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再现方法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3388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有一个记录面并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光盘内,由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录入和/或再现信息,该第一记录道成型为凹槽类形状,该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型为槽脊类形状,且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以不同的调制方式记录信息。(*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其记录道的槽脊和凹槽,记录和再现信息的一种高密度光盘,并涉及通过该光盘记录和再现信息的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光盘是一种大容量的高密度存储器,用它可以实现非接触的记录和再现,并且一张光盘可以由另一张光盘替换。典型光盘的容量如下当光学读写头用NA(数值孔径)为0.5的透镜时,一张130mm的光盘,其单面容量为300至500MB,而一张90mm的光盘,其单面容量约为128至250MB。为适应多媒体用途,目前已研究了一种高密度记录/再现技术,即利用一种波长为680mm的短波长激光,来获得约2至4倍于上述所提到容量的容量。图10表示现有技术的光盘中,一种连续伺服记录道格式的平面图(上图)和截面图(下图)。图10(a)表示在现有技术的130mm或90mm光盘中所采用的一种连续伺服记录道,它具有一种槽脊记录道格式。在槽脊记录道格式中,该记录道包括在透明基片1上形成的凹槽2,凹槽2的深度为λ/(8·n)(λ为激光波长,n为基片1的折射率,下同),凹点4构成一种扇区识别(ID)信号,记录符5记录在由记录道所(夹进)的槽脊3上。用作ID信号的凹点4是一种相位深度为λ/(4·n)的凹凸形坑。记录道间距约选择为λ/NA,即取决于激光波长(λ)和透镜孔径(NA)。在现有技术的光盘中,由于槽脊必须保留在凹槽2与ID信号凹点4之间,故从槽脊成型工艺的角度来看,难以使记录道间距缩至1.3μm或更小。图10(b)表示一例凹槽记录道格式,其中,各记录道由相位深度为λ/(8Nn)的简单凹槽6以及槽脊7形成,凹点8构成ID信号,其中录有数据信号的记录符9记录在凹槽6内。由于这种凹槽记录道的道结构由简单凹槽6构成,故可以较为容易地生产道间距为1μm或更小的光盘。图10(c)表示一例槽脊/凹槽记录道格式,其中,通过将深度约为λ(8·n)的凹槽11的宽度设置为道间距的一半,而形成凹槽记录道,信号12还记录在槽脊10上。原则上说,这种槽脊/凹槽记录可以达到两倍于图10(a)所示槽脊记录的表面记录密度。通常,当道间距减小时,有关在相邻道中记录的信号产生串扰;因进行数据记录而将相邻两条道中记录的信号一起擦去的交叉擦除,以及道伺服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将会产生。接下来将讨论道伺服的稳定性。在用于图10(c)所示槽脊/凹槽记录的槽脊记录道10中,道间距为λ/NA的一半。在λ为830mm、NA为0.5的情况下,即使当用以记录信号的道间距为0.8μm,相对于构成每条凹槽和槽脊的1.6μm的道间距,道伺服也可以实施。因此,无论采用常用的三束方法或推挽式方法,道伺服都能稳定工作。即使在采用上述记录方式的槽脊/凹槽记录中,当为了提高记录密度而进一步减小道间距时,也会产生在含有凹槽11与含有槽脊的记录道之间发生串扰的问题。尤其在采用激光波长λ为830nm、透镜孔径NA为0.5的一种光学读写头的情况下,当道间距为1.6μm时,将产生-30至-35dB的串扰,当道间距为0.8μm时,将产生-15至-20dB的串扰,由此将产生不能正常再现ID信号和数据信号的问题。尤其还存在以下问题如在记录道搜索过程中,因有一些再现错误而难以确认目标记录道,例如由于ID信号的串扰影响,使ID信号被错误地再现,或者错误地再现邻近记录道上的ID信号。又如在一个未曾记录的扇区进行记录的过程中,即使当ID信号从邻近道上泄漏时,再现好像仍按正常方式进行,由此将使数据记录在错误的扇区上。然而,在以上所述的凹槽/槽脊记录中,虽然记录道密度加倍了,但由此也产生了在记录或再现过程中的问题,由于串扰或交叉擦除产生的错误超过了标准,不合格的扇区数量也因此而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光盘以及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能够提高记录密度,而且能够减少槽脊道与凹槽道之间的串扰程度,并且能防止因槽脊道与凹槽道之间的串扰而在ID信号或数据信号的记录或再现中产生错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盘,包括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记录面,以及由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记录和/或再现的信息,其中第一记录道成形为凹槽类形状;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形为槽脊类形状;并且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以不同的调制方式记录信息。根据上述构造,信息是以不同的调制方式记录在具有螺旋形和凹槽类形状的第一记录道以及具有螺旋形和槽脊类形状的第二记录道上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盘,包括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记录面,以及由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记录和/或再现的信息,其中第一记录道成形为凹槽类形状;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形为槽脊类形状;并且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以相同的调制方式记录地址信号,该第一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与第二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极性相反。根据上述构造,地址信号是以相同的调制方式和相反的极性记录在具有螺旋形和凹槽类形状的第一记录道、以及具有螺旋形和槽脊类形状的第二记录道上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盘,包括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记录面,以及由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记录和/或再现的信息,其中第一记录道成形为凹槽类形状;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形为槽脊类形状;并且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以如此方式记录用以识别各个记录道的地址信号,即相邻的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在径向上不相互重叠。