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及其定子、定子冲片和绕组布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70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及其定子、定子冲片和绕组布线结构,定子冲片内圈上沿圆周方向设置二十四个嵌线槽,嵌线槽的底部设有与定子冲片内部通孔连通的开口;嵌线槽分为大槽和小槽;其中,大槽为八个,相邻的两个大槽之间设置有两个小槽;绕组布线结构设置在上述的定子上,定子冲片上编号2,5,8,11,14,17,20,23为大槽;绕组布线方式为单相四极,进线端为U1,V1,出线端为U2,V2;绕线方式如下所述:U: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及其定子、定子冲片和绕组布线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及其定子、定子冲片和绕组布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其中定子由层叠设置在定子冲片构成,定子冲片一般为环形,其内部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嵌线槽,嵌线槽内设置绕组线圈。通常,绕组分为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单层绕组的绕组线圈少,工艺比较简单,没有层间绝缘,槽的利用率高;但绕组产生的电磁波形不够理想,电机的铁损和噪音都较大且起动性能也稍差。双层绕组可以任意选用合适的短距绕组以改善电磁波形,以及可用分数槽绕组来削弱高次谐波,但嵌线工艺复杂,槽满率相对较低。
[0003]现有的绕组布线方式,无法实现在保证电机运行性能的情况下,提高槽满率且简化嵌线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及其定子、定子冲片和绕组布线结构,通过改变定子冲片上嵌线槽的结构,将嵌线槽分为大槽和小槽,在大槽的位置设置双层绕组,小槽上设置单层绕组,实现单双层混合式绕组,兼具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的优势。
[0005]为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0006]一种电机的定子冲片,该定子冲片为圆环形,其内圈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二十四个嵌线槽,嵌线槽的底部设有与定子冲片内部通孔连通的开口;嵌线槽分为大槽和小槽,大槽槽内的高度与宽度均大于小槽;其中,大槽为八个,相邻的两个大槽之间设置有两个小槽。
[0007]作为优选,大槽槽内的高度与小槽槽内的高度比值为1.10~1.15;大槽槽内的宽度与小槽槽内的比值为1.10~1.15。
[0008]作为优选,大槽顶部为圆弧形,其半径D1为3.9mm,大槽上部宽度D2为7.8mm,下部宽度D3为5.4mm,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倾斜的第一侧壁连接,第一侧壁上下端点的高度差D4为9.65mm,大槽的槽肩高度D5为1.02mm,大槽的槽口高度D6为0.7mm,大槽的槽口宽度D7为2mm,大槽高度D8为15.3mm。
[0009]作为优选,小槽顶部为圆弧形,其半径d1为3.5mm,小槽上部宽度d2为7mm,下部宽度d3为4.9mm,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倾斜的第二侧壁连接,第二侧壁上下端点的高度差d4为8.3mm,小槽的槽肩高度d5为0.8mm,小槽的槽口高度d6为0.7mm,小槽的槽口宽度d7为2mm,小槽高度d8为13.4mm。
[0010]作为优选,定子冲片的外圈直径为118mm,内圈直径为70.2mm。
[0011]一种电机的定子,该定子包括层叠设置的定子冲片,定子冲片采用上述的一种电机定子冲片。
[0012]一种电机定子的绕组布线结构,该结构设置在上述的定子上,按逆时针方向设定
定子冲片为编号1

24,其中编号2,5,8,11,14,17,20,23为大槽;绕组布线方式为单相四极,进线端为U1,V1,出线端为U2,V2;绕线方式如下所述:
[0013]U:1

