被封堵并且使所述第二干燥塔(2)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3)连通,所述第二干燥塔(2)对压缩空气进行干燥并输出,同时所述第二干燥塔(2)向第一干燥塔(1)输送干燥后的压缩空气以对第一干燥塔(1)内的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喜
申请(专利权)人:海拓仪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