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承载力检测用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71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建筑承载力检测用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检测仪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型杆,T型杆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套接有套筒,套筒内壁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内侧贯穿T型杆的内部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齿轮,T型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板,齿板的顶部与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T型杆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柱、矩形齿板和压杆,T型杆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检测仪无法调节长度,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力,增加了检测仪的适用性,也提高了检测仪的实用性。测仪的实用性。测仪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建筑承载力检测用检测仪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承载检测
,具体为基于建筑承载力检测用检测仪。

技术介绍

[0002]承载比试验仪适用于各种土和混合料在规定的试筒模内压实后进行承载比试验,以确定所设计的路面、路面基层,底基层,路基材料层的承载能力,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检测仪,但现有的检测仪无法调节长度,使用不方便,增加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力,降低了检测仪的适用性,也降低了检测仪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建筑承载力检测用检测仪,具备长度调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检测仪无法调节长度,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建筑承载力检测用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所述检测仪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型杆,所述T型杆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侧贯穿T型杆的内部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齿轮,所述T型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的顶部与齿轮的底部啮合连接,所述T型杆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
[0005]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柱、矩形齿板和压杆,所述T型杆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矩形齿板,所述矩形齿板的底部与齿轮的顶部啮合连接,所述矩形齿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顶部贯穿T型杆的顶部。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T型杆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矩形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与矩形齿板配合使用。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T型杆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宽度与连接柱之间的间距小于零点二毫米,所述滑槽与连接柱配合使用。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套筒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所述防滑纹的厚度大于两毫米。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T型杆内腔的前端和背端且位于齿轮的两侧均套接在连接柱的表面横向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长度大于连接柱的移动距离。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侧且对应固定柱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长度大于固定柱的移动距离。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检测仪本体、T型杆、套筒、连接柱、齿轮、齿板和限位机构配合使用,通过使用者向上拉动压杆,压杆向上移动带动矩形齿板向上移动,矩形齿板向上
移动解除对齿轮的啮合并对弹簧压缩做功,矩形齿板向上移动的同时带动固定柱在限位槽内部移动,然后手动往两侧拉动套筒,套筒往两侧移动带动连接柱和齿轮同步移动,齿轮移动配合齿板稳定移动,移动至需要位置松开压杆,压杆在弹簧拉动下复位,压杆和矩形齿板同步向下移动对齿轮啮合卡死,齿轮无法旋转使套筒移动位置固定,实现套筒长度调节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检测仪无法调节长度,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劳动力,增加了检测仪的适用性,也提高了检测仪的实用性。
[0013]2、本技术通过弹簧的设置,能够辅助矩形齿板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复位缓冲的作用,避免了矩形齿板在移动后无法复位导致机械不能持续工作,也减少矩形齿板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
[0014]3、本技术通过滑槽的设置,能够使连接柱在滑槽内部左右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连接柱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增加连接柱移动的稳定性。
[0015]4、本技术通过防滑纹的设置,能够辅助套筒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增加摩擦的作用,避免了使用者手动操作过程中出现打滑的现象,也提高使用者操作的方便性。
[0016]5、本技术通过限位板的设置,能够辅助连接柱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了连接柱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晃动的现象,也提高机械工作的稳定性。
[0017]6、本技术通过限位槽的设置,能够使固定柱在限位槽内部上下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固定柱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脱离的现象,也提高机械工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图1中T型杆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中套筒和T型杆右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图1中套筒和T型杆局部结构立体图。
[0022]图中:1、检测仪本体;2、T型杆;3、套筒;4、连接柱;5、齿轮;6、齿板;7、限位机构;71、连接板;72、固定柱;73、矩形齿板;74、压杆;8、弹簧;9、滑槽;10、防滑纹;11、限位板;1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建筑承载力检测用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1,检测仪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型杆2,T型杆2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套接有套筒3,套筒3内壁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连接柱4的内侧贯穿T型杆2的内部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齿轮5,T型杆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板6,齿板6的顶部与齿轮5的底部啮合连接,T型杆2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7;
[0025]限位机构7包括连接板71、固定柱72、矩形齿板73和压杆74,T型杆2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1,连接板7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柱72,固定柱72的内侧
固定连接有矩形齿板73,矩形齿板73的底部与齿轮5的顶部啮合连接,矩形齿板7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杆74,压杆74的顶部贯穿T型杆2的顶部。
[0026]参考图2,T型杆2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8,弹簧8的底部与矩形齿板73的顶部固定连接,弹簧8与矩形齿板73配合使用。
[002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弹簧8的设置,能够辅助矩形齿板73进行工作,同时起到复位缓冲的作用,避免了矩形齿板73在移动后无法复位导致机械不能持续工作,也减少矩形齿板73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
[0028]参考图2,T型杆2的前端和背端均开设有滑槽9,滑槽9的宽度与连接柱4之间的间距小于零点二毫米,滑槽9与连接柱4配合使用。
[00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槽9的设置,能够使连接柱4在滑槽9内部左右移动,同时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了连接柱4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偏移的现象,也增加连接柱4移动的稳定性。
[0030]参考图1,套筒3表面的左侧和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建筑承载力检测用检测仪,包括检测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型杆(2),所述T型杆(2)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滑动套接有套筒(3),所述套筒(3)内壁的前端和背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的内侧贯穿T型杆(2)的内部通过轴承座活动连接齿轮(5),所述T型杆(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板(6),所述齿板(6)的顶部与齿轮(5)的底部啮合连接,所述T型杆(2)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7);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连接板(71)、固定柱(72)、矩形齿板(73)和压杆(74),所述T型杆(2)内壁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1),所述连接板(7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柱(72),所述固定柱(7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矩形齿板(73),所述矩形齿板(73)的底部与齿轮(5)的顶部啮合连接,所述矩形齿板(73)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压杆(74),所述压杆(74)的顶部贯穿T型杆(2)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承载力检测用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杆(2)内壁顶部的左侧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玉勤刘夏阳韦伟任玉洁段孟良张淑景雷宇高昆仑庞涛李玉会付洁韩焱晨刘志毅傅玉强李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