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493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磁带卷绕装置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组成,对与磁带盒内磁带盘轮毂啮合的磁带盘啮合体传递一定的转矩。第2旋转体由马达驱动旋转,其转矩是由第一短轴圆筒壁或第2短轴圆筒壁和突起部的弹性压力传递到第1旋转体并通过它的轴传递到磁带盘啮合体。当磁带卷绕到末端时,在突起部和压靠到它上面的第1或第2短轴圆筒壁之间就发生滑转,第1旋转体和磁带盘啮合体就停止旋转。本装置可使零件减少,结构简单,成本下降。(*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不采用毡垫圈、弹簧而构成滑转机构的磁带卷绕装置。现有技术的磁带卷绕装置如图9所示。轴(c)装在基板(a)的轴承(b)中,能自由旋转。轴(c)的上端被压入磁带盘啮合体(f)并固定住。啮合体(f)与磁带盒(d)内的磁带盘轮毂(e)相配合。大约在轴(c)的中部压入并固定第1圆盘状旋转体(g),在它下面固定有摩擦构件毡垫圈(h)。位于第1旋转体(g)的下方与之相对地装有第2圆盘状旋转体(j)(皮带轮),它可自由旋转且沿轴线方向自由移动。在第2旋转体(j)的下表面与轴(c)下端的弹簧座(k)之间装有弹簧(l),靠其弹力使第2旋转体(j)的上表面压向毡垫圈(h)且与之连接。这样,若马达(图中未画)使第2旋转体(j)旋转,则第2旋转体(j)的转矩就通过毡垫圈(h)、第1旋转体(g)及轴(c)传递到了磁带盘啮合体(f),使磁带盘轮毂(e)旋转,从而使磁带盘轮毂(e)绕带,这样直至卷绕到磁带末端,那时磁带拉力急剧增大,毡垫圈(h)和第2旋转体(j)之间产生滑动,第1旋转体(g)和磁带盘啮合体(f)就停止转动。在这种磁带卷绕装置中,为了构成滑转机构,由于必须设置毡垫圈(h)和弹簧(l),所以零件多,装配工时多且存在结构复杂,成本增加等问题。本技术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零件少,装配省工,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磁带卷绕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在该磁带卷绕装置中,可以给磁带盒内的磁带盘轮毂相配合的磁带盘啮合体传递一定的力矩。它由合成树脂制的第1旋转体和第2旋转体构成。第1旋转体有一个圆盘,其下面有一个短轴圆筒壁,其上表面中心处有一外伸轴,并且其顶端被压入前述的磁带盘啮合体而被固定住。第2旋转体有一个由马达驱动的第2圆盘,其上表面有数个与前述第1圆盘的外柱面相配合的防窜动钩,并且有与前述第1短轴圆筒壁相配合的第2短轴圆筒壁。上述第1或第2短轴圆筒壁中的一个设置有沿圆周等间隔分布的两端固定但中部与另一个短轴圆筒壁弹性压靠的数个突起部,前述第1圆盘表面上的外伸轴安装在基板上,能自由旋转。以上亦即本技术的磁带卷绕装置的特征。若马达使第2旋转体旋转,则该第2旋转体的转矩就由第1短轴圆筒壁或第2短轴圆筒壁的突起部的弹性压力传递到第1旋转体并通过轴传递到磁带盘啮合体,使磁带盘轮毂旋转,磁带就卷绕在磁带盘轮毂上。此外,磁带卷绕到末端时,磁带的拉力急剧增大,在突起部和压靠到它上面的第1或第2短轴圆筒壁之间就发生滑转,第1旋转体和磁带盘啮合体就停止旋转。这样,由于突起部兼备了以往的毡垫圈和弹簧的功能,所以零件数减少了。而且,该突起部与第1短轴圆筒壁或第2短轴圆筒壁成一体,而这些第1、第2短轴圆筒壁又分别与第1、第2圆盘成一体,所以装配工时也可减少,同时结构简化了,成本下降了。以下根据第1图到第8图来说明实施例。第1图为装有本技术磁带卷绕装置的磁带录音机机芯平面图,第2图是第1图的底视图,第3图是第1图的斜视分解图,各图中的(1)为合成树脂制作的基板,在其前端中部安装了本技术磁带卷绕装置(2)。如图4和5所示,该磁带卷绕装置(2)中有合成树脂制的第1旋转体(3)和合成树脂制的第2旋转体(4)。第1旋转体(3)中有第1圆盘(5),其下表面上有第1短轴圆筒壁(6)与之成一体。轴(7)在第1圆盘(5)的上表面中心处且与之成一体。轴(7)从基板上的轴承(8)的下方穿过且可自由旋转,其顶端伸出轴承(8)的上表面,磁带盘啮合体(9)被压入该伸出端而固定住。另外,此磁带盘啮合体(9)成为轴(7)的防窜器。磁带盘啮合体(9)与磁带盒(10)内的磁带盘轮毂(11)相啮合。第1短轴圆筒壁(6)的圆周上有数个--例如3个--等间隔设置的突起部(12),它们与(6)成一体。突起部(12)的两端。(12a)固定在第1短轴圆筒壁(6)上且中间部分(12b)的外侧面与下面要讲到的第2短轴圆筒壁(15)的内表面弹性压靠。这些突起部(12)的弹性效果是圆满可靠的,第1短轴圆筒壁(6)的各突起部相互间只有中间部分才与圆盘(5)的下表面连为一体,而与第1圆盘(5)中前述各突起部(12)相互间的中间部分以外部分相对应的地方都设有缺口(13)。