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477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组件、竖流中心管、反射板、斜管凝沉组件、污泥沉淀池、排泥管组件、溢水堰板、溢流水槽和出水管组件,进水管组件与竖流中心管连接,竖流中心管底部有喇叭口,竖流中心管下方有反射板,反射板下方有污泥沉淀池,污泥沉淀池底部有排泥管组件,斜管凝沉组件装在竖流中心管外侧周围,壳体内部的部分进水管组件位于斜管凝沉组件上方,竖流中心管上顶部装有溢水堰板,溢水堰板一侧有溢流水槽,出水管组件装在溢流水槽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竖流沉淀和斜管凝沉组合在一起,能提高污水固液分离效率,整体安装方便,絮凝效果好,污泥沉淀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定可靠。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组合式沉淀装置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废污水处理过程中,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体中悬浮物的设施,沉淀池设施在废污水处理中使用范围广,沉淀池设施的类型有多种。随着国家对废污水整改排放标准的逐步提高,沉淀池设施的整体设计技术需要不断地改进创新,以期满足废污水治理及排放标准的实际要求。目前,在多种类型的沉淀池设施中,主要以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斜管式或斜板式为主。在一体化污水处理领域通常主要采用:占地面积小的单一竖流式沉淀设施装置或者单一斜管式沉淀设施装置,此类普通沉淀装置在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中使用时,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混合液反应不充分,絮凝效果差,上清液与悬浮物不容易分离流出,污泥累积集中区排放污泥不彻底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其将竖流沉淀和斜管沉淀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污水沉淀的整体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通过对壳体、进水管组件、竖流中心管、反射板、斜管凝沉组件、布水区、污泥沉淀池、排泥管组件、溢水堰板、溢流水槽和出水管组件的整体综合优化设计,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将竖流沉淀和斜管凝沉组合在一起,使污水中固液分离效果好,提高污水处理过程中固液分离效率,本专利技术装置整体安装方便,絮凝效果好,污泥沉淀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适合在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中作为固液分离沉淀装置推广使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组件和出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流中心管、反射板、斜管凝沉组件、布水区、污泥沉淀池、排泥管组件、溢水堰板、溢流水槽,进水管组件与竖流中心管连接,竖流中心管底部有喇叭口,竖流中心管的喇叭口下有反射板,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喇叭口之间四周有水流出空间区,反射板侧面周围有布水区,布水区下方有污泥沉淀池,布水区与污泥沉淀池连通,污泥沉淀池底部有排泥管组件,斜管凝沉组件装在竖流中心管外侧周围,斜管凝沉组件整体位于竖流中心管喇叭口的上方外侧周围,所述进水管组件的一部分位于壳体内部另一部分位于壳体外部,壳体内部的进水管组件整体位于斜管凝沉组件的上方,竖流中心管的上顶部装有溢水堰板,溢水堰板的上部一侧有溢流水槽,出水管组件装在溢流水槽的底部,所述竖流中心管、反射板、斜管凝沉组件、污泥沉淀池、排泥管组件、溢水堰板、溢流水槽都位于壳体内部。
[0006]优选地,所述进水管组件穿装在壳体的一侧上部,出水管组件穿装在壳体的另一侧的上顶部,出水管组件整体位于进水管组件的上方。
[0007]优选地,所述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连接,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连接区域的四周有水流出口。
[0008]优选地,所述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通过固定立柱或立板条连接,连接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四周的固定立柱或立板条之间有水流出空间。
[0009]优选地,所述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不连接,反射板的两端与壳体内侧面连接,反射板的宽度小于壳体内侧面水平截面的宽度,反射板的宽度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的最大口的外径相等,反射板整体位于临近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的下方区域,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之间四周有水流出空隙区。
