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转多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77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转多转换器,包括底板(1)、与底板(1)盖合连接的上盖(2)、设置在底板(1)与上盖(2)之间的至少两个铜片、穿过底板(1)伸入上盖(2)内并与对应的铜片分别连接的插脚(4)以及设置在铜片之间的绝缘支架(5),所述绝缘支架(5)通过与底板(1)和上盖(2)的配合将至少两个铜片及插脚(4)进行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装配牢固度,节约了成本。节约了成本。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转多转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插座
,尤其涉及一种一转多转换器。

技术介绍

[0002]可供多个器件同时插入,以便为多器件同时供电的多插孔转换器在实际运用中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国标对转换器中的铜片间的爬电距离的要求,设计者常在两铜片之间设置绝缘支架。
[0003]但现有的支架体积较大,使得转换器整体体积大,更重要的是,目前的支架与铜片间的连接关系过于复杂,导致设计和成型时成本增加,同时,该支架结构无法为转换器内部器件提供足够牢固的连接关系,导致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转换器的插脚以及内部器件容易发生错位,影响转换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提供牢固连接关系、成本低、体积小的一种一转多转换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转多转换器,包括底板、与底板盖合连接的上盖、设置在底板与上盖之间的至少两个铜片、穿过底板伸入上盖内并与对应的铜片分别连接的插脚以及设置在铜片之间的绝缘支架,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绝缘支架通过与底板和上盖的配合将至少两个铜片及插脚进行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挡板而其中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绝缘支架设置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并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抵接;
[0008]所述绝缘支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至少两个铜片中的第一铜片相连并将第一铜片固定定位。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绝缘支架上的凸柱和第一铜片上的通孔,所述凸柱伸入通孔中将绝缘支架与第一铜片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绝缘支架上的勾部,所述第一铜片的一侧边嵌入勾部中与绝缘支架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绝缘支架上的凸块和第一铜片上的穿孔,所述凸块嵌入穿孔中实现绝缘支架与第一铜片相连。
[0012]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支架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凸块下方的凸台,所述第一铜片位于凸台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与所述其中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有第三挡板,所述至少两个铜片中的第二铜片嵌设在第一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
[0014]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支架底部朝底板方向成型有挡块,所述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的导电脚片位于挡块的两侧;
[0015]所述底板在各导电脚片的对应位置处各设有一限制板,所述插脚由底板穿过后伸
入到对应的限制板和导电脚片之间并与导电脚片相连且被限位于限制板和导电脚片之间。
[0016]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支架上还设有位于插脚上方并阻止插脚上移的挡条。
[0017]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支架上端通过保护门部件与上盖内壁固定相连,所述插脚设置在底板的非中央位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绝缘支架与底板和上盖的配合,将铜片和插脚进行固定,很好的实现了装配牢固,且结构简单的目的,延长了转换器的使用寿命,且简化的支架结构使得生产成本得到降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转多转换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的第一爆炸图。
[0022]图4为图1去掉上盖和保护门部件后的第二爆炸图。
[0023]图5为图4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4]图6为图1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

6所示,本申请的一转多转换器包括底板1、与底板1盖合连接的上盖2、设置在底板1与上盖2之间的至少两个铜片、穿过底板1伸入上盖2内并与对应的铜片分别连接的插脚4以及设置在铜片之间的绝缘支架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作为改进,本申请中的绝缘支架5通过与底板1和上盖2的配合将至少两个铜片和插脚 4进行固定,如此,既解决了转换器内部器件固定不牢固,长期使用后容易发生位移,导致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问题,还因为采用与其他部件的配合方式,克服了以往支架结构复杂、体积大、废材料、成本高的问题。
[0027]同时,需要提及的是,在本申请中以插脚4为非中央设置的三面转换器为例进行了阐述,如图1

2所示,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申请的结构仅能适用于该类结构的转换器,实际上插脚位于中央位置设置的转换器同样适用,此处就不再详细展开。
[0028]具体而言,该底板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挡板11而其中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挡板12,绝缘支架5设置在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之间并与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相抵接,绝缘支架5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至少两个铜片中的第一铜片31相连并将第一铜片 31固定定位。
[0029]如图3

5所示,该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绝缘支架5上的凸柱51和第一铜片31 上的通孔311,凸柱51伸入通孔311中将绝缘支架5与第一铜片31相连。同时,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绝缘支架5上的勾部52,第一铜片31的一侧边嵌入勾部52中与绝缘支架5固定连接。
[0030]为了进一步提高绝缘支架与铜片间的连接固定关系,该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绝缘支架5上的凸块53和第一铜片31上的穿孔313,凸块53嵌入穿孔313中实现绝缘支架5与第一铜片31相连。
[0031]绝缘支架设置在至少两个铜片之间,满足了国标的爬电距离要求,为了解决该问题,使得两铜片之间具有更好的隔离效果,该绝缘支架5上还设有位于凸块53下方的凸台 54,第一铜片31位于凸台54上。如图6所示。
[0032]与此同时,在本申请中,底板1的与该其中一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上设有第三挡板 13,至少两个铜片中的第二铜片32嵌设在第一挡板11和第三挡板13之间。绝缘支架5 底部朝底板1方向成型有挡块55,第一铜片31和第二铜片32的导电脚片30位于挡块 55的两侧,底板5在各导电脚片的对应位置处各设有一限制板14,插脚4由底板1穿过后伸入到对应的限制板14和导电脚片30之间并与导电脚片30相连且被限位于限制板14和导电脚片30之间。
[0033]为了防止插脚在反复频繁的插拔过程中,出现松动或脱离原位的现象,该绝缘支架 5上还设有位于插脚4上方并阻止插脚4上移的挡条56。而为了确保铜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该绝缘支架5上端通过保护门部件7与上盖2内壁固定相连,如图2和图6 所示,当然,铜片31、32自身也还通过保护门部件7与上盖2固定,从而实现了转换器的整体牢固度。
[0034]本申请的绝缘支架与底板和上盖配合,将铜片和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转多转换器,包括底板(1)、与底板(1)盖合连接的上盖(2)、设置在底板(1)与上盖(2)之间的至少两个铜片、穿过底板(1)伸入上盖(2)内并与对应的铜片分别连接的插脚(4)以及设置在铜片之间的绝缘支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架(5)通过与底板(1)和上盖(2)的配合将至少两个铜片及插脚(4)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转多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上设有第一挡板(11)而其中一侧面上设有第二挡板(12),所述绝缘支架(5)设置在第一挡板(11)与第二挡板(12)之间并与第一挡板(11)和第二挡板(12)相抵接;所述绝缘支架(5)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至少两个铜片中的第一铜片(31)相连并将第一铜片(31)固定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转多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绝缘支架(5)上的凸柱(51)和第一铜片(31)上的通孔(311),所述凸柱(51)伸入通孔(311)中将绝缘支架(5)与第一铜片(31)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转多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绝缘支架(5)上的勾部(52),所述第一铜片(31)的一侧边嵌入勾部(52)中与绝缘支架(5)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转多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绝缘支架(5)上的凸块(53)和第一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利和童世凯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清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