第2旋转体(4)中有第2圆盘(14),其外侧面上有环状配合槽(14a),其上表面上,第2短轴圆筒壁(15)与之成一体。在第2圆盘(14)的上表面的第2短轴圆筒壁(15)的外侧,在圆周方向上等间距地设置了几个(本实施例中为3个)断面大致为L形的防窜钩(16)。第2短轴圆筒壁(15)与第1短轴圆筒壁(6)的外壁配合,各突起部(12)的外侧面与第2短轴圆筒壁(15)的内壁弹性压靠。此外,各防窜钩(16)上端防窜部(16a)在第1圆盘(5)的上表面上自由旋转但轴向移动受限制,第2旋转体(4)就是这样安装在第1旋转体(3)的下侧的。第2圆盘(14)的上表面中心处,设有短轴销(17),其上端安装到第1圆盘(5)下表面中心处的配合孔(18)中并能自由旋转。如上就构成了本技术的磁带卷绕装置(2)。这样,若第2旋转体(4)由后面要讲到的马达(45)驱动旋转,其转矩就由第2短轴圆筒壁(15)的内柱面和第1短轴圆筒壁的突起部(12)的外侧面间的弹性压力传递,通过第1圆盘(5)及轴(7)传递到磁带盘啮合体(9);磁带盘啮合体(9)转动就把磁带卷绕在与之一起转动的磁带盘轮毂(11)上。磁带这样卷绕下去,到终点时,其张力急剧增大,第1旋转体(3)一侧的第1短轴圆筒壁(6)的突起部(12)的外侧面和第2旋转体(4)一侧的第2短轴圆筒壁(15)的内柱面间发生滑转,第1旋转体(3)和磁带盘啮合体(9)就停止旋转。穿过轴承(19)并由其支承的输带辊轴(20)能自由旋转,轴承(19)安装在基板(1)的大致中央部位。输带辊轴(20)的下端固定有飞轮(21)。输带辊轴(20)的环形槽(22)中嵌有E形圈之类的防窜零件(52),它与轴承(19)的上端面相碰时对输带辊轴(20)起防窜作用。压紧轮支架(23)安装在基板(1)上,能自由回转。压紧轮(24)又转动自如地通过轴承装在压紧轮支架(23)中,压紧轮支架(23)被压紧轮弹簧(25)单向压着。而磁头板(26)的往复动作则带动压紧轮支架(23)往返转动,由此使压紧轮(24)和输带辊轴(20)接触与分离。磁头板(26)用能导电的金属板制成,它安装在基板(1)的上表面,可沿前后方向(附图说明图1中箭头A、B所指方向)自由地往复动作。磁头板(26)被由扭转弹簧构成的磁头板复位弹簧(27)压向回复方向(图1中箭头B所指方向)。磁头(28)由螺钉(29a)和(29b)安装在磁头板(26)上面。螺钉(29a)拧在磁头板(26)上面专门设计的截面大致呈L形的脚片(30)的水平臂(30a)的螺孔(31)中,螺钉(29b)拧在磁头板(26)上的螺孔(32)中。螺钉(29b)上配合安装了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方位调整弹簧(33),转动螺钉(29b)可调整磁头(28)的方位。在脚片(30)的水平壁(30a)上,接地端(34)与之成一体。接地端(34)是用焊锡薄薄地焊上后压扁而成的。基板(1)上设有对输带辊轴(20)的旋转无阻力的细导线构成的弹力小但可消除静电用的扭簧(35)。其一端与输带辊轴(20)上的压紧轮按压部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与磁带盒内磁带盘轮毂啮合的磁带盘啮合体传递一定转矩的磁带卷绕装置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组成;第2旋转体由马达驱动旋转;第1旋转体在其第1圆盘的下表面设有第1短轴圆筒壁,其上表面中心处设有外伸的轴,该外伸轴的顶端压入上述磁带盘啮合体并相互固定;外伸轴支承在基板上,能自由旋转;第2旋转体在其第2圆盘的上表面设有与上述第1圆盘的外柱面相配合的数个防窜钩,并且有与上述第1短轴圆筒壁相配合的第2短轴圆筒壁,上述第1或第2短轴圆筒壁之一设有两端被固定、中间部分与另一短轴圆筒壁的圆表面弹性互压的、在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的数个突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88-12-28 88-1692741.一种磁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与磁带盒内磁带盘轮毂啮合的磁带盘啮合体传递一定转矩的磁带卷绕装置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第1旋转体及第2旋转体组成;第2旋转体由马达驱动旋转;第1旋转体在其第1圆盘的下表面设有第1短轴圆筒壁,其上表面中心处设有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宿贡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德利信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