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597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在学步车车架的上车架板与下车架板之间设有互相铰接的第一直臂与第二直臂,第一直臂与第二直臂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扣,下车架板内壁上设有和弹簧扣配合使用的若干固定销孔,上车架板内壁上开设有滑动限位槽,此结构设计保证了学步车车架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身高调节车架的高度,从而能更加适合于不同时期宝宝,防止宝宝出现踮脚走路导致的骨骼发育不良等问题,为宝宝的安装提供了保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在下车架板的两侧通过凹槽铰接有防侧翻板,从而能够在车架侧翻时通过防侧翻板抵住底面,避免出现宝宝摔倒等一系列问题。避免出现宝宝摔倒等一系列问题。避免出现宝宝摔倒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婴儿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学步车是婴儿小时候进行学习走路的工具。学步车来源于西方,是宝宝会走路之前的代步工具,一般由底盘框架、上盘座椅、玩具音乐盒三部分组成,归属于玩具童车类。学步车可以适度辅助婴儿学习走路,带玩具的学步车也具有“娱乐”性功能,对于训练婴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有一定的帮助。在保证安全和正确使用的前提下,学步车为宝宝学走路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也解放了妈妈的双手。
[0003]但是如果学步车的高度选择不合适,会对宝宝的腿部力量以及骨骼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同时,学步车发生侧翻还会给宝宝带来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本技术通过采用在学步车车架的上车架板与下车架板之间设有互相铰接的第一直臂与第二直臂,第一直臂与第二直臂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扣,下车架板内壁上设有和弹簧扣配合使用的若干固定销孔,上车架板内壁上开设有滑动限位槽,此结构设计保证了学步车车架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身高调节车架的高度,从而能更加适合于不同时期宝宝,防止宝宝出现踮脚走路导致的骨骼发育不良等问题,为宝宝的安装提供了保障;本技术通过采用在下车架板的两侧通过凹槽铰接有防侧翻板,从而能够在车架侧翻时通过防侧翻板抵住底面,避免出现宝宝摔倒等一系列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车架高度以及防止侧翻的安全固定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包括上车架板与下车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板与所述下车架板之间设有剪叉架,所述剪叉架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相连的第一直臂与第二直臂,所述第一直臂与所述第二直臂的底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扣,所述下车架板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弹簧扣插接配合使用的固定销孔,所述第一直臂与所述第二直臂的顶端均设置有滑动限位头,所述上车架板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滑动限位槽;所述下车架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铰接有防侧翻板。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上车架板上开设有容纳孔。该进一步的矿用防火抗形变线缆的实施方案中,可以将热量传输到中空结构中,和金属铠装层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000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防侧翻板的一端上设有接触斜面。该进一步的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的实施方案中,可以让防侧翻板和地面充分接触,使得宝宝在发生侧翻情况时可以通过防侧翻板自主站立。
[000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直臂与所述第二直臂之间铰接有转轴。该进一
步的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的实施方案中,转轴可以使得第一直臂与第二直臂之间充分的铰接转动。
[0010]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剪叉架对称设置有2副。该进一步的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的实施方案中,2副对称设置的剪叉架可以让上车架板与下车架板之间保持平衡。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通过采用在上车架板与下车架板之间设有铰接相连的剪叉架,剪叉架的一端和下车架板滑动固定相连,一端和上车架板滑动限位相连,从而保证了车架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调节相应的高度,保护了宝宝的安全;通过采用在下车架板的两侧通过凹槽铰接有防侧翻版,使得车架在发生侧翻时,防侧翻板能够提供一部分支撑力,使得宝宝可以通过协助自主站立,在保证了宝宝安全的同时也锻炼了宝宝的自主能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1代表上车架板;2代表下车架板;3代表第一直臂;4代表第二直臂;5代表弹簧扣;6代表固定销孔;7代表滑动限位头;8代表滑动限位槽;9代表凹槽;10代表防侧翻板;11代表容纳孔;12代表接触斜面;13代表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代表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6]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

2所示,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包括上车架板1与下车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板1与所述下车架板2之间设有剪叉架,所述剪叉架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相连的第一直臂3与第二直臂4,所述第一直臂3与所述第二直臂4的底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扣5,所述下车架板2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弹簧扣5插接配合使用的固定销孔6,所述第一直臂3与所述第二直臂4的顶端均设置有滑动限位头7,所述上车架板1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滑动限位槽8;所述下车架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部铰接有防侧翻板10。
[001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上车架板1上开设有容纳孔11。
[001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防侧翻板10的一端上设有接触斜面12 。
[0019]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直臂3与所述第二直臂4之间铰接有转轴13。
[0020]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剪叉架对称设置有2副。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通过采用在上车架板1与下车架板2之间设有铰接相连的剪叉架,剪叉架的一端和下车架板2滑动固定相连,一端和上车架板1滑动限位相连,从而保证了车架可以根据宝宝自身情况调节相应的高度,保护了宝宝的安全;通过采用在下车架板2的两侧通过凹槽9铰接有防侧翻版10,使得车架在发生侧翻时,防侧翻板10能够提供一部分支撑力,使得宝宝可以通过协助自主
站立,在保证了宝宝安全的同时也锻炼了宝宝的自主能力。
[0022]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3]具体实施时:根据图1

2所示,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包括有上车架板1和下车架板2,两者之间设有2副对称设置的剪叉架,剪叉架包括通过转轴13铰接的第一直臂3和第二直臂4,第一直臂3和第二直臂4的底端均安装有弹簧扣5,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提拉弹簧扣5实现第一直臂3的固定,下车架板2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固定销孔6,第一直臂3和第二直臂4的顶端均设有滑动限位头7,上车架板1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滑动限位8,下车架板2的两侧均设有凹槽9,凹槽9内部铰接有防侧翻板10,防侧翻板10的一端为接触斜面12,能够保证接触斜面12和地面充分接触;
[0024]在使用时,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调节车架的高度,将弹簧扣5拉出,选择一个适合的固定销孔6,松开弹簧扣5使之插接在固定销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学步车安全固定装置,包括上车架板(1)与下车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架板(1)与所述下车架板(2)之间设有剪叉架,所述剪叉架包括两根互相铰接相连的第一直臂(3)与第二直臂(4),所述第一直臂(3)与所述第二直臂(4)的底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扣(5),所述下车架板(2)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弹簧扣(5)插接配合使用的固定销孔(6),所述第一直臂(3)与所述第二直臂(4)的顶端均设置有滑动限位头(7),所述上车架板(1)的内壁上横向开设有滑动限位槽(8);所述下车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相勇李书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新仕嘉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