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451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将在记录信息附上错误订正符号而被读入的信息读出时发出表示错误发生状态的错误标记的错误标记发生手段,检验错误标记的检验手段及读出信息时将可检测的信号记录的标记手段.在更新文件时,检验含该当目录的区段,确认错误标记在所定标准以下时,把更新目录记录在该当区段中以进行文件更新,当错误标记超出所定标准时,将含有更新文件的目录加以标记,然后把更新目录记录在未使用的区段中.(*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去的信息记录装置已在专利申请昭和59-8189号上就提出过(公布专利昭和60-226085号)。图8所示为这种过去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方块图,32为从外部输入要记入的信息的信息输入部分。33为输入记录信息和再现信息的区段地址的区段地址输入部分。34为信息的输出部分,36为指定信息记录和再现区域地址的区段地址指定部分,35为信息记录装置,37为信息再现装置,38为记录区域。如上述所构成的现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中,记录信息时,是通过记录装置35把信息记录在由区段地址指定部分36所指定的区域38中的指定区段内。然而,在上述结构中,可重复改写的记录媒介的同一区域内多次记录时,由于媒介疲劳而产生恶化,则是无法检查的,也难于防止由于媒介疲劳在信息再现时产生错误信息。还有,对于可以改写的记录媒介来说,象上述的结构中,由于每个媒介的使用次数不同其疲劳程度也不一样,因此防止由于媒介疲劳在再现时产生错误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对于同一媒介上的不同区段来说,设定不同的记录次数限制也是困难的。本专利技术是根据上述各点进行改进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它可以减少由于可改写的记录媒介疲劳而发生的信息错误。此装置具备如下手段记录信息时,把错误修正符号附加进去;读出所记录的信息时,根据错误修正符号对所产生的故障并发位表示错误发生状况的错误标记;使区段读出检查错误标志的前寻鉴别手段条件更加严格化;信息读出时可检查出的信号记录到区段的标记手段。这些手段,能在文件更新之前,先前导鉴别含有该文件相应目录所在区段,检查错误标记的发生状态,判断错误标记是否在所定标准之内,若在所定标准以内,则把更新信息记录到数据区,数据区的记录结束后,把更新的目录记录到相应的区段中,这样完成了文件的更新。若错误标记超出规定的基准,则把含有更新文件目录的区段标上标记,而把数据和更新目录记录在另外未曾用过的区段中。这样采用前寻鉴别来检查该区段的恶化程度以防止由于重复记入和消去所导致的媒介疲劳而引起错误信息的产生,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使用记录媒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方框图,图2为同一实施例中的文件更新工作图,图3为同实施例中文件更新的流程图,图4为错误校验符号的代码字构成图,图5为再现信号的眼孔图形和限幅位电平波图,图6为标记工作时标波形图,图7为文件更新的第二流程图,图8为过去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方框图。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方框图。在图1中,1为记录或再现信号的可擦型光敏磁盘驱动器;2为控制器,它执行往驱动器传送制式数据、对错误的校正、区段管理等功能;3为主CPU,它是主管写入信息读出信息的中央处理系统。在驱动器1中,5为消除记录再现信号的磁头;6为激光驱动器;7为或门;8为前置放大器,把磁头5从可擦型光敏磁盘4读出的再现信号加以放大;9为矫正再现信号畸变的均衡器;10为把模拟信号波形二进制数字化的比较器;11为改变比较器10限幅电平的限幅电平发生器;12为伺服系统控制部,根据来自前置放大器8的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给可擦型光敏弦盘上的磁道加上聚焦和跟踪伺服;13为中央处理系统CPU,进行驱动器1的系统控制;14为驱动器接口部件。图中省略了磁盘马达和线性马达部分。控制器2中,15为系统接口部分;16为错误校正控制部分(EDAC);17为错误校验符号的编码器;18为相同的译码器;19为错误标志计数器,对来自译码器18的故障并发位检测部分所输出的错误标志信号线100上的错误标志信号进行计数;20为用来把可擦型光敏磁盘4中产生的区间误差随机化的交叉存取/非交叉存取部分;21为数字调制解调部分(MODEM)对附加有错误校验符号的信息进行数字调制和解调;22为标记信号发生/检测部分;23为区段检出部分,用来检出目的磁道区段地址的,这些磁道、区段地址是由中央处理机24指定的,并具有将来自读出数据信号线104所读出的磁道地址、区段地址部分;25为驱动器接口部分;26为随机存储器RAH。