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控制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汽车控制臂分别通过球铰或者衬套把车轮和车身弹性地连接在一起,汽车控制臂(包括与之相连的衬套及球头)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使用寿命。
[0003]目前的汽车前控制臂防撞性能较差,且当被外界撞到时,无法第一时间离开接触物,导致汽车前控制臂损伤加重,提高维修成本,其次,目前的汽车前控制臂因为长期受到油渍的影响,所以整体耐腐蚀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0004]针对以上问题,对现有装置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防撞性能较差,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包括三翼臂体,设置在三翼臂体一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包括三翼臂体(1),设置在三翼臂体(1)一端的前衬套总成(2),设置在三翼臂体(1)另一端的转向节总成(3)以及设置在三翼臂体(1)末端的后衬套总成(4),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翼臂体(1)包括设置在三翼臂体(1)一侧的沉槽A(5)以及设置在三翼臂体(1)另一侧的沉槽B(7),沉槽A(5)的内部设置有缓冲机构(6),沉槽B(7)的内部设置有卸力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6)包括与沉槽A(5)底部相连接的立块(61)以及设置在立块(61)外表面上的软管(62),软管(6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气囊管(63),气囊管(63)的两端均设置有立块(61),气囊管(63)通过立块(61)与沉槽A(5)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6)还包括设置在立块(61)内部的短管(64)以及设置在沉槽A(5)底部的伸缩方管(65),伸缩方管(6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垫块(66),短管(6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连通管(641),短管(64)通过连通管(641)与伸缩方管(65)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汽车前控制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昊,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同圆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