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属于环保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煤炭产能和煤矿矿井数量居世界之最,每年产生的煤矿矿井水和煤泥水排放量也是位居世界之首。煤泥水是由矿井水与煤炭颗粒物、煤粉、岩粉等杂质混合形成,主要来源于井下工作面、巷道和采空区等处。煤泥水中所含颗粒物含量高、颗粒物粒径分布多样,在井下工作面至水仓汇流过程中极易沉积淤堵。煤泥长时间淤积会增加沉淀池、水仓中的煤泥层厚度,严重降低水仓蓄水能力,给井下防淤排水带来极大挑战,进而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0003]常规处理方法中,井下煤泥水直接提升至地面后才进行处理。煤泥水在井下转输和提升过程中因流速变化会在水沟、水沟和水仓中沉积。沉积的煤泥主要依靠人工清理,这种传统方法机械化水平低,危险系数高,劳动强度大,清理效率低。而且煤泥水常规处理主要以去除颗粒物为主,较少考虑复用。仅去除了煤炭颗粒物、煤粉和岩粉等颗粒物杂质的矿井水不利于井下的深度复用。目前,煤泥水处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包括通过振动分离、旋流分离和过滤方式去除煤泥水中大粒径颗粒物的固液分离单元(1),通过沉淀、澄清和过滤方式去除煤泥水中悬浮颗粒物、絮体和胶体的预处理单元(2),通过自清洗过滤和超滤膜过滤方式去除煤泥水中悬浮颗粒物、絮体和胶体的超滤处理单元(3),以及,通过保安过滤和反渗透膜过滤方式降低煤泥水中溶解性固体和离子含量的反渗透处理单元(4);所述固液分离单元(1)、预处理单元(2)、超滤处理单元(3)和反渗透处理单元(4)通过管道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单元(1)包括振动筛固液分离装置(11)、高精度旋流分离器(12)、超精度旋流分离器(13)、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煤泥输送皮带(15)、收集池(105)、进水泵(106)、一级缓冲水箱(107)和二级缓冲水箱(108);所述振动筛固液分离装置(11)和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均设有固体出口和液体出口,振动筛固液分离装置(11)的固体出口和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的固体出口均连接煤泥输送皮带(15),振动筛固液分离装置(11)的液体出口依次连接收集池(105)和高精度旋流分离器(12),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的液体出口依次连接一级缓冲水箱(107)和超精度旋流分离器(13);所述高精度旋流分离器(12)和超精度旋流分离器(13)均设有顶部溢流口和底部出料口,高精度旋流分离器(12)的顶部溢流口和超精度旋流分离器(13)的顶部溢流口均连接二级缓冲水箱(108),高精度旋流分离器(12)的底部出料口和超精度旋流分离器(13)的底部出料口均连接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煤泥水处理复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筛固液分离装置(11)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振动器(101)、第一振动筛网(102)、第一筛下物收集斗(103)和第一收集管(104),第一振动筛网(102)呈倾角设置,第一振动筛网(102)的出口端位于煤泥输送皮带(15)上方,第一收集管(104)连接收集池(105);所述超精度过滤筛装置(14)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二振动器(141)、第二振动筛网(142)、第二筛下物收集斗(143)和第二收集管(144),第二振动筛网(142)呈倾角设置,第二振动筛网(142)的出口端位于煤泥输送皮带(15)上方,第二收集管(144)连接一级缓冲水箱(1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东锋,郭中权,郑利祥,杨建超,高杰,魏然,周如禄,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