101为写入数据信号线;102为标记信号线;103为消去门信号线;104为读出数据信号线;105为限幅电平信号线;106为系统总线信号线;107为驱动器控制接口信号线;108为CPU总线信号线;109为内部数据总线信号线;110为RAM地址信号线;111为区段检测信号线;112为标记信号检测线;113为标记信号触发信号线;114为限幅电平设定信号线;115为内部数据总线信号线;116为再现信号线。以下就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的信号记录再现装置,说明其工作原理。在此考虑一下图2的文件更新实施例中所示的具有目录区域和数据区域的可擦型光敏磁盘。图2中文件目录区域的磁道从0到2,以及作为数据区域的磁道从100到110,而每个磁道有个从0到5的6个区段。磁道0和从100到103的磁道中都已记录了文件,但图中没表示出来,而图只表示出文件A、B、C。图中以一个区段对应一个文件表明以上各文件目录。一般情况下大多是在一个区段中管理几个文件。现在来考虑如图2a所示那样把文件B更新成文件B′。(文件B在从磁道105区段0到,磁道106区段3,共10个区段,而文件B′共占11个区段)。图3为实施例的文件更新的流程图。下面用图2和图3详细说明文件更新的工作过程。(1)主CPU3从可擦型光敏磁盘4上挨个读取目录区,并检索文件B的目录,查出包括文件B的地址磁道1、区段1。(2)主CPU3,向系统总线信号线106输出对相应目录区段的前导鉴别指令。(3)控制器2的控制CPU24对指令解码使错误标志计数器19清零复位对相应区段的前导鉴别工作开始。(4)前寻鉴别工作进行如下a.控制器2向驱动器1输出磁道检索的命令。即中控制CPU24通过驱动器接口25向驱动器控制接口信号线107输出磁道地址数据,驱动器1的控制CPU13通过驱动器接口14将收到的指令解码;然后使磁头5移到目的磁道上。目的磁道地址确认后,驱动器1向控制器2发出磁道检索结束信号。b.控制器2向驱动器1送出限幅电平设空指令。驱动器1中,控制CPU13向限幅电平设定信号线114输出限幅电平,在限幅电平发生器11中经过D/A转换后,通过限幅电平信号线105而迭加到比较器10上。c.控制器2,在区段检测部分23中设定磁道和区段地址值。等到磁盘旋转后,区域检测部分23把被查到的目的区段输出到区段检出信号线111,数字调制解调部分21开始进行解调。可擦型光敏磁盘4上所记录的信息通过磁头5进行光电转换,并由前置放大器8加以放大,再通过均衡器9对波形畸变进行修正处理,之后由比较器10中被二进制数字化后输出到读出数据信号线104上。d.读出数据信号线104的信号,在数字调制解调部分21中被解调后,输出到内部总线信号线115。交叉/非交叉部分20被置定在非交叉存取方式,沿图4中所示的交叉存取方向以及箭头所示的方向从上往下改变RAM26的地址,把内部总线信号线115的信号,经过错误控制部分16(在此信号不受任何作用只是把信号旁路样)通过内部总线信号线109储存到RAM26中。控制CPU24检测出解调的结束,交叉存取/非交叉存取部件20置于非交叉存取方式,使译码器18开始工作。在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区段单位中重复记录和消去信息的同时,在目录区和数据区中管理文件的光敏磁盘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信息记录时把错误校正符号加到信息上写入到区段中的方法;在读出信息时,根据由前述的错误校正符号产生的故障并发位来检测出表示错误发生状态的错误 标记;读出已记过录的区段的信息,来检查错误标记的前导鉴别方法;前寻鉴别包括更新文件的适当目录的区段,确认前述错误笔记在所定的判定基准以下时,才写入到更新信息的数据区域中,在前述数据领域的写入结束后,把更新的目录写入相应的区段中,这样 来进行文件的更新。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5-5-27 113621/851.在区段单位中重复记录和消去信息的同时,在目录区和数据区中管理文件的光敏磁盘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信息记录时把错误校正符号加到信息上写入到区段中的方法;在读出信息时,根据由前述的错误校正符号产生的故障并发位来检测出表示错误发生状态的错误标记;读出已记过录的区段的信息,来检查错误标记的前导鉴别方法;前寻鉴别包括更新文件的适当目录的区段,确认前述错误标记在所定的判定基准以下时,才写入到更新信息的数据区域中,在前述数据领域的写入结束后,把更新的目录写入相应的区段中,这样来进行文件的更新。2.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信息再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勋福岛能久一之濑亮黑木高本裕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