[0010]优选地,所述污泥沉淀池为侧面斜坡漏斗状,污泥沉淀池底面的最低处有排泥口,排泥管组件装在排泥口内,排泥管组件能够向外排出排泥口处的污泥,所述侧面斜坡漏斗状污泥沉淀池能够使沉积在污泥沉淀池的凝絮污泥沉积物,在自身重力及上部水体压力的作用下,沿斜坡面向下挤压同时向漏斗状底部中心挤压,使污泥沉积物中的水更易排除,便于污泥沉积物清理排出,提高泥水分离效果和污水凝沉处理效果。
[0011]优选地,所述斜管凝沉组件有斜管填料,斜管填料上凝集累积的凝絮物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斜管填料逐渐向下滑移掉落到污泥沉淀池内;
[0012]所述溢水堰板整体位于进水管组件和斜管凝沉组件的上方,溢水堰板有锯齿状部分,锯齿状部分溢水堰板的底部有溢水小通孔,水体能够通过溢水小通孔翻过锯齿状部分溢水堰板,进入溢水堰板上部一侧的溢流水槽内。
[0013]优选地,所述污水通过进水管组件流入竖流中心管内,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四周的水流出空间区流出,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内的水体,能够经过反射板向四周流出均匀分布在竖流中心管侧面周围的布水区内,布水区内水体中较重凝絮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逐渐沉入污泥沉淀池内,随着布水区和污泥沉淀池内水体的增大,整体装置壳体内部的水体持续上涨,上涨的水体会充溢满竖流中心管外侧周围的斜管凝沉组件,水体中较轻凝絮物会附着在斜管凝沉组件的斜管填料上,随着这些较轻凝絮物累积量的增加,较轻凝絮物成为较重凝絮物,较重凝絮物在斜管凝沉组件的斜管填料内会发生斜管沉淀,使得水体中污染物凝絮累积发生二次沉淀,斜管凝沉组件上凝絮累积的污染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斜管凝沉组件的斜管填料逐渐向下滑移掉落到污泥沉淀池内;
[0014]所述污泥沉淀池内凝絮物在自身重力及上部水体压力的作用下,沿污泥沉淀池的斜坡面向下挤压同时向漏斗状底部中心挤压,使污泥沉淀池内凝絮物逐渐增加成为污泥沉积物,当污泥沉淀池内中污泥沉积物增加到一定的量,打开污泥沉淀池底面最低处排泥口内排泥管组件,能够通过排泥管组件向外排出排泥口处的污泥;
[0015]所述经过布水区和污泥沉淀池混凝沉淀,以及斜管凝沉组件凝絮沉淀后,斜管凝沉组件上方的水体变成上清水液,上清水液穿过斜管凝沉组件上方锯齿状部分溢水堰板底部的溢水小通孔,上清水液能够通过溢水小通孔翻过锯齿状部分溢水堰板,进入溢水堰板上部一侧的溢流水槽内,通过溢流水槽底部的出水管组件向整个装置的壳体外排出。
[0016]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通过对壳体、进水管组件、竖流中心管、反射板、斜管凝沉组件、布水区、污泥沉淀池、排泥管组件、溢水堰板、溢流水槽和出水管组件的整体综合优化设计组合,制造出了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中单一竖流式沉淀设施装置或者单一斜管式沉淀设施装置,此类普通沉淀装置在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中使用时,存在结构设计不合理,混合液反应不充分,絮凝效果差,上清液与悬浮物不容易分离流出,污泥
累积集中区排放污泥不彻底的问题。同时,本专利技术将竖流沉淀和斜管凝沉组合在一起,使污水中固液分离效果好,提高污水处理过程中固液分离效率,本专利技术装置整体安装方便,絮凝效果好,污泥沉淀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适合在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中作为固液分离沉淀装置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连接四周有水流出口时,本专利技术装置整体垂直纵向剖切面正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四周通过固定立柱或立板条时,本专利技术装置整体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组件和出水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流中心管、反射板、斜管凝沉组件、布水区、污泥沉淀池、排泥管组件、溢水堰板、溢流水槽,进水管组件与竖流中心管连接,竖流中心管底部有喇叭口,竖流中心管的喇叭口下有反射板,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喇叭口之间四周有水流出空间区,反射板侧面周围有布水区,布水区下方有污泥沉淀池,布水区与污泥沉淀池连通,污泥沉淀池底部有排泥管组件,斜管凝沉组件装在竖流中心管外侧周围,斜管凝沉组件整体位于竖流中心管喇叭口的上方外侧周围,所述进水管组件的一部分位于壳体内部另一部分位于壳体外部,壳体内部的进水管组件整体位于斜管凝沉组件的上方,竖流中心管的上顶部装有溢水堰板,溢水堰板的上部一侧有溢流水槽,出水管组件装在溢流水槽的底部,所述竖流中心管、反射板、斜管凝沉组件、污泥沉淀池、排泥管组件、溢水堰板、溢流水槽都位于壳体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组件穿装在壳体的一侧上部,出水管组件穿装在壳体的另一侧的上顶部,出水管组件整体位于进水管组件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连接,反射板与竖流中心管底部喇叭口连接区域的四周有水流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组合式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帮武李广宏邓卓志刘春钦潘军李东周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