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底药剂投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410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底药剂投放系统,包括储水罐以及与储水罐连接的投放管道,储水罐位于治理水体的岸边且储水罐的高度高于治理水体的高度,储水罐的罐顶连接设置有药剂添加通道,药剂添加通道的底部位于储水罐的1/2~2/3高度处,投放管道布设于治理水体的底部,包括呈格子型的主管道以及沿主管道分布的支管道,主管道和支管道通过连接头连接为一体,投放管道连接于储水罐上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并连通储水罐和治理水体,药剂溶于储水罐内的水体并从储水罐内自流到投放管道的各个支管道。该系统通过在水底布设投放管道实现了药剂在水底的投放,投放均匀、效率高、效果好,节省人力物力,而且能够适用于气体或液体药剂的投放。放。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底药剂投放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水底药剂投放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在海洋、湖泊、河塘等水体中均存在富营养化和严重的水华现象,甚至出现黑臭现象,严重影响了各地城市形象以及影响市民身体健康。其中黑臭的水体内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分解氧化造成水体内严重缺氧,从而导致大量的水生生物的死亡,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水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造成恶性循环,因此需要对黑臭水体及时治理,目前可以通过在湖泊的底部安装曝气盘实现湖底的供氧,从而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阻止水环境进一步恶化。也可以通过往湖泊水体中通入臭氧来治理黑臭水体。臭氧比空气携带的氧气含量更高同时氧化性更强具有消毒作用,可以对湖底致病菌进行消毒、灭杀,能够有效改良水体的水质。另外,过硫酸氢钾作为缓释消毒剂也能够改善黑臭水体,目前过硫酸氢钾主要是通过水面投放的方式来投放到湖底中,但是水面投放的方式存在过硫酸氢钾粉末易水流漂浮从而导致投放湖底时不均匀和浪费的问题,在治理时,若药粉投放不均匀,可能导致部分区域治理效果差或未治理,未治理区域继续恶性循环,从而使黑臭水体“卷土重来”。
[0003]为了能够有效治理改良水体环境,本行业的技术人员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将臭氧、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直接投放到湖底的装置,从而使这些消毒剂能够充分作用于黑臭水体,确保治理效果,同时减少由于投放不均匀而造成的治理效果不平衡和消毒剂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底药剂投放系统,该系统通过在水底布设投放管道实现了药剂在水底的投放,投放均匀、效率高、效果好,节省人力物力,而且能够适用于气体或液体药剂的投放。
[0005]实现本技术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水底药剂投放系统,包括储水罐以及与储水罐连接的投放管道,所述储水罐位于治理水体的岸边且储水罐的高度高于治理水体的高度,储水罐的罐顶连接设置有药剂添加通道,药剂添加通道的底部位于储水罐的1/2~2/3高度处,所述投放管道布设于治理水体的底部,包括呈格子型的主管道以及沿主管道分布的支管道,主管道和支管道通过连接头连接为一体,投放管道连接于储水罐上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并连通储水罐和治理水体,药剂溶于储水罐内的水体并从储水罐内自流到投放管道的各个支管道,从而实现药剂在治理水体底部的投放。
[0007]所述投放管道的各个出水口均连接设置有单向阀,避免水底的淤泥进入管道。
[0008]所述储水罐的药剂添加通道连接依次连接设置有加压泵和臭氧发生器,用于臭氧的水底投放。
[0009]所述药剂添加通道的入口处设置为含外螺纹的凸起状,加压泵的出气管设置有与
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出气管拧紧于药剂添加通道上。
[0010]所述储水罐配套设置有抽水泵且储水罐的罐顶设置有抽水口,抽水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于抽水口和治理水体之间,其中进水管设置有过滤层,避免杂质堵塞投放管道。
[0011]所述投放管道上均匀分布连接有配重块,配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锚钉。
[0012]所述连接头设置有三个以上的接头。
[0013]所述主管道的直径大于支管道的直径。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水底药剂投放系统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水底布设投放管道实现了药剂在水底的投放,药剂投放均匀,投放效果好。2、本技术中药剂通过自流从储水罐流入到投放管道的各个支管道内,并流出到治理水体的各个位置,药剂投放速度快,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3、本技术中储水罐连接设置有加压泵和臭氧发生器,投放系统可以用于投放臭氧,同时也适用于气体或液体药剂的投放。4、本技术中布设于水底的投放管道整体呈格子形,短时间内能阻挡药剂随水流流动到一处,因此能够确保治理均匀。5、本技术中投放管道通过主管道、支管道和连接头拼接而成,可重复利用于不同的治理水体中。6、本技术中投放管道上均匀分布有配重块,配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锚钉,在配重块和锚钉的作用下,能够避免水流和出气的反冲。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底药剂投放系统的平面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水底药剂投放系统局部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配重块与投放管道的连接图;
[0018]图中:1

