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鞋全自动双工位打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88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5
一种制鞋全自动双工位打磨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鞋设备技术领域,下机柜及电控箱内设有移动模组机构,移动模组机构上活动连接有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位于移动模组机构后侧的下机柜及电控箱的台面上固定有六轴智能机器人,六轴智能机器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所述的上机保护罩罩设在移动模组机构、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六轴智能机器人以及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的外部,上机保护罩的前侧面开设有产品上料口。可随时调整打磨头机构的压力值,使接触面可柔性而均匀打磨,打磨后除尘收纳,自动通过吸尘管道输出到除尘收纳柜内;生产效率高;能够代替人工作业,减少人工的劳动力,稳定;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鞋全自动双工位打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制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制鞋全自动双工位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自从改革开发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制鞋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前瞻制鞋工业作为最早开发开放的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鞋的穿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鞋类分为皮鞋、布鞋、胶鞋、塑料鞋,称为四鞋。而四种鞋从原料、辅料、加工装配工艺、款式、功能都在渗透,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又互相竞争和冲击。因此促使鞋的造型款式、结构用料、功能等方面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制鞋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国内制鞋行业里都使用的传统做法。
[0003]现有的鞋业制造工厂,其鞋面腰部或者其他部位的打磨作业还是采用人工操作,把鞋子放在大底上,用笔在鞋子上面画出大底边沿线,另一个工人按前面的标记打磨或上胶水,但显然,这种方法的生产效率较为低下。同时,现有的鞋面打磨机器,其加压机构的压力值一般为固定值,客户不能根据不同鞋子,因为其制造时所采用的材质不同,所以需要的打磨程度不同,来改变加压机构的压力值,最终得不到最为理想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制鞋全自动双工位打磨设备,可随时调整打磨头机构的压力值,使接触面可柔性而均匀打磨,打磨后除尘收纳,自动通过吸尘管道输出到除尘收纳柜内;能够自动完成测试鞋子的鞋型、码数及外观;双工位治具放料,可左右两边上料同时节省时间,生产效率高;能够代替人工作业,减少人工的劳动力,稳定;实用性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下机柜及电控箱、触屏操作界面、上机保护罩、除灰收纳箱、六轴智能机器人、移动模组机构、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和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下机柜及电控箱内设有移动模组机构,移动模组机构上活动连接有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位于移动模组机构后侧的下机柜及电控箱的台面上固定有六轴智能机器人,六轴智能机器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所述的上机保护罩罩设在移动模组机构、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六轴智能机器人以及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的外部,上机保护罩的前侧面开设有产品上料口;位于产品上料口上部份上机保护罩上固定有触屏操作界面3;下机柜及电控箱的后侧固定有除灰收纳箱5;
[0006]所述的移动模组机构由伺服电机、减速机、传动模组和拖链构成;下机柜及电控箱内并列设有两个传动模组,每个传动模组的顶端均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传动模组中的滑块上连接有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且拖链的一端与滑块固定,拖链的另一端固定在传动模组的侧边。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由模组连接座、气缸固定板、夹持薄型气缸、联动杆、钣金延伸座、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罩、楦头、识别有无产品传感器、传感器座、传
感器延伸座、气缸L型快接头、连接侧板、楦头夹持器、 PRID代码识别器和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座构成;模组连接座固定在传动模组中的滑块上,模组连接座上固定有气缸固定板,气缸固定板上固定有夹持薄型气缸,夹持薄型气缸的输出端上对称铰接有联动杆,联动杆的另一端与楦头夹持器铰接,楦头夹持器的下边缘铰接在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侧板的底部;两个连接侧板均固定在气缸固定板上,其中一个连接侧板的外侧上部固定有钣金延伸座,钣金延伸座上固定有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罩,位于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罩内的钣金延伸座上固定有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座,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座上固定有PRID代码识别器;另一个连接侧板的外侧壁上由下至上分别固定有气缸L型快接头和传感器延伸座,传感器延伸座上固定有传感器座,传感器座上固定有识别有无产品传感器;上述楦头架设在两个连接侧板的顶端,且与楦头夹持器的上边缘活动卡设。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由机器人连接固定板、电机侧方保护板、电机上固定板、电机、电机中心转轴、电机下固定板、检测薄型气缸、除尘管固定座、缸连接件、除尘管道、除尘保护罩、视觉相机保护罩、相机主体、视觉相机镜头、打磨头和吸尘器构成;机器人连接固定板固定在六轴智能机器人的输出端上,机器人连接固定板的下表面两侧均固定有电机侧方保护板,两个电机侧方保护板之间设有电机上固定板,电机上固定板的底部固定有电机,电机的底部固定有电机下固定板,电机下固定板的一侧利用缸连接件与检测薄型气缸的输出端铰接,检测薄型气缸固定在机器人连接固定板的底部,电机的两侧利用电机中心转轴旋接在两侧的电机侧方保护板上,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电机连接件,电机连接件上连接有打磨头;位于打磨头的一侧设有除尘保护罩,除尘保护罩贯通连接有除尘管道,除尘管道利用除尘管固定座固定在视觉相机保护罩内,且除尘管道另一端与吸尘器连接,吸尘器固定在下机柜及电控箱的侧壁上;上述视觉相机保护罩内固定有相机主体,相机主体上连接有视觉相机镜头。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鞋全自动双工位打磨设备,可随时调整打磨头机构的压力值,使接触面可柔性而均匀打磨,打磨后除尘收纳,自动通过吸尘管道输出到除尘收纳柜内;能够自动完成测试鞋子的鞋型、码数及外观;双工位治具放料,可左右两边上料同时节省时间,生产效率高;能够代替人工作业,减少人工的劳动力,稳定;实用性高。
[0010]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中上机保护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中六轴智能机器人与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0014]图4是本技术中移动模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技术中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技术中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是本技术中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本技术中吸尘器的位置示意图。
[0019]图9是本技术中PRID代码识别器、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座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下机柜及电控箱1、产品上料口2、触屏操作界面3、上机保护罩4、除灰收纳箱5、六
轴智能机器人6、移动模组机构7、伺服电机7