根据上述构造,其每一个均包含用以识别各个记录道的地址信息的地址信号,是以这些地址信号在径向上不相互重叠的方式,记录在具有螺旋形和凹槽类形状的第一记录道、以及具有螺旋形和槽脊状且邻近该第一记录道的第二记录道上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盘,包括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记录面,以及由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录入和/或再现的信息,其中第一记录道成形为凹槽类形状;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形为槽脊类形状;并且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按照相邻的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在径向上不相互重叠的方式记录地址信号,该第一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与第二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极性相反。根据上述构造,含有地址信息的地址信号是以它们在径向上不相互重叠的方式,记录在具有螺旋形和凹槽类形状的第一记录道、以及具有螺旋形和槽脊类形状且邻近该第一记录道的第二记录道上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信息通过它记录到一个光盘和/或从一个光盘再现,所述光盘包括成形为凹槽类形状的螺旋形第一记录道,以及成形为槽脊类形状的螺旋形第二记录道;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形成在同一记录面上;所述装置包括用光束照射记录道,以记录和/或再现信号的光学读写头;用以选择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之一,以记录和/或再现信息的记录道标识装置;用以将光学读写头的光束聚焦于记录道上的聚焦装置;用以使记录道被跟踪,并有选择地跟踪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的跟踪装置;用以移动光学读写头,以搜索一个记录道的记录道搜索装置;用以放大由光学读写头再现的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用以读取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上地址信号的地址再现装置;数据记录/再现控制装置,用以在记录道标识装置输出的基础上,根据地址再现装置的输出,选择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之一,并用以驱动在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包括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记录面,以及由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录入和/或再现的信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记录道成形为凹槽类形状; 所述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形为槽脊类形状;并且 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以不同的调制方式记录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3-6-8 137089/93;JP 1993-6-10 138793/931.一种光盘,包括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记录面,以及由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录入和/或再现的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道成形为凹槽类形状;所述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形为槽脊类形状;并且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以不同的调制方式记录信息。2.一种光盘,包括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记录面,以及由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录入和/或再现的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道成形为凹槽类形状;所述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形为槽脊类形状;并且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以不同的调制方式记录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地址信号。3.一种光盘,包括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记录面,以及由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录入和/或再现的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道成形为凹槽类形状;所述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形为槽脊类形状;并且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以相同的调制方式记录地址信号,该第一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与第二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极性相反。4.一种光盘,包括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记录面,以及由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录入和/或再现的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道成形为凹槽类形状;所述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形为槽脊类形状;并且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以如此方式记录用以识别各个记录道的地址信号,即相邻的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在径向上不相互重叠。5.一种光盘,包括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记录面,以及由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录入和/或再现的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道成形为凹槽类形状;所述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形为槽脊类形状;并且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按照相邻的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在径向上不相互重叠的方式记录地址信号,该第一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与第二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极性相反。