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469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硬盘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框架、数个固定针以及数个减震垫片。固定框架包括左侧角架、右侧角架、前支撑梁及后支撑梁;固定针通过压铆方式设置在上述左侧角架和右侧角架上,并向内凸出。减震垫片分别套设在上述的固定针上;每个减震垫片包括:垫片本体和数个减震凸起,垫片本体具有套设固定针的中孔。减震垫片由橡胶材料制成,从而可以在安装硬盘后具有抗冲击的减震效果。前述的前支撑梁及后支撑梁是由具有弹性的钢片制成;从而使固定框架能够掰开放入硬盘,并且在硬盘放入后产生对硬盘的固定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硬盘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便于安装和拆卸硬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设备领域的硬盘固定装置,特别是涉及一 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减震性能硬盘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技术的提高,硬盘部件的读写速度不断提高,容量不断扩大, 硬盘的性能提升也对硬盘在机箱的应用环境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通常 在机箱内对硬盘有专门的固定结构,该结构必须支撑稳定刚度好,有效緩冲,易于散热,成本不能太高。各IT厂商都在为找到性价比高的设计方案 而绞尽脑汁。中国技术专利03272611. 2号,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台式电脑机箱的 硬盘连接结构。该技术由安装导轨、导轨槽组成,其安装导轨通过减 震固定装置连接于硬盘侧面,导轨槽固接于硬盘架内侧壁面,与安装导轨 相对应;安装导轨卡于导轨槽内,且动连接,两者之间有固定装置。本实 用新型的特点是l.硬盘组件通过安装导轨与硬盘架配合,从而实现无螺 钉的方便安装。2.通过硬盘组件内部相互之间的配合,从而实现了对硬盘 的减震效果。但是,该方案存在的缺点是除硬盘架外还需要安装导轨,在 安装导轨上设计减震结构,零件成本较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硬盘固定装置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 以进一步改进。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 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硬盘固定装置, 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硬盘固定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硬盘固定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 供一种新的硬盘固定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便于安装和拆卸硬 盘,且结构简单,降低成本,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硬盘固定装置,其包括固定框架;数个固定针,设置于上述的固定框架上;以及数个减震垫片,套设在上述的固定 针上。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 一步实现。前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框架包括左侧角架、右侧角 架、前支撑梁及后支撑梁,其中前支撑梁和后支撑梁连接左侧角架和右侧 角架的两端构成矩形框架结构;前述的固定针,分别设置在上述左侧角架和右侧角架上,并向内凸出。前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的左侧角架、右侧角架、前支撑梁及 后支撑梁是通过翻孔自铆方式连接。前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的固定针是通过压铆方式设置在左侧 角架和右侧角架上。前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的左侧角架和右侧角架各设置有两个 固定针。前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的减震垫片包括垫片本体和数个减 震凸起,其中,垫片本体具有套设固定针的中孔;上述的减震凸起以上述的中孔为圓心放射状平均分布地设置在垫片本 体上。前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的减震垫片由橡胶材料制成。 前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的前支撑梁及后支撑梁是由具有弹性 的钢片制成。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硬盘固定装置。该硬盘固定装置具有了良好的减震结构,省去了导轨、导槽。降低了塑胶材料的使用,同时仍然保持了免安装工具的特性,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硬盘固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硬盘固定装置的固定框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硬盘固定装置的减震垫片的立体图。 图4是本技术硬盘固定装置安装硬盘后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硬盘固定装置 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l至图4所示,图1是本技术硬盘固定装置的立体图;图 2是本技术硬盘固定装置的固定框架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 硬盘固定装置的垫片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硬盘固定装置安装硬盘 后的立体图。本技术提出的硬盘固定装置IOO主要包括固定框架IO,数个固 定针20以及数个减震垫片30。其中,固定框架10包括左侧角架11、右侧 角架12、前支撑梁13及后支撑梁14;前支撑梁13和后支撑梁14通过翻 孔自铆方式连接左侧角架11和右侧角架12的两端构成矩形框架结构10; 前述的前支撑梁13及后支撑梁14是由具有弹性的钢片制成,从而使固定 框架10能够掰开放入硬盘200,并且在硬盘200放入后产生对硬盘的固定 力。前述的固定针20,分别通过压铆方式设置在上述左侧角架11和右侧角 架12上,并向内凸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针的数量为4个,左侧角架11 和右侧角架12各设有两个固定针,而该两个固定针的距离与标准的硬盘的 安装孔的距离一致;固定针的外径小于硬盘安装孔,以便固定针能插入硬 盘200的安装孔中,实现对硬盘200的固定。请参阅图3所示,减震垫片30,分别套设在上述的固定针20上,每个 固定针套设一个减震垫片。每个减震垫片包括垫片本体31和数个减震凸 起32,其中,垫片本体31具有套设固定针的中孔311;上述的减震凸32 起以上述的中孔311为圆心放射状平均分布地设置在垫片本体31上。减震 垫片30由橡胶材料制成,从而可以在安装硬盘后具有抗冲击的减震效果。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固定针的数量为6个,左侧角架ll和右 侧角架12各设有三个固定针,并且该三个固定针之间的距离与被固定的硬 盘的安装孔的距离相一致。以上所述,^叉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 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 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 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固定框架;    数个固定针,设置于上述的固定框架上;以及    数个减震垫片,分别套设在上述的固定针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框架;数个固定针,设置于上述的固定框架上;以及数个减震垫片,分别套设在上述的固定针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 框架包括左侧角架、右侧角架、前支撑梁及后支撑梁,其中前支撑梁和 后支撑梁连接左侧角架和右侧角架的两端构成矩形框架结构;前述的固定针,分别设置在上述左侧角架和右侧角架上,并向内凸出。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左侧 角架、右侧角架、前支撑梁及后支撑梁是通过翻孔自铆方式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鹏占兴旺甘立渊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