1、减速机7

2、传动模组7

3、拖链7

4、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8、模组连接座8

1、气缸固定板8

2、夹持薄型气缸8

3、联动杆8

4、钣金延伸座8

5、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罩8

6、楦头8

7、识别有无产品传感器8

8、传感器座8

9、传感器延伸座8

10、气缸L型快接头8

1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鞋全自动双工位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下机柜及电控箱(1)、触屏操作界面(3)、上机保护罩(4)、除灰收纳箱(5)、六轴智能机器人(6)、移动模组机构(7)、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8)和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9);下机柜及电控箱(1)内设有移动模组机构(7),移动模组机构(7)上活动连接有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8),位于移动模组机构(7)后侧的下机柜及电控箱(1)的台面上固定有六轴智能机器人(6),六轴智能机器人(6)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9);所述的上机保护罩(4)罩设在移动模组机构(7)、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8)、六轴智能机器人(6)以及除尘机视觉检测机构(9)的外部,上机保护罩(4)的前侧面开设有产品上料口(2);位于产品上料口(2)上部份上机保护罩(4)上固定有触屏操作界面(3);下机柜及电控箱(1)的后侧固定有除灰收纳箱(5);所述的移动模组机构(7)由伺服电机(7

1)、减速机(7

2)、传动模组(7

3)和拖链(7

4)构成;下机柜及电控箱(1)内并列设有两个传动模组(7

3),每个传动模组(7

3)的顶端均与减速机(7

2)连接,减速机(7

2)与伺服电机(7

1)的输出端连接,传动模组(7

3)中的滑块上连接有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8),且拖链(7

4)的一端与滑块固定,拖链(7

4)的另一端固定在传动模组(7

3)的侧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鞋全自动双工位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用性制鞋夹持机构(8)由模组连接座(8

1)、气缸固定板(8

2)、夹持薄型气缸(8

3)、联动杆(8

4)、钣金延伸座(8

5)、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罩(8

6)、楦头(8

7)、识别有无产品传感器(8

8)、传感器座(8

9)、传感器延伸座(8

10)、气缸L型快接头(8

11)、连接侧板(8

12)、楦头夹持器(8

13)、 PRID代码识别器(8

14)和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座(8

15)构成;模组连接座(8

1)固定在传动模组(7

3)中的滑块上,模组连接座(8

1)上固定有气缸固定板(8

2),气缸固定板(8

2)上固定有夹持薄型气缸(8

3),夹持薄型气缸(8

3)的输出端上对称铰接有联动杆(8

4),联动杆(8

4)的另一端与楦头夹持器(8

13)铰接,楦头夹持器(8

13)的下边缘铰接在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侧板(8

12)的底部;两个连接侧板(8

12)均固定在气缸固定板(8

2)上,其中一个连接侧板(8

12)的外侧上部固定有钣金延伸座(8

5),钣金延伸座(8

5)上固定有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罩(8

6),位于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罩(8

6)内的钣金延伸座(8

5)上固定有PRID代码识别器安装座(8

15),PRID代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云客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