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防微光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16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防微光保护器,接触网隔离开关的限位开关包含触点N1、N2,带电信号灯包含红灯、绿灯,防微光保护器包含:电源模块;继电器KM1,其包含第一线圈和第一开关,第一开关包含第一公共触点、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M2,其包含第二线圈和第二开关,第二开关包含第二公共触点、第二常闭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并联连接电源模块输出端的正负极;第一公共触点连接红灯进线端,第一常闭触点连接触点N2;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闭触点通过放电电阻R连接零线;第二公共触点连接绿灯进线端;第二常开触点连接触点N1、电源模块输出端正极;红、绿灯出线端连接零线。绿灯出线端连接零线。绿灯出线端连接零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防微光保护器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防微光保护器。

技术介绍

[0002]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安装于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库、检修库各个股道的上方,与各个股道的接触网隔离开关中的限位开关连动,作为各股道接触网设备是否带电的信号显示装置。目前使用的带电信号灯大多具有数字显示的功能,也称为带电数显信号灯。当带电数显信号灯中的红灯亮,绿灯不亮,则接触网设备带电;当带电数显信号灯中的绿灯亮,红灯不亮,则接触网设备不带电。
[0003]带电数显信号灯采用的是AC220V供电。由于低压电缆的电磁感应或者环境潮湿引起漏电等因素的作用下,原本连接数显信号灯的不带电电线中产生了感应电,致使熄灭的信号灯出现微光或忽明忽暗间断闪烁的现象,无法正常判别接触网设备是否带电,不仅损害了信号灯的使用寿命,还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防微光保护器,通过泄放带点信号灯控制线路中泄漏的感应电,防止本应熄灭的信号灯出现微光或忽明忽暗的间断闪烁等不正常现象,解决了无法判别接触网设备是否带电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防微光保护器,轨道交通接触网隔离开关的限位开关包含触点N1、N2,所述带电信号灯包含第一、第二信号灯,所述防微光保护器包含:电源模块,继电器KM1、KM2,放电电阻R;
[0006]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部交流电源,用于转换外部的交流电压为继电器KM1、KM2工作的直流电压;
[0007]所述继电器KM1包含:第一线圈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包含第一公共触点、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M2包含:第二线圈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包含第二公共触点、第二常闭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
[0008]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并联连接设置在电源模块输出端的正负极之间;
[0009]所述第一公共触点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灯的进线端,所述第一常闭触点连接所述触点N2;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闭触点通过所述放电电阻R连接零线;所述第二公共触点连接第二信号灯的进线端;所述第二常开触点连接所述触点N1、电源模块输出端正极;第一、第二信号灯的出线端连接零线。
[0010]优选的,所述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防微光保护器还包含中空的保护器本体,所述电源模块,继电器KM1、KM2,放电电阻R均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器本体内。
[0011]优选的,电源模块的输入电压为AC100~220V,输出电压为DC12V。
[0012]优选的,第一、第二线圈的工作电压为DC12V;第一常开触点、第一常闭触点、第二
常开触点、第二常闭触点的额定电压均为AC250V,额定电流均为10A。
[0013]优选的,电阻R的阻值为510欧,电阻R的功率为2W。
[0014]优选的,所述保护器本体的防尘防水等级大于IP65。
[0015]优选的,第一信号灯为红灯,第二信号灯为绿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的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防微光保护器,通过泄放带点信号灯控制线路中泄漏的感应电,防止本应熄灭的信号灯出现微光或忽明忽暗的间断闪烁等不正常现象,解决了无法判别接触网设备是否带电的问题;
[0018]2)通过本技术,不仅延长了损害了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的使用寿命,还有力帮助检修人员准确判断接触网是否带电,保障了检修人员安全工作;
[0019]3)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易于安装,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现有技术中轨道交通接触网隔离开关的限位开关连接带电信号灯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防微光保护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防微光保护器外部接线示意图;
[0024]图4为实施例一中,轨道交通接触网不带电时,本技术的防微光保护器电性连接限位开关和红绿灯示意图;
[0025]图5为实施例一中,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时,本技术的防微光保护器电性连接限位开关和红绿灯示意图;
[0026]图中:1、第二组接线端子;2、电源模块;3、第一组接线端子;4、保护器本体;5、限位开关;6、第一信号灯;7、第二信号灯;50、第一线圈; 51、第一公共触点;52、第一常开触点;53、第一常闭触点;60、第二线圈; 61、第二公共触点;62、第二常开触点;63、第二常闭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所示,轨道交通接触网隔离开关的限位开关5包含触点N1、N2,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包含第一信号灯6和第二信号灯7,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灯6为红灯,第二信号灯7为绿灯。当触点N1导通且触点N2不导通时,所述接触网隔离开关处于分闸状态,绿灯亮;当触点N2 导通且触点N1不导通时,接触网隔离开关处于合闸状态,红灯亮。
[0029]然而由于空气潮湿等原因,当隔离开关处于分闸/合闸状态时,使得红灯 /绿灯所在电线线路产生了感应电,因而红灯/绿灯出现微光或忽明忽暗的间断闪烁,影响工作人员
正确判断接触网设配是否带电。
[0030]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防微光保护器,所述防微光保护器电性连接设置在所述限位开关5与红/绿灯之间。如图2、图3所示,所述防微光保护器包含:保护器本体4、电源模块2,继电器KM1、KM2,放电电阻R。
[0031]所述保护器本体4具有中空结构,所述电源模块2,继电器KM1、KM2,放电电阻R均固定设置在保护器本体内。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保护器本体4的防尘防水等级大于IP65。
[0032]如图2、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保护器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组接线端子3(包含端子a、b、c)和第二组接线端子1(包含端子d、 e)。其中端子a用于连接零线,端子b连接绿灯的进线端,端子c连接红灯的进线端。红灯、绿灯的出线端连接零线。
[0033]如图2、图3所示,所述电源模块2包含端子f、g、h、k。电源模块2 的输入端连接外部交流电源,电源模块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带电信号灯防微光保护器,轨道交通接触网隔离开关的限位开关包含触点N1、N2,所述带电信号灯包含第一信号灯、第二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微光保护器包含:电源模块,继电器KM1、KM2,放电电阻R;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部交流电源,用于转换外部的交流电压为继电器KM1、KM2工作的直流电压;所述继电器KM1包含:第一线圈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包含第一公共触点、第一常闭触点和第一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KM2包含:第二线圈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包含第二公共触点、第二常闭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并联连接设置在电源模块输出端的正负极之间;所述第一公共触点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灯的进线端,所述第一常闭触点连接所述触点N2;所述第一常开触点、第二常闭触点通过所述放电电阻R连接零线;所述第二公共触点连接第二信号灯的进线端;所述第二常开触点连接所述触点N1、电源模块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