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面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458 阅读:5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下面条机,属于食品烹饪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改过去传统的用炭火大锅煮面的方法,采用蒸汽作动力源,由锅炉将蒸汽送入蒸汽分配管,加热、煮沸筒体内的水,来煮熟盛面容器内的面条。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煮熟的面条,无烂面、碎面的现象,且面条分量足,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定量下面。(*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品烹饪机械领域。目前,工矿企事业单位食堂一般仍采用传统的下面条法,即用碳火大锅煮面,手工操作,这样下面条速度慢,面条质量不易掌握,会产生烂面条、碎面条的现象,锅底也会有短面头残留,而且出售的面条份量常不足或份量过足。本技术针对食堂中用碳火大锅煮面这种传统的下面条方法,设计了一种用蒸汽作为动力源来煮面的下面条机。本技术主要由万向轮(1)、支脚(2)、排放阀门(3)、支承块(4)、蒸汽分配管(5)、加强筋(6)、立柱(7)、筒体(8)、冷水进水管(9)、定轴(10)、盛面容器(11)、溢流管(12)、转盘(13)、轴套(14)组成。作为动力源的蒸汽由蒸汽输送管进入蒸汽分配管(5)内,送入筒体(8)内来不断地加热。煮沸筒体(8)内的水,煮熟面条。蒸汽输送管进汽口与锅炉相连接,由锅炉向蒸汽输送管送蒸汽。蒸汽输送管出汽口插入筒体(8)内,与蒸汽分配管(5)相连通。蒸汽分配管(5)是一个环状管,由支承块(4)支承在筒体(8)内,蒸汽分配管(5)上有数个出汽孔。筒体(8)由3个支脚(2)支承,每个支脚(2)上装有万向轮(1),这样筒体(8)可根据需要移到不同的位置上。筒体(8)底部装有排放阀门(3),可以定期排放筒体(8)内的水。筒体(8)上端外壳分别有冷水进水管(9)和溢流管(12),冷水进水管(9)的位置在溢流管(12)上,当筒体(8)内水不足时,可由冷水进水管(9)及时加进冷水,当筒体(8)内水太满时,可以溢流管(12)流出。立柱(7)是一个中空管,由加强筋(6)支承在筒体(8)内底上中间,上端装有定轴(10)。转盘(13)直径小于筒体(8)内径,轴套(14)装在转盘(13)中心,套在定轴(10)上,可以绕定轴(10)转动,转盘(13)上开有14个圆孔,装盛面容器(11)。盛面容器(11)是一个小圆桶,外壳及底部均匀地分布着大小相同的孔,可以渗、漏水,这样在煮面条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热交换,从而煮熟面条。本技术不同于现有的碳火大锅煮面法,采用蒸汽加热水来煮面,热量传递快,煮面时间大大地缩短,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定量地下面,面条份量足,没有面条线留锅底现象,面条软硬适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支脚(2)及排放阀门(3)均焊于筒体(8)底部。筒体(8)底端打一孔插入蒸汽输送管后焊接起来。立柱(7)与加强筋(6)均焊于筒体(8)内底上。定轴(10)焊于立柱(7)上端。在转盘(13)中心打一孔,将轴承(14)焊于转盘(13)上。筒体(8)上端打二孔,分别焊接冷水进水管(9)和溢流管(12)。本技术由不锈钢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面条机,包括筒体(8)、支脚(2)、万向轮(1)以及冷水进水管(9)、溢流管(12)和排放阀门(3),其特征在于筒体(8)内装有用来送蒸汽的蒸汽分配管(5),用以支承转盘(13)的立柱(7)和定轴(10),用以装载盛面容器(11)的转盘(13)和轴套(14),以及盛面容器(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面条机,包括筒体(8)、支脚(2)、万向轮(1)以及冷水进水管(9)、溢流管(12)和排放阀门(3),其特征在于筒体(8)内装有用来送蒸汽的蒸汽分配管(5),用以支承转盘(13)的立柱(7)和定轴(10),用以装载盛面容器(11)的转盘(13)和轴套(14),以及盛面容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面条机,其特征在于蒸汽分配管(5)是一个环状管,其上有数个蒸汽出汽孔,由支承块(4)支承在筒体(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全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专利事务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