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07543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该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硅/锡基负极材料44%~71%、氧化石墨5%~10%、聚丙烯腈15%~28%和粘结剂9%~27%。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各种成分按照特定配比制得了锂电池负极,解决了硅/锡基负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提高了硅/锡基负极材料的导电性,增强了硅/锡基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提升锂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学性能。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负极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多功能便携式和高能量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以及能源与环境危机对电动车发展的迫切需求,开发高比容量、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长寿命、低成本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得尤为紧迫。硅基及锡基负极材料因具有高嵌锂容量、低电压平台、原料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日益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又一研究热点。然而,硅/锡基材料在嵌脱锂时会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导致其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结构粉化,与集流体及导电剂失去电接触,从而导致电池容量的循环衰减。此外,较差的导电性不利于该类材料获得良好的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硅/锡基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解决其在循环过程中因体积膨胀导致的结构粉化以及导电性差等问题的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硅/锡基负极材料44%~71%、氧化石墨5%~10%、聚丙烯腈15%~28%和粘结剂9%~27%。
[0005]进一步,所述硅/锡基负极材料包括SnO2、Si、SiO、SiO/C、SiO
x
、SiO
x
/C中的任一种。
[0006]进一步,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和/或聚四氟乙烯。
[000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的制造方法,包括:
[0008]1)按照第一方面所述的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的配比准备硅/锡基负极材料、氧化石墨、聚丙烯腈和粘结剂;
[0009]2)在细胞粉碎机中将氧化石墨分散在N

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氧化石墨溶液;
[0010]3)将聚丙烯腈加入到氧化石墨溶液中,加热搅拌1~5h,并加入硅/锡基负极材料和粘结剂搅拌均匀至粘稠,涂于铜箔上;
[0011]4)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中,以预定升温速率,于第一预定温度保温2~6h后,升至第二预定温度保温1~10h,得到锂电池负极。
[0012]进一步,步骤1)中氧化石墨溶液的浓度为1~10mg/mL。
[0013]进一步,步骤4)中预定升温速率为1~10℃/min。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为200~350℃,所述第二预定温度为450~800℃。
[0015]进一步,步骤4)中的保护气氛为Ar或Ar/H2。
[0016]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所述锂电池负极由第二方面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得。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包括铜基体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
[0018]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锂电池正极和如第三方面所述的锂电池负极。
[00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各种成分按照特定配比制得了锂电池负极,解决了硅/锡基负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提高了硅/锡基负极材料的导电性,增强了硅/锡基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提升锂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循环后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4]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2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硅/锡基负极材料44%~71%、氧化石墨5%~10%、聚丙烯腈15%~28%和粘结剂9%~27%。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细胞粉碎机中将氧化石墨分散在N

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氧化石墨溶液;将聚丙烯腈加入到氧化石墨溶液中,加热搅拌1~5h,并加入硅/锡基负极材料和粘结剂搅拌均匀至粘稠,涂于铜箔上;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中,以预定升温速率,于第一预定温度保温2~6h后,升至第二预定温度保温1~10h,得到锂电池负极。硅/锡基负极颗粒嵌在多孔碳中,并且二者共同夹在石墨烯片层中。该结构的设计可以避免负极颗粒直接与电解液接触,并且石墨烯作为负极颗粒的缓冲层,可以有效地缓解硅/锡基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另外,由聚丙烯腈和粘结剂碳化形成的多孔碳基体可以进一步缓解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二维石墨烯和多孔碳基体形成的导电网络可以缓冲夹层间负极颗粒的应变,从而避免循环过程中负极颗粒的绝缘。石墨烯导电性好,与多孔碳基体形成导电网络,可以极大地提高复合电极的导电性。通过石墨烯作为负极颗粒的缓冲层缓解充放电过程的体积膨胀,防止负极材料的粉化脱落,保证电极的结构稳定性,并且由于石墨烯和多孔碳的高离子
电导率,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纳米尺度的扩散长度等优势,复合电极表现出优秀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0027]可选的,所述硅/锡基负极材料包括SnO2、Si、SiO、SiO/C、SiO
x
、SiO
x
/C中的任一种。
[0028]可选的,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和/或聚四氟乙烯。
[0029]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的制造方法,包括:
[0030]1)按照第一目的所述的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的配比准备硅/锡基负极材料、氧化石墨、聚丙烯腈和粘结剂。其中,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中各成分的配比已在以上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0031]2)在细胞粉碎机中将氧化石墨分散在N

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氧化石墨溶液。
[0032]3)将聚丙烯腈加入到氧化石墨溶液中,加热搅拌1~5h,并加入硅/锡基负极材料和粘结剂搅拌均匀至粘稠,涂于铜箔上。
[0033]4)干燥后在保护气氛中,以预定升温速率,于第一预定温度保温2~6h后,升至第二预定温度保温1~10h,得到锂电池负极。
[0034]本专利技术锂电池负极的制造方法,先通过步骤1)按照特定配方和比例准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的硅/锡基负极材料44%~71%、氧化石墨5%~10%、聚丙烯腈15%~28%和粘结剂9%~2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锡基负极材料包括SnO2、Si、SiO、SiO/C、SiO
x
、SiO
x
/C中的任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偏氟乙烯和/或聚四氟乙烯。4.一种锂电池负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按照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负极稳定结构的配比准备硅/锡基负极材料、氧化石墨、聚丙烯腈和粘结剂;2)在细胞粉碎机中将氧化石墨分散在N

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氧化石墨溶液;3)将聚丙烯腈加入到氧化石墨溶液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翠李跃华马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