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道具有λ/(8Nn)的深度,其中,λ为激光束波长,n为所述光盘基片的折射率。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划分为各个扇区,每个扇区构成一个记录或再现信号的单元;以地址信号记录记录道地址和扇区地址;以及由一个扇区单元内的所述扇区录入和/或再现信息。8.如权利要求2至5和7任一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的地址信号,记录用以识别各个记录道的记录道识别信号、地址信息以及错误检测信号。9.如权利要求3至5和7任一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的地址信号,通过标识符定位记录方式构成;所述第一记录道的地址信号以已调制的信道位“1”对应于槽脊层、信道位“0”对应于凹槽层的方式记录;以及所述第二记录道的地址信号以已调制的信道位“1”对应于凹槽层、信道位“0”对应于槽脊层的方式记录。10.一种光盘,包括具有螺旋形第一记录道和螺旋形第二记录道的记录面,以及由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录入和/或再现的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记录道成形为凹槽类形状;所述第二记录道在相邻的第一记录道之间形成,并成形为槽脊类形状;并且以相邻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的VFO信号在相位上相互偏离所述VFO信号半个波长的方式,记录用作地址信号时钟同步的VFO信号,所述地址信号用以记录地址信息。11.一种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用以通过其由光盘录入和/或再现信息,所述光盘包括成形为凹槽类形状的螺旋形第一记录道,以及成形为槽脊类形状的螺旋形第二记录道;该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在同一记录面上形成;所述装置包括用光束照射记录道,以记录和/或再现信号的光学读写头;用以选择所述第一记录道和所述第二记录道之一,以记录和/或再现信息的记录道标识装置;用以将所述光学读写头的光束聚焦于记录道上的聚焦装置;用以使所述记录道被跟踪,并有选选择地跟踪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的跟踪装置;用以移动所述光学读写头,以搜索一个记录道的记录道搜索装置;用以放大由所述光学读写头再现的信号的信号发生装置;用以读取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上地址信号的地址再现装置;数据记录/再现控制装置,用以在记录道标识装置输出的基础上,根据地址再现装置的输出,选择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之一,并用以启动在记录道或扇区上记录或再现信息的操作;以及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用以根据数据记录/再现控制装置的输出,完成在记录面的记录道和扇区上记录或再现信息的操作,借此由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记录和/或再现信息。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道标识装置通过反转跟踪误差信号的极性,切换光学读写头对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的跟踪。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再现装置将所述记录道标识装置的输出与所述地址再现装置的记录道识别信号进行比较,并用以仅仅输出一个对应于与所述记录道标识装置的输出相符合的记录道的再现地址信号。14.一种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用以通过其由光盘录入和/或再现信息,该光盘包括在同一记录面上形成的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所述光盘包括备用区,用以替换记录有缺陷的扇区;缺陷目录区,其中缺陷目录包括一组有缺陷的扇区和用以记录的替换扇区;以及信息记录区,用以记录信息;所述装置包括用光束照射记录道,以记录和/或再现信号的光学读写头;用以选择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之一的记录道标识装置;用以将光学读写头的光束聚焦于记录道上的聚焦装置;用以跟踪第一记录道或第二记录道的跟踪装置;用以搜索目标记录道的记录道搜索装置;用以读取记录道上的地址信号的地址再现装置;读/写门发生装置,用以根据记录道标识装置和地址再现装置的输出,选择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之一,并用以启动在目标记录道上记录或再现信息的工作;数据记录/再现装置,用以根据读/写门发生装置的输出在目标扇区上记录和/或再现数据;记录检验和替换装置,用以检验由数据记录/再现装置所记录的数据,并用备用区替换所验出的有缺陷的扇区;缺陷目录存储装置,用以按缺陷目录存储有缺陷的扇区地址,以及作为记录检验和替换装置的替换操作结果的替换地址;以及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控制装置,用以向所述各装置输出控制指令,监测各装置的状态,并用以控制在光盘上的记录、再现和检验信息。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检验和替换装置集中替换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上有缺陷的扇区,并根据所述缺陷目录存储装置的内容,完成对有缺陷的扇区的记录和/或再现。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陷目录存储装置包括用以存储所述第一记录道的缺陷目录区内容的第一存储装置,以及用以存储所述第二记录道的缺陷目录区内容的第二存储装置;以及所述记录检验和替换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和第二缺陷目录存储装置的内容,完成对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的有缺陷扇区的记录和/或再现。17.如权利要求14、15或16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检验和替换装置用所述第一记录道的第一缺陷备用区替换记录所述第一记录道的有缺陷的扇区;并用所述第二记录道的第二缺陷备用区替换记录所述第二记录道的有缺陷的扇区。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初始化所述光盘的过程中,所述记录道搜索装置访问光盘管理区;所述数据记录/再现装置用所述光盘管理区记录容量识别信息,所述容量识别信息表示所述第一记录道和第二记录道作为两组或多组容量编址,还是作为一组容量编址。19.一种信息记录/再现方法,用以通过其由光盘录入和/或再现信息,所述光盘包括在同一记录面上形成的第一记录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勳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