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入式机芯进出碟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95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入式机芯进出碟驱动机构,安装于机芯机壳碟片出入口位置,包括滚轮轴以及平行滚轮轴设置的导板轴,在滚轮轴端部安装有一与驱动电机联接的齿轮,在滚轮轴上还套有直接与碟片接触的滚轮,在滚轮两端部还安装有增力轮,增力轮与滚轮轴之间为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克服了碟片在进出机芯时驱动机构排出力不足和卡死的缺陷,保证了碟片进出机芯时的顺畅,可有效防止碟片磨损以及机芯部件的磨损,提高整个机芯的使用寿命。并且可在现有的驱动机构上直接改进,成本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芯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吸入式机芯进出碟 驱动机构。技术背景如附图1为现有吸入式机芯进出碟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安装于机芯 光盘出入口内部,用于夹持碟片并通过自身的转动驱动碟片出入。该机构主要包括两平行设置的滚轮轴1以及导板轴2,滚轮轴1与导板轴2之间 预留有碟片通过的间隙。滚轮轴1的一端安装有一齿轮3,齿轮3用于与 驱动电机连接带动滚轮轴1旋转。滚轮轴1上还对称套有两个滚轮4,滚 轮4为软质橡胶制成,内侧端直径较小,外侧端直径较大,碟片进出机芯 时,使碟片的边角与滚轮形成线接触,防止滚轮损伤碟片数据面。当滚轮 4随着滚轮轴1转动时,可以将位于滚轮4与导板轴2之间的碟片带动, 从而实现碟片的进出。现有的技术中,滚轮4与滚轮轴1之间一般为间隙配合。当碟片从开 始进入导板轴2与滚轮4之间间隙至碟片的一半进入过程中,由于两个滚 轮4组成中间小两端大的形状,碟片与滚轮4之间的挤压力逐渐增大,而 滚轮4与滚轮轴1之间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大,当碟片直径处通过滚轮4时, 摩擦力最大,此时容易发生滚轮4与滚轮轴1的相对转动现象,使碟片无 法正常进出。针对这种缺陷,也有一些结构将滚轮4与滚轮轴1设计为过 盈配合,这种结构同样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碟片容易磨损、在滚轮4与碟 片摩擦力较大情况下可能出现滚轮轴1卡死现象,损坏电机与齿轮3之间 的传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碟片进出碟片机时排 出力不足和卡死现象的吸入式机芯进出碟驱动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釆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入式机芯进出碟驱动机构,安装于机芯机壳碟片出入口位置, 包括滚轮轴以及平行滚轮轴设置的导板轴,在滚轮轴端部安装有一与驱动 电机连接的齿轮,在滚轮轴上还套有直接与碟片接触的滚轮,在滚轮端部 还安装有增力轮,增力轮与滚轮轴之间为过盈配合。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上述的增力轮与滚轮接触端直径略小于增力 轮外侧端直径。增力轮与滚轮接触端直径略小于滚轮与增力轮接触端直径。 碟片刚刚触发压碟机构时,碟片正好脱离增力轮。本技术结构简单,克服了碟片在进出机芯时驱动机构排出力不足 和卡死的缺陷,保证了碟片进出机芯时的顺畅,可有效防止碟片磨损以及 机芯部件的磨损,提高整个机芯的使用寿命。并且可在现有的驱动机构上 直接改进,成本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吸入式机芯进出碟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碟片刚开始进入驱动机构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施例碟片进入驱动机构一半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施例碟片大部分进入驱动机构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 技术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2 ~ 5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吸入式机芯进出碟驱动机构安装于吸入式机芯碟片出入口处,用于将碟片吸入、排出机芯。该机构主要包 括滚轮轴l、导板轴2、齿轮3、滚轮4以及增力轮5。齿轮3安装于滚轮 轴l的一端,用于与电机驱动装置啮合驱动滚轮轴1转动。滚轮4为对称 套于滚轮轴l上的两个,由软质橡胶制成,并且内侧端直径小、外侧端直 径大,与滚轮轴1之间为间隙配合。增力轮5位于滚轮4两端部,也为软 质橡胶制成,为圆台体状,其与滚轮4接触端直径略小于该接触端滚轮4直 径,而另一端直径则与滚轮4外侧端直径一致,使碟片与增力轮5接触时为线接触,防止增力轮5损坏数据面。增力轮5与滚轮轴1之间为过盈配合,并且两增力轮5之间距离小于或等于碟片直径。导板轴2平行滚轮轴 1设置,导板轴2与滚轮4之间预留有供碟片6通过的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最大改进之处为将滚轮4两端部分离出来, 增设了与滚轮轴1过盈配合的增力轮5,当碟片6直径位置通过滚轮4时, 通过增力轮5施力于碟片6上,增加碟片6移动力,保证碟片6移动顺畅。再详细参照附图3 5,在滚轮4转动时,碟片6逐渐进入机芯,由于 两滚轮4形成中间小两端大的结构,在碟片6开始进入至一半的过程中滚 轮4与碟片6之间摩擦力逐渐增加,当碟片6接近进入一半时,碟片6开 始与增力轮5接触,由于增力轮5与滚轮轴1之间为过盈配合,可保证碟 片6顺利进入,当碟片6进入超过一半后,碟片6逐渐过渡至与滚轮4接 触,通过滚轮4将其推入预定位置,进碟动作完成。出碟动作则反之,在 此不再详述。本方案中,增力轮5的长度以及两增力轮5之间的间距可根据机芯尺 寸、碟片尺寸以及具体需要调整,在此不作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入式机芯进出碟驱动机构,安装于机芯机壳碟片出入口位置,包括滚轮轴(1)以及平行滚轮轴设置的导板轴(2),在滚轮轴端部安装有一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齿轮(3),在滚轮轴上还套有直接与碟片接触的滚轮(4),其特征在于:在滚轮端部还安装有增力轮(5),增力轮与滚轮轴之间为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入式机芯进出碟驱动机构,安装于机芯机壳碟片出入口位置,包括滚轮轴(1)以及平行滚轮轴设置的导板轴(2),在滚轮轴端部安装有一与驱动电机连接的齿轮(3),在滚轮轴上还套有直接与碟片接触的滚轮(4),其特征在于在滚轮端部还安装有增力轮(5),增力轮与滚轮轴之间为过盈配合。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扬李德明何玉骆名灯李旺妮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