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用救援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77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救援担架,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固定有右侧布,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两组漂浮组件,所述支撑杆下端前后两侧设有保存槽,所述保存槽的开口处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定位连接有保存盖,所述漂浮组件包括滑设在保存槽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固定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下端固定有气囊,气囊上设有进气嘴和出气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水上和陆地使用且不使用气囊时,气囊不易磨损的功能。气囊不易磨损的功能。气囊不易磨损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两用救援担架


[0001]本技术涉及救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用救援担架。

技术介绍

[0002]担架是一种转运伤病人员的一种救援工具,广泛的应用与医疗、战争及灾难救援当中。在发生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时,交通不便,地形复杂,传统的担架不易于人们在水上进行运输伤员,容易造成伤员无法及时得到治疗的情况,为此人们在担架上安装可充气气囊,在水上运输时,通过气囊提供浮力,使得担架漂浮于水面上,便于移动,但是气囊裸露在外,在陆地上使用无需气囊时,气囊裸露在外容易与地面及其他物体接触摩擦,且气囊容易受到暴晒,降低了气囊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水陆两用救援担架,具有便于水上和陆地使用且不使用气囊时,气囊不易磨损的功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陆两用救援担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之间固定有右侧布,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两组漂浮组件,所述支撑杆下端前后两侧设有保存槽,所述保存槽的开口处设有移动槽,移动槽内滑动定位连接有保存盖,所述漂浮组件包括滑设在保存槽内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固定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下端固定有气囊,气囊上设有进气嘴和出气嘴。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上使用担架时,滑动保存盖并定位使得移动槽下端露出,然后将气囊向下拉动,使其超出移动槽,然后通过进气嘴对气囊充气,使得气囊膨胀,通过延伸块使得气囊与安装板之间存在空隙,便于气囊膨胀,如此通过四个气囊对担架进行浮力支撑,使得担架能漂浮于水面上便于人们运输伤员;在陆地上使用担架时,通过出气嘴将气囊放气使其缩小然后塞入保存槽内,再将保存盖滑动至保存槽的开口处并定位,使得气囊被收纳在保存槽内不易调出,从而使得人们在陆地上使用担架时,气囊不会裸露在外,不易摩擦受损同时也不会直接受到暴晒,提高了气囊的使用寿命。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布的左右两端套设在支撑杆外侧,所述支撑杆包括中心杆,中心杆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与侧撑杆,所述移动槽和漂浮组件设置在侧撑杆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担架不使用时,可将支撑布与支撑杆分离,并可将支撑杆拆卸为中心杆和两个撑杆,使得担架携带更加方便。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槽的两端嵌有定位磁铁,所述保存盖采用带有磁性材质制成,所述保存盖的外侧使得推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存盖与下端定位磁铁配合时将保存槽下端遮蔽,便于封闭保存槽;当保存盖与上端定位磁铁配合时,保存盖与保存槽错开,便于取出气囊。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的侧壁与延伸块固定,所述进气嘴和出气嘴设
置在气囊左右两端,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固定有延伸板,延伸板上固定有滑板,移动槽的左右内壁上设有供滑板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下端设有与安装板连接的辅助弹簧,所述辅助弹簧上端与滑板固定。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能够在辅助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膨胀后的气囊能够部分卡入保存槽中,起到对气囊辅助定位的功能,使得气囊不易晃动,并且在气囊放气后能够使得气囊更易进入到保存槽中进行存放。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撑杆远离中心杆的一端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有旋转杆,旋转杆外套设有辅助撑杆,辅助撑杆靠近两个支撑杆相对的一端设有限位弹簧,在辅助撑杆靠近两个支撑杆相背的一侧设有限位框,在安装槽与限位框相邻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们在陆地上使用担架时,可将辅助撑杆向远离限位槽方向滑动使得限位框与限位槽分离后,再翻转辅助撑杆至与侧撑杆垂直,如此通过四个辅助撑杆对侧撑杆进行支撑,使得人们将担架放置在地面上时,支撑布和支撑杆不会直接与地面接触,减少支撑布和支撑杆的磨损。