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料器及具有其的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483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粮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料器及具有其的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系统包括支撑台、下料斗、带式输送装置、扫描仪、图像显示终端和分料器,带式输送装置设置于支撑台一侧,其输送面上沿其输送面传输方向设有多条横跨其输送面的跑料槽,跑料槽与分料槽一一对应,下料斗安装在支撑台上方,分料器一端与下料斗的出料口连接,另一端置于带式输送装置输送面的进料端上,且分料器的分料槽与跑料槽一一对应的相互对接连通,机器视觉系统具有扫描仪,且该扫描仪设置于带式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方。优点: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粮食的高效连续检测,并且,粮食排序好,检测有效性较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料器及具有其的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粮食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分料器及具有其的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不完善粒是指粮食收到损伤但尚有食用价值的颗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未熟粒、生芽粒和霉变粒,在粮食的生产、储存、包装、运输等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完善粒,严重影响了粮食的质量与安全。通过检测粮食的不完善粒,既可以合理检查粮食的整体质量,又可以对粮食行业的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改进。目前粮食的质量检测大多以人工为主,人工检测的速度比较慢,检测的质量结果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现阶段存在一些检测方式:声学信号检测粮食不完善粒,该方法是通过不完善粒相对于完善粒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通过检测粮食碰撞所产生的声学信号,分辨出不完善粒,采集声学信号时,无法避免出现噪声干扰,影响检测;近红外光谱也可以对粮食进行不完善粒检测,使用该方法检测时,不同样品的湿度,温度会影响检查结果。
[0003]近年来,一些团队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人工智能的方法对粮食不完善粒进行了检测,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缺乏应用条件。现有的检测方式大都是通过采集设备对粮食不完善粒的上下表面进行拍照采集图像,对采集到的图像处理后,运用相关算法分析。该种方式一般会在接料盘上摊铺粮食粒,进行扫描式拍照,该中检测方式对粮食的送料要求较高,检测效率比较低下,不能满足快速、高效、连续检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料器及具有其的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系统,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分料器,包括水平的料板和多个梳齿条,上述料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竖直向上且相互平行的挡板,上述梳齿条朝向上述料板的两端延伸,多个上述梳齿条均固定于上述料板上端,且在两侧上述挡板之间并列间隔的排成多列,相邻两个上述梳齿条之间限定出用于并列容纳单粒粮食的分料槽。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上述料板为长方形板。
[0009]进一步,上述梳齿条的一端均延伸出上述料板的对应端外部。
[0010]有益效果是:能够对粮食进行多列有分布输送。
[0011]还提供一种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系统,包括支撑台、下料斗、带式输送装置、扫描仪、图像显示终端和分料器,上述带式输送装置设置于上述支撑台一侧,其输送面上沿其输送面传输方向设有多条横跨其输送面的跑料槽,上述跑料槽与上述分料槽一一对应,上述下料斗安装在上述支撑台上方,上述分料器一端与上述下料斗的出料口连接,另一端置
于上述带式输送装置输送面的进料端上,且上述分料器的分料槽与上述跑料槽一一对应的相互对接连通,上述扫描仪设置于上述带式输送装置的输送面上方,并与上述图像显示终端电连接。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多个上述梳齿条远离上述下料斗的一端均延伸至上述料板的对应端外部,并搭接在相邻两个上述跑料槽之间,以使上述跑料槽与上述分料槽对接连通。
[0014]进一步,上述下料斗为上部及一端敞口,上述分料器与上述下料斗的一侧敞口连接。
