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CD、CD-ROM及MD(微型磁盘)等磁盘系统用的线圈负载驱动电路,尤其涉及(信号)拾取电动机、磁盘旋转电动机、主轴电动机、负载电动机等的线圈负载的通电控制技术。该种磁盘系统中用于光(信号)拾取伺服电动机等的线圈负载的驱动控制,如图3(模式图)所示,使用电流转换电路。例如,当(信号)拾取伺服控制时,流过负载线圈L的电流随着基于聚焦方向或信号记录轨道方向的控制信号的输入电压(Vi),转换为正、反向的电流IA或IB。为了消除线圈产生的反电动势,增加多余转矩,抑制电动机旋转等,需要转换通电电流的方向。图3中的放大器60,对同相端提供基准电压VR,并且,构成在反相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反馈电阻Rf的负反馈放大器,通过输入电阻Ri对反相端提供输入电压Vi,对与其相对应的线圈L供给正、反向电流IA或IB。图4所示为以往使用的构成放大器60的最终输出级电路。在该最终输出级中为了对线圈L提供输出Vout,设置了NPN型的输出级晶体管Tr1和Tr2。由集电极连接电源电位VCC的晶体管Tr1的发射极与发射极接地的晶体管Tr2的集电极连接的接点61,对应于所述输出Vou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负载驱动电路,具有将单向驱动电流供给线圈负载的第一输出级晶体管,和将另一方向的驱动电流供给所述线圈负载的第二输出级晶体管,具有共同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二输出级晶体管相互的基极,连接各输出端,并把该连接点作为与所述线圈负载连接的输出端子,同时,将所述输出端子的输出作为反馈输入的反馈型输出放大器,与所述反馈型输出放大器的控制输入相对应,改变所述基极的共同连接点的电位,使所述第一或第二输出级晶体管导通,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分路电路,该电路由于所述输出端子的输出电压在所定的上 限电平以下呈闭合状态,该闭合状态导通所述第二输出级晶体管,将所述基极的共同连接点和所述输出端子间 ...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9-24 251888/961.一种线圈负载驱动电路,具有将单向驱动电流供给线圈负载的第一输出级晶体管,和将另一方向的驱动电流供给所述线圈负载的第二输出级晶体管,具有共同连接所述第一及第二输出级晶体管相互的基极,连接各输出端,并把该连接点作为与所述线圈负载连接的输出端子,同时,将所述输出端子的输出作为反馈输入的反馈型输出放大器,与所述反馈型输出放大器的控制输入相对应,改变所述基极的共同连接点的电位,使所述第一或第二输出级晶体管导通,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分路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