6,2

5,5

11,11

8,12

7,7

13,13

18,14

17,17

23,23

20,24

19;
[0014]V:4

9,5

8,8

14,14

11,15

10,10

16,16

21,17

20,20

2,2

23,3

22;
[0015]其中,数字表示以该数字为编号的嵌线槽,符号
“‑”
代表绕线组从符号
“‑”
前的数字为编号的嵌线槽连接符号
“‑”
后的数字为编号的嵌线槽。
[0016]一种空压机电机,该空压机电机采用上述的电机定子的绕组布线结构。
[001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改变定子冲片上嵌线槽的结构,将嵌线槽分为大槽和小槽,在大槽的位置设置双层绕组,小槽上设置单层绕组,实现单双层混合式绕组,使得线圈数介于单层和双层之间,它具有单层绕组槽满率高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双层绕组任意选用节距的特点。它还可以改变磁势波形,具有良好启动等优点,特别有利于压缩机的配套电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定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Ⅱ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为绕组布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电机的定子冲片,该定子冲片为圆环形,定子冲片的外圈直径为118mm,内圈直径为70.2mm,其内圈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二十四个嵌线槽,嵌线槽的底部设有与定子冲片内部通孔连通的开口。嵌线槽分为大槽101和小槽102,大槽101槽内的高度与宽度均大于小槽102。其中,大槽101为八个,相邻的两个大槽101之间设置有两个小槽102。
[0023]大槽101槽内的高度与小槽102槽内的高度比值为1.10~1.15;大槽101槽内的宽度与小槽102槽内的比值为1.10~1.15。
[0024]大槽101顶部为圆弧形,其半径D1为3.9mm,大槽101上部宽度D2为7.8mm,下部宽度D3为5.4mm,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倾斜的第一侧壁连接,第一侧壁上下端点的高度差D4为9.65mm,大槽101的槽肩高度D5为1.02mm,大槽101的槽口高度D6为0.7mm,大槽101的槽口宽度D7为2mm,大槽101高度D8为15.3mm。
[0025]小槽102顶部为圆弧形,其半径d1为3.5mm,小槽102上部宽度d2为7mm,下部宽度d3为4.9mm,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倾斜的第二侧壁连接,第二侧壁上下端点的高度差d4为8.3mm,小槽102的槽肩高度d5为0.8mm,小槽102的槽口高度d6为0.7mm,小槽102的槽口宽度d7为2mm,小槽102高度d8为13.4mm。
[0026]一种电机的定子,该定子包括层叠设置的定子冲片,定子冲片采用上述的一种电机定子冲片。
[0027]一种电机定子的绕组布线结构,该结构设置在上述的定子上,按逆时针方向设定定子冲片为编号1

24,其中编号2,5,8,11,14,17,20,23为大槽101。绕组布线方式为单相四
极,进线端为U1,V1,出线端为U2,V2。绕线方式如下所述:
[0028]U:1

6,2

5,5

11,11

8,12

7,7

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的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该定子冲片为圆环形,其内圈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二十四个嵌线槽,嵌线槽的底部设有与定子冲片内部通孔连通的开口;嵌线槽分为大槽(101)和小槽(102),大槽(101)槽内的高度与宽度均大于小槽(102);其中,大槽(101)为八个,相邻的两个大槽(101)之间设置有两个小槽(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大槽(101)槽内的高度与小槽(102)槽内的高度比值为1.10~1.15;大槽(101)槽内的宽度与小槽(102)槽内的比值为1.10~1.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大槽(101)顶部为圆弧形,其半径D1为3.9mm,大槽(101)上部宽度D2为7.8mm,下部宽度D3为5.4mm,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倾斜的第一侧壁连接,第一侧壁上下端点的高度差D4为9.65mm,大槽(101)的槽肩高度D5为1.02mm,大槽(101)的槽口高度D6为0.7mm,大槽(101)的槽口宽度D7为2mm,大槽(101)高度D8为15.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小槽(102)顶部为圆弧形,其半径d1为3.5mm,小槽(102)上部宽度d2为7mm,下部宽度d3为4.9mm,上部和下部之间通过倾斜的第二侧壁连接,第二侧壁上下端点的高度差d4为8.3mm,小槽(102)的槽肩高度d5为0.8mm,小槽(102)的槽口高度d6为0.7mm,小槽(102)的槽口宽度d7为2mm,小槽(102)高度d8为13.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的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定子冲片的外圈直径为118mm,内圈直径为70.2mm。6.一种电机的定子,其特征在于,该定子包括层叠设置的定子冲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仁志沈立明卢围春
申请(专利权)人:鑫磊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