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取式硬盘的自动上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469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抽取式硬盘的自动上锁装置,包括一卡合机构及一电磁开关;电磁开关电性连接硬盘;当硬盘于运作的情况下启动该电磁开关,借由该电磁开关控制该卡合机构,使硬盘被锁固于一电子装置的壳体,无法被取出;当该硬盘在停止运作的情况下停止供电至该电磁开关,该电磁开关即不再控制该卡合机构,始可取出硬盘,因此可避免该硬盘在运作情况下随意被取出,而致遗失内部数据及损坏硬盘内的固件。(*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抽取式硬盘与电子装置机壳的结合装置,尤其是有关抽 取式硬盘与电子装置机壳的自动上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装置,例如服务器、储存设备、电脑主机、游戏主机等,当 在启动时,抽取式硬盘尚可轻易或强制取出,将使硬盘内尚在运作的系统或 数据因未存而中断,而造成硬盘内数据遗失及固件上的损坏。有各种抽取式硬盘上锁装置的专利,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06458 号公开的抽取式硬盘的防抽取结构改进(一);中国台湾专利第M306377号公 开的抽取式硬盘的防抽取结构改进(二);中国台湾专利第M302726号公开的 硬盘托盘的把手闩锁装置及其闩锁件;中国台湾专利第509366号公开的具 有闭锁装置的可抽取式硬盘支架等。现有抽取式硬盘的钥匙锁头装置,是利用拉把与钥匙锁头装置控制;当 拉把闭合且钥匙锁头上锁,将使抽取式硬盘处于开启运作的状态;当钥匙锁 头解锁且拉把打开,将使抽取式硬盘处于关闭运作的状态。此种抽取式硬盘 的钥匙锁头装置缺点在于,必需使用钥匙解锁才能将抽取式硬盘取出,且硬 盘在运转时,尚可利用钥匙将锁头强制解锁,取出抽取式硬盘;如搡作者于 使用上不当,而将未停止运作的抽取式硬盘取出,将造成硬盘内数据遗失及 固件上的损坏。现有抽取式硬盘的限位开关装置,是利用拉把与极限开关的控制;当拉 把闭合触发极限开关,将使抽取式硬盘处于开启运作的状态;当拉把打开而 离开极限开关,将使抽取式硬盘处于关闭运作的状态。此抽取式硬盘的限位 开关装置缺点在于,若使用者操作不当,在抽取式硬盘在未关闭运作时,尚 能将把手开启,造成遗失硬盘内的数据及损坏硬盘内的固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进一步改进抽取式硬盘的上锁装置,而提出本技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抽取式硬盘的自动上锁装置,当硬盘在运作的情况下,卡合机构受到电磁开关的控制,使硬盘被锁固于电子装置的壳体,无法被取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抽取式硬盘的自动上锁装置,能确保硬盘在停止运作的状态下,才能抽取硬盘,避免硬盘内数据遗失及损坏硬盘内的固件。本技术抽取式硬盘的自动上锁装置,包括 一承盘,用以承载该硬盘本体;一卡合机构,结合该承盘,用以与一电子装置的壳体产生干涉,使该承 盘与该壳体固定结合;一电磁开关,结合该卡合机构,电性连接该硬盘;其中,当该硬盘在运作的情况下启动该电磁开关,该卡合机构受到该电 磁开关的控制,即自动卡合于该电子装置的壳体,而让使用者无法抽出硬盘, 此外,为避免该硬盘在运作情况下随意被取出,而致内部数据遗失及损坏硬 盘内的固件,为此可借由本技术的应用使该硬盘仅于停止运作的状态 下,始能抽取硬盘。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当硬盘于运作的情况下启动该电^f兹开关,借由 该电磁开关控制该卡合机构,使硬盘被锁固于一电子装置的壳体,无法被取 出;相反的,当该硬盘于停止运作的情况下停止供电至该电磁开关,该电磁 开关即不再控制该卡合机构,始可取出硬盘,因此利用本技术可避免该 硬盘在运作情况下随意被取出,而致遗失内部数据及损坏硬盘内的固件。本技术的其他目的、功效,请参阅图式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装置的拉把呈张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装置的拉把呈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装置的拉把锁住状态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卡合机构10拉把 11、 21、 31第一端12枢轴13第一弹性元件131中心孔132、 133两端14、 22、 32第二端15第一干涉件16第二干涉件20壳体23穿透槽孔30第三干涉件311螺丝321按压面322第五干涉件40第四干涉件41枢轴42挡块43第二弹性元件50电石兹开关51活动才干60硬盘70承盘80电子装置81底座82上盖821第六干涉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所示。