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76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包括三翼臂体,设置在三翼臂体一端的前衬套总成,设置在三翼臂体另一端的转向节总成以及设置在三翼臂体末端的后衬套总成,所述三翼臂体包括设置在三翼臂体一侧的沉槽A以及设置在三翼臂体另一侧的沉槽B,沉槽A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沉槽B的内部设置有卸力机构,当外界的撞击物触碰到气囊管时,其内部的气体会被瞬间挤压至短管中,再由短管进入到伸缩方管,从而使得伸缩方管快速向上推动,实现将撞击物反向推开的效果,防止时间过长导致撞击物陷入到三翼臂体内,减少伤害损失。减少伤害损失。减少伤害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控制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汽车控制臂分别通过球铰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汽车控制臂(包括与之相连的衬套及球头)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
[0003]目前的汽车前控制臂防撞性能较差,且当被外界撞到时,无法第一时间离开接触物,导致汽车前控制臂损伤加重,提高维修成本,其次,目前的汽车前控制臂因为长期受到油渍的影响,所以整体耐腐蚀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0004]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防撞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包括三翼臂体,设置在三翼臂体一端的前衬套总成,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包括三翼臂体(1),设置在三翼臂体(1)一端的前衬套总成(2),设置在三翼臂体(1)另一端的转向节总成(3)以及设置在三翼臂体(1)末端的后衬套总成(4),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翼臂体(1)包括设置在三翼臂体(1)一侧的沉槽A(5)以及设置在三翼臂体(1)另一侧的沉槽B(7),沉槽A(5)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6),沉槽B(7)的内部设置有卸力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与沉槽A(5)底部相连接的立块(61)以及设置在立块(61)外表面上的软管(62),软管(6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气囊管(63),气囊管(63)的两端均设置有立块(61),气囊管(63)通过立块(61)与沉槽A(5)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立块(61)内部的短管(64)以及设置在沉槽A(5)底部的伸缩方管(65),伸缩方管(6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垫块(66),短管(6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连通管(641),短管(64)通过连通管(641)与伸缩方管(65)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昊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同圆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