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09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与其滑动连接的动模组件。定模组件包括定模板,定模板上固定连接有定模仁,定模板上设置有导向孔和浇注口,定模仁上与浇注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料道;动模组件包括动模板,动模板上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与导向孔滑动连接,动模板上设置有动模仁,动模仁包括定模块、侧模块和脱模块,定模块固定连接在动模板上,侧模块与动模板滑动连接,脱模块与动模板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脱模时半片受力较小,不易变形;采用弹簧来使脱模块复位,结构简单,不需要单独的驱动机构来驱动脱模块。独的驱动机构来驱动脱模块。独的驱动机构来驱动脱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童车的把手6如图1所示,顶部有一个圆环,方便手握持,圆环的下部为有一定长度的连接板。该把手6由两个类似如图2所示的半片61组成,此半片61采用注塑工艺生产。由于半片61壁厚较薄并且长度较长,现有的注塑模具在生产时,脱模困难,容易造成半片61变形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采用定模块、脱模块和两个能移动的侧模块组成动模仁,当半片成型后,两个侧模块向两侧分开与其分离,从而使得半片在脱模时受力较小,不易变形;采用弹簧来使脱模块复位,结构简单,不需要单独的驱动机构来驱动脱模块。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与其滑动连接的动模组件。所述定模组件包括定模板,所述定模板上固定连接有定模仁,所述定模板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浇注口,所述定模仁上与浇注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料道;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动模板,所述动模板与导向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导向孔滑动连接,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动模仁,所述动模仁包括定模块、侧模块和脱模块,所述定模块固定连接在动模板上,所述侧模块位于定模块的两侧并与动模板滑动连接,所述脱模块位于两个侧模块的中心位置并与动模板滑动连接,所述脱模块的一端设置有顶帽,所述脱模块的另一端与动模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侧模块上设置有与顶帽相配合的凹槽,顶帽与侧模块滑动连接。
[000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侧模块底部的两侧设置有T型条,所述动模板与T型条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形状与T型条相同并且两者滑动连接。
[000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侧模块与T型条延伸方向平行的两侧设置有伸出板,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顶端与伸出板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顶帽的横截面呈正方形,并且其边长大于侧模块在脱模时最大移动距离的两倍。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定模块、脱模块和两个能移动的侧模块组成动模仁,当半片成型后,两个侧模块向两侧分开与其分离,从而使得脱模块推动半片脱模时,不会受到两个侧模块的粘附力及阻力,受力较小,不易变形;2、采用弹簧来使脱模块复位,结构简单,占用体积较小,不需要单独的驱动机构来驱动脱模块。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半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的定模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3]图5为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的动模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的动模组件的剖视图。
[0015]图中:1、定模组件;11、定模板;111、浇注口;112、导向孔;12、定模仁;121、料道;2、动模组件;21、动模板;211、导向柱;212、轨道;22、动模仁;221、侧模块;2211、T型条;222、定模块;223、脱模块;2231、顶帽;2232、弹簧;3、顶柱;4、液压缸;5、伸出板;6、把手;61、半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17]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

6所示,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和与其滑动连接的动模组件2,两者合在一起内部能组成中空的型腔。所述定模组件1包括定模板11,所述定模板11上固定连接有定模仁12,所述定模板11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导向孔112,所述定模板11上设置有浇注口111,所述定模仁12上与浇注口1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料道121,浇注口111与料道121相连。所述动模组件2包括动模板21,所述动模板21与导向孔1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柱211,所述导向柱211与导向孔112滑动连接。所述动模板21上设置有动模仁22,所述动模仁22包括定模块222、侧模块221和脱模块223,所述定模块222固定连接在动模板21上,所述侧模块221位于定模块222的两侧并与动模板21滑动连接,所述脱模块223位于两个侧模块221的中心位置并与动模板21滑动连接,所述脱模块223的一端设置有顶帽2231,所述脱模块223的另一端与动模板21之间设置有弹簧2232,所述侧模块221上设置有与顶帽2231相配合的凹槽,顶帽2231与侧模块221滑动连接。顶帽2231能向上伸出,将半片61向上推起从而实现脱模。在弹簧2232的作用下,顶帽2231能向下复位。
[0018]所述侧模块221底部的两侧设置有T型条2211,所述动模板21与T型条22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轨道212,所述轨道212的形状与T型条2211相同并且两者滑动连接,从而实现了侧模块221能沿动模板21滑动而不脱落。
[0019]所述侧模块221与T型条2211延伸方向平行的两侧设置有伸出板5,所述动模板21上设置有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的活塞杆顶端与伸出板5固定连接。液压缸4能驱动侧模块221移动,从而实现两个侧模块221分开或合起。
[0020]所述顶帽2231的横截面呈正方形,并且其边长大于侧模块221在脱模时最大移动距离的两倍。此种结构能防止脱模块223转动,还能防止两个侧模块221向两侧分开时顶帽2231向下掉落。
[0021]工作原理:结合图1

6所示,该模具在使用时安装在注塑设备上,定模组件1固定不动,动模组件2在注塑设备的驱动下可以移动,注塑设备在与脱模块223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的顶柱3。当半片61在定模组件1和动模组件2组成的型腔内成型后,动模组件2向下移动,半片61此时嵌在动模仁22上。当动模组件2移动一定距离时,液压缸4驱动两个侧模块
221向两侧分开,此时半片61粘在定模块222上,之后动模组件2继续向下移动导致脱模块223的下端触碰到顶柱3,顶帽2231相对于动模板21向上伸出,将半片61向上推起从而实现脱模。
[0022]本技术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设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023]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把手注塑模具,包括定模组件(1)和与其滑动连接的动模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组件(1)包括定模板(11),所述定模板(11)上固定连接有定模仁(12),所述定模板(11)的四周设置有多个导向孔(112),所述定模板(11)上设置有浇注口(111),所述定模仁(12)上与浇注口(1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料道(121);所述动模组件(2)包括动模板(21),所述动模板(21)与导向孔(1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柱(211),所述导向柱(211)与导向孔(112)滑动连接,所述动模板(21)上设置有动模仁(22),所述动模仁(22)包括定模块(222)、侧模块(221)和脱模块(223),所述定模块(222)固定连接在动模板(21)上,所述侧模块(221)位于定模块(222)的两侧并与动模板(21)滑动连接,所述脱模块(223)位于两个侧模块(221)的中心位置并与动模板(21)滑动连接,所述脱模块(223)的一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相勇李书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新仕嘉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