本技术抽取式硬盘的自动上锁装置,包括一卡合机构1及一电^f兹开关50所组成。该卡合机构1包括拉把10、壳体20、第三 干涉件30、第四干涉件40。该拉4巴10的第一端11具有一第一干涉件15, 例如一凸块;该拉把10的第二端14具有第二千涉件16例如一扣孔;其中, 该拉把10的第一端ll是借由一枢轴12枢接一壳体20的第一端21;以及该 卡合机构1进一步包括一第一弹性元件13,例如一扭力螺旋弹簧,其中心孔 131套接枢轴12,其两端132、 133分别抵靠拉把10的第一端11及壳体20 的第一端21;借由第一弹性元件13的弹力使拉把10的第二端14与壳体20 的第二端22张开一角度,而使拉把10呈张开状态。再者,该第三干涉件30,其第一端31借由螺丝311锁固于壳体20的内 侧,其第二端32穿出壳体20的穿透槽孔23至壳体20的外侧边。第三干涉 件30的第二端32平时抵靠壳体20,但可弹性移动脱离抵靠的位置。该第三 干涉件30的第二端32具有一按压面321及一第五干涉件322,例如一凸夢; 该第五干涉件322可与该第二干涉件16产生干涉现象,例如凸勞扣入扣孔 内,使拉把10的第二端14抵靠壳体20的第二端22,使拉把10呈闭合状态。 此外,可借由按压该第三千涉件30的按压面321,移动该第三干涉件30的第二端32 <吏该第五干涉件322往At离该第二干涉件16的方向偏移,即可^f吏 拉把10的第二端14不受该第三干涉件30的干涉限制。再者,该第四干涉件40,其一端的两側分别具有枢轴41;其另一端具 有挡块42;枢轴41枢接机壳20;挡块42可被移动至阻挡第一千涉件15往 脱离干涉该第二干涉件16的方向移动的位置,如图3所示。再者, 一第二弹性元件43例如一扭力螺旋弹簧,其弹力作用于该第四 千涉件40,使挡块42往不阻挡第干涉件30的第二端32移动的方向移动。一电磁开关50电性连接硬盘60,可随硬盘60是否在运作状态而被启动 或关闭。电磁开关50包括一活动杆51,可随电磁开关50的被启动而伸长其 露出电磁开关50的部分。当活动杆51呈伸长的状态时,其端部会推顶第四 干涉件40的挡块42往阻挡第三干涉件30的方向移动,而^f吏第四干涉件40 的挡块42呈阻挡第三千涉件30的第二端32的状态,而使第五千涉件322 无法往脱离第二干涉件16的方向偏移,如图3所示。一承盘70承载硬盘60,该承盘70的前端结合壳体20。该承盘70被安 装于一电子装置80的底座81及上盖82之间。上盖82对应于该第一干涉件 15的位置具有一第六干涉件821,例如一向下方弯折的耳片,当拉把10呈 闭合状态时,第一干涉件15与第六千涉件821产生千涉现象,例如图2所 示,第一干涉件15位于第六干涉件821内侧的位置,使拉把10受阻挡无法 抽出硬盘60。请参阅图2所示。当承盘70被置入电子装置80的机壳的底座81及上 盖82之间,再使拉把10呈闭合状态,即第一、六干涉件15、 821呈互相千 涉的状态,且第二、三干涉件16、 30呈相互干涉的状态时,可确认硬盘60 已置入于电子装置80的机壳内。但此时,第三、四干涉件30、 40仍未呈相 互干涉的状态,使用者仍可按压第三干涉件30的按压面321,使第五干涉件 322脱离干涉第二干涉件16的位置,再借由第一弹性元件13的弹力,使拉 把10呈张开的状态,如图l所示,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取式硬盘的自动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承盘,承载该硬盘;    一卡合机构,结合该承盘;    一电磁开关,结合该卡合机构,电性连接该硬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取式硬盘的自动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盘,承载该硬盘;一卡合机构,结合该承盘;一电磁开关,结合该卡合机构,电性连接该硬盘。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取式硬盘的自动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 卡合机构包括一拉把,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第一、二端分别具有第一、二干涉件;;一壳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壳体的第一端枢接该拉把的第一端; 该壳体的第二端具有一穿透槽孔;一第三干涉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第一端固接于该壳体的内侧, 其第二端穿出该壳体的穿透槽孔至该壳体的外側边;一第四干涉件,其一端枢接该壳体,其另一端具有挡块。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取式硬盘的自动上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 一步包括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顺全黄子益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