治理水体,2

储水罐,21

药剂添加通道,22

抽水口,3

投放管道,31

主管道,32

支管道,33

连接头,4

抽水泵,5

配重块,6

锚钉,7

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本技术提供的水底药剂投放系统的平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药剂投放系统包括储水罐2以及与储水罐连接的投放管道3,所述储水罐位于治理水体1的岸边且储水罐的高度高于治理水体的高度,在药剂投放时,须确保储水罐内稀释药剂的高度高于水体的高度,从而保证各支管道与水体的压差,使得稀释药剂经支管道流出到治理水体的各个位置。储水罐的罐顶连接设置有药剂添加通道21,药剂添加通道的底部位于储水罐的1/2~2/3高度处,能够确保添加固体药剂时药粉不会喷散于储水罐的上部侧壁上。所述储水罐配套设置有抽水泵4且储水罐的罐顶设置有抽水口22,抽水泵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于抽水口和治理水体之间,其中进水管设置有过滤层,避免杂质堵塞投放管道。抽水泵就近将治理水体内的水抽送到储水罐内,用于稀释药剂,同时保证压差。
[0021]所述投放管道布设于治理水体的底部,包括呈格子型的主管道31以及沿主管道分布的支管道32,所述主管道的直径大于支管道的直径。主管道和支管道通过连接头33连接为一体,所述连接头设置有三个以上的接头,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头均设置有四个接头。在布设投放管道时,主管道根据治理水体的大小设置,支管道在主管道上分布设置并根据治理水体的形状合理设置,确保治理水体各处均有药剂从支管道中流出。另外,投放管道整体呈
格子形,短时间内能阻挡药剂随水流流动到一处,因此能够确保治理均匀。若治理水体面积过大,可以将治理水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对不同的区域分别安装药剂投放系统,从而实现整个治理水体的水体净化。所述投放管道的各个出水口均连接设置有单向阀,这样能够保证管道内的药剂流入水底,同时避免水底的淤泥和水体进入管道。本实施例中投放管道上均匀分布连接有配重块5,配重块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锚钉6,配重块可以通过钢丝绳7固定于投放管道上,其结构如图3所示,锚钉能够锚固在水体底部的淤泥内,在配重块和锚钉的作用下,能够避免水流和出气的反冲,从而确保投放管道稳定的布置于水体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底药剂投放系统,包括储水罐以及与储水罐连接的投放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位于治理水体的岸边且储水罐的高度高于治理水体的高度,储水罐的罐顶连接设置有药剂添加通道,药剂添加通道的底部位于储水罐的1/2~2/3高度处,所述投放管道布设于治理水体的底部,包括呈格子型的主管道以及沿主管道分布的支管道,主管道和支管道通过连接头连接为一体,投放管道连接于储水罐上靠近底部的侧壁上并连通储水罐和治理水体,药剂溶于储水罐内的水体并从储水罐内自流到投放管道的各个支管道,从而实现药剂在治理水体底部的投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底药剂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管道的各个出水口均连接设置有单向阀,避免水底的淤泥进入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底药剂投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的药剂添加通道连接依次连接设置有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凯代涛黄梦儒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百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