在人们在水面上使用担架时,可将辅助撑杆转动至与侧撑杆平行并通过限位框和限位槽的配合进行定位,使得辅助撑杆不会影响气囊的膨胀。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撑杆的活动端设有牵引槽,牵引槽内设有牵引绳,牵引槽的开口螺纹连接有密封盖,牵引绳的一端与牵引槽底部固定,另一端与密封盖固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面上使用担架时,可将密封盖拆除将牵引绳系在手上或其他动力元件上,便于人们移动担架,同时防止人为拖到担架时,担架脱手飘走。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远离牵引槽的一端设有固定槽,密封盖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为蝶形螺栓。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牵引绳缠绕在手腕上时,可将牵引绳嵌入到密封盖内,拧紧定位螺栓使其与牵引绳抵接,从而使得牵引绳与密封盖相对固定,使得牵引绳与人连接更加牢固,便于使用。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杆上设有漂浮组件,所述漂浮组件与中心杆的连接结构和漂浮组件与侧撑杆的连接结构相同,所述气囊的上端与延伸块连接,所述气囊的下端设有龙虾扣,所述进气嘴和出气嘴设置在气囊的周向侧壁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面上使用时,通过进气嘴对气囊进行充气,将六个气囊充气后,将位置相对的气囊通过龙虾扣连接,如此在担架下方形成三条组合气囊,使得担架能够浮在水面上并且能够对支撑布进行浮力支撑,使得躺在担架上的伤员不易接触水面。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在水上使用担架时,可对气囊充气使得担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便于人们在水上运输伤员;在陆地上使用时,可将气囊放气并存放在保存槽内,使得气囊不易与其他物体接触磨损,并能够避免阳光直晒,提高气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凸显实施例一中侧撑杆与漂浮组件连接关系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0024]图3为凸显实施例一中漂浮组件和辅助撑杆结构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0025]图4为凸显实施例一辅助撑杆与侧撑杆连接关系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0026]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凸显实施例二中漂浮组件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1、支撑杆;2、支撑布;3、漂浮组件;11、中心杆;12、侧撑杆;13、辅助撑杆;14、限位弹簧;121、保存槽;122、移动槽;123、保存盖;124、定位磁铁;125、滑槽;126、辅助弹簧;127、安装槽;128、旋转杆;129、限位槽;131、限位框;132、牵引槽;133、牵引绳;134、密封盖;135、固定槽;136、定位螺栓;31、安装板;32、延伸块;33、气囊;34、延伸板;35、滑板;331、进气嘴;332、出气嘴;333、龙虾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方案一:
[0031]本实施例公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用救援担架,包括两个支撑杆(1),两个支撑杆(1)之间固定有支撑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上设有两组漂浮组件(3),所述支撑杆(1)下端前后两侧设有保存槽(121),所述保存槽(121)的开口处设有移动槽(122),移动槽(122)内滑动定位连接有保存盖(123),所述漂浮组件(3)包括滑设在保存槽(121)内的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的下端固定有延伸块(32),所述延伸块(32)的下端固定有气囊(33),气囊(33)上设有进气嘴(331)和出气嘴(3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布(2)的左右两端套设在支撑杆(1)外侧,所述支撑杆(1)包括中心杆(11),中心杆(11)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与侧撑杆(12),所述移动槽(122)和漂浮组件(3)设置在侧撑杆(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槽(122)的两端嵌有定位磁铁(124),所述保存盖(123)采用带有磁性材质制成,所述保存盖(123)的外侧设有推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两用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3)的侧壁与延伸块(32)固定,所述进气嘴(331)和出气嘴(332)设置在气囊(33)左右两端,所述安装板(31)的上端左右两侧固定有延伸板(34),延伸板(34)上固定有滑板(35),移动槽(122)的左右内壁上设有供滑板(35)滑动的滑槽(125),所述滑槽(125)的下端设有与安装板(31)连接的辅助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辉刘辉吴向君谢启峰严小康孙学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