[0015]进一步,上述分料器的两侧挡板的一端均置于上述下料斗一端敞口的两侧下部的外侧,并分别与上述下料斗敞口端的对应侧转动连接,上述分料器的两侧挡板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连杆件,上述连杆件远离上述挡板的一端分别与上述下料斗敞口端对应侧的上部活动连接,以使上述分料器可相对于上述下料斗上下摆转。
[0016]进一步,上述下料斗的下端通过直线振动器安装于上述支撑台上端。
[0017]进一步,上述下料斗中在其两侧侧壁之间可上下滑动的安装有流量闸板。
[0018]进一步,还包括接料盒,上述接料盒置于上述带式输送装置的出料端的下方。
[0019]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粮食的高效连续检测,并且,粮食排序好,检测有效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分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系统中带式输送装置中输送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支撑台;2、下料斗;3、带式输送装置;4、分料器;5、直线振动器;6、接料盒;7、扫描仪;21、流量闸板;31、跑料槽;41、料板;42、梳齿条;411、挡板;412、连杆件;413、条形孔;414、螺栓;421、分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分料器包括水平的料板41和多个梳齿条42,上述料板41的两侧分别设有竖直向上且相互平行的挡板411,上述梳齿条 42朝向上述料板41的两端延伸,多个上述梳齿条42均固定于上述料板41 上端,且在两侧上述挡板411之间并列间隔的排成多列,相邻两个上述梳齿条42之间限定出用于并列容纳单粒粮食的分料槽421。
[0028]本实施例中,分料器之间形成多个并列的分料槽,能够将料物有序的分成多列输送,利于下一级工序的操作。
[0029]优选的,上述料板41为长方形板。
[003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梳齿条42的一端均延伸出上述料板41 的对应端外部,该结构设计方便梳齿条42与其他构件相连。
[0031]实施例二
[0032]如图2和3所示,本实施例的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系统包括支撑台1、下料斗2、带式输送装置3、扫描仪7、图像显示终端和如实施例一中的分料器4,上述带式输送装置3设置于上述支撑台1一侧,其输送面上沿其输送面传输方向设有多条横跨其输送面的跑料槽31,上述跑料槽31与上述分料槽421一一对应,上述下料斗2安装在上述支撑台1上方,上述分料器4一端与上述下料斗2的出料口连接,另一端置于上述带式输送装置3输送面的进料端上,且上述分料器4的分料槽421与上述跑料槽31一一对应的相互对接连通,上述扫描仪7设置于上述带式输送装置3的输送面上方,并与上述图像显示终端电连接。
[0033]本实施例的系统检测过程如下:
[0034]待检测粮食投放在下料斗2中,经下料斗2进入分料器4,通过分料器 4的多个并列的分料槽421分流成多列粮食(每个分料槽421的槽宽略大于一粒粮食的粒径,从而使得分料槽421内只能容纳一列粮食),然后每列粮食经对应的分料槽421输送至带式输送装置3的对应的跑料槽31中,从而在带式输送装置3上形成多列均匀的粮食粒输送线,在输送过程中,位于带式输送装置3上方的扫描仪对多列粮食进行扫描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料板(41)和多个梳齿条(42),所述料板(41)的两侧分别设有竖直向上且相互平行的挡板(411),所述梳齿条(42)朝向所述料板(41)的两端延伸,多个所述梳齿条(42)均固定于所述料板(41)上端,且在两侧所述挡板(411)之间并列间隔的排成多列,相邻两个所述梳齿条(42)之间限定出用于并列容纳单粒粮食的分料槽(4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板(41)为长方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梳齿条(42)的一端均延伸出所述料板(41)的对应端外部。4.一种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下料斗(2)、带式输送装置(3)、扫描仪(7)、图像显示终端和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分料器(4),所述带式输送装置(3)设置于所述支撑台(1)一侧,其输送面上沿其输送面传输方向设有多条横跨其输送面的跑料槽(31),所述跑料槽(31)与所述分料槽(421)一一对应,所述下料斗(2)安装在所述支撑台(1)上方,所述分料器(4)一端与所述下料斗(2)的出料口连接,另一端置于所述带式输送装置(3)输送面的进料端上,且所述分料器(4)的分料槽(421)与所述跑料槽(31)一一对应的相互对接连通,所述扫描仪(7)设置于所述带式输送装置(3)的输送面上方,并与所述图像显示终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粮食不完善粒扫描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毅宏王正友徐广超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迩言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