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记录再生装置,系互相插入、脱开自如地构成支承在底板一侧面传递驱动力的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轴部和从该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位置检测型式的型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部,在所述旋转轴部上形成互相嵌合而传递旋转力的凸状牙部和槽,在电路基板的电路部分上安装型式检测开关的输出端子,并使型式检测开关 旋转轴部与支承在底板侧的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轴部插入而使凸状牙部与槽卡合,由此容易且无障碍地进行旋转轴部插入嵌合的动作,提高操作效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带录像机等磁记录再生装置。在现有的磁带录像机等磁记录再生装置中,为了使磁带盒的移动、磁带取出支柱的移动、输带辊用的压紧轮的移动等与多个型式(盒取出型式、盒下降型式、中间型式、再生型式、逆再生型式、快进·倒回型式等)连动并适当地动作,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即一面通过单一的电动机使主凸轮齿轮旋转,一面通过与该主凸轮齿轮卡合的卡合传递部件而驱动上述各部件(使磁带盒移动的部件、使磁带取出支柱移动的部件、使输带辊用的压紧轮移动的部件等)。在这种磁记录再生装置中,用由可检测绝对值的轮转编码装置构成的型式检测开关来检测所述主凸轮齿轮的位置,根据该型式检测开关的检测位置而控制所述驱动电动机。作为该型式检测开关的现有的安装结构,如图5、图6所示,做成用螺钉2将型式检测开关1安装在底板3上的结构。在底板3上,与型式检测开关1一起安装有载荷电动机4;与载荷电动机4的涡轮4a啮合其第1齿轮部5a的涡轮齿轮5;与该涡轮齿轮5的第2齿轮部5b啮合其第1齿轮部6a的主凸轮齿轮6;与主凸轮齿轮6的第2齿轮部6b啮合其第1齿轮部7a的辅助凸轮齿轮7。而在辅助凸轮齿轮7的第2齿轮部7b上啮合有型式检测开关1的齿轮部1a。如图7所示,型式检测开关1做成与齿轮部1a的旋转轴1b连接的刷子一面在导电型板1d上滑动接触一面旋转的结构,且设有输出电气信号的多个输出端子1e。另外,为将所述的输出端子1e的信号输出到电路基板8一侧,在电路基板8上预先连接安装有接线柱9,并使电气连接型式检测开关1的输出端子1e与该接线柱9接触而电气连接。但是,采用上述现有的型式检测开关的安装结构,由于为使型式检测开关1与电路基板8连接,需接线柱9,故仅这一点,零件数就多,且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此外,考虑了不设置接线柱9,而用配软线等办法将型式检测开关1的输出端子1e与电路基板8连接,但在这种情况下,对配线处理费力费时,由此,也因操作时间的增加等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制造成本的磁记录再生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磁记录再生装置,系互相插入、脱开自如地构成支承在底板一侧而传递来自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的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轴部和从该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位置检测型式的型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部,在所述的旋转轴部上形成互相嵌合而传递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力的凹部和凸部,在电路基板的电路部分上结合、安装有型式检测开关的输出端子,并插入有型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部和支承在底板一侧的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轴部,从而使所述凹部与凸部卡合。根据这种结构,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轴部的旋转,通过两方的旋转轴部的凹部与凸部而良好地传递到型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部。另外,由于可在电路基板的电路部分上直接装上型式检测开关的输出端子,故不需设置接线柱或进行配线处理,就可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在上述磁记录再生装置中,本专利技术系在凹部与凸部的至少一方,形成有对向对方侧的旋转轴部凸部或凹部的嵌入进行导向的倾斜面或弯曲面。根据这种结构,在使旋转轴部互相插入时,即使旋转轴部的凹部与凸部的相对位置稍微不对,但通过倾斜面或弯曲面进行导向而使凹部与凸部互相嵌入,可容易且无障碍地进行旋转轴部互相插入嵌合的动作,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上述磁记录再生装置中,本专利技术系在与型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部一起一体旋转的旋转轴部侧遮盖件上形成有定位用的突部或凹坑,在与固定在电路基板侧的基台的所述旋转轴部侧遮盖件相对的部位的局部上,形成有与所述旋转轴部侧遮盖件的突部或凹坑卡合的凹坑或突部。根据这种结构,在进行旋转轴部互相插入嵌合的动作之前,通过预先使旋转轴部侧遮盖件与基台的定位用的突部与凹坑卡合,使型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部旋转起来而可防止插入嵌合的动作受到障碍。另外,在上述磁记录再生装置中,本专利技术系在型式检测开关上设有与电路基板卡合并支承型式检测开关的爪部和与电路基板卡合并进行型式检测开关定位的突起。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先将型式检测开关的输出端子与电路基板的电路部分结合,并预先使型式检测开关的爪部及突起与电路基板卡合,可在定位、支承在电路基板的正常位置的状态下,使型式检测开关的输出端子与电路基板的电路部分结合,可高效率地进行这种结合作业。另外,由于形成进行型式检测开关定位的突起,故能正确地进行定位,并用爪部与电路基板卡合,万一型式检测开关自身作用了外力的情况下,也可用爪部承受这种外力,从而因所述外力,型式检测开关的输出端子变形,可用输出端子的结合部分防止产生断线。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磁记录再生装置中的旋转凸轮齿轮附近部位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磁记录再生装置中的旋转凸轮齿轮及型式检测开关附近部位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磁记录再生装置中的旋转凸轮齿轮及型式检测开关附近部位的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磁记录再生装置中的型式检测开关的立体图。图5是现有的磁记录再生装置中的旋转凸轮齿轮附近部位的俯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现有的磁记录再生装置中的旋转凸轮齿轮及型式检测开关附近部位的局部剖切的主视图。图7(a)是图5所示的现有的磁记录再生装置中型式检测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7(b)是表示图5所示的现有磁记录再生装置中型式检测开关的开关输出与型式切换关系的图。下面,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用图1~图4来说明。图1、图2中,11是旋转凸轮齿轮,在向下方突出的旋转轴部11a的基部部分上形成有大直径槽部11b,并以其大直径槽部11b被形成在底板上的筒状部12a嵌入的状态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凸轮齿轮11。在底板12上卡止有安装托架27,在该安装托架27上安装有作为驱动电动机的载荷电动机13。在载荷电动机13驱动轴上连接小齿轮14,该小齿轮14的旋转通过第1减速齿轮15与第2减速齿轮16而传递到旋转凸轮齿轮11。即,所述的旋转轴嵌入在底板12上形成的2个孔部与在安装托架27上形成的孔部而旋转自如地支承第1减速齿轮15及第2减速齿轮16。通过第1减速齿轮15的大直径齿轮部15a与小齿轮14啮合、第1减速齿轮15的小直径齿轮部15b与第2减速齿轮16的大直径齿轮部16a啮合、第2减速齿轮16的大直径齿轮部16b与旋转凸轮齿轮11的外周齿部11c啮合,而一面使载荷电动机13的旋转减速,一面传递到旋转凸轮齿轮11,从而使旋转凸轮齿轮11旋转。在旋转凸轮齿轮11的上面部与下面部分别形成有凸轮槽11d(仅图示上面部侧),通过一端部与上面部凸轮槽11d卡合的拨杆和与下面部凸轮槽卡合的卡合零件等,来驱动磁带盒的移动机构、磁带取出支柱的移动机构、输带辊用压紧轮的移动机构等。如图1、图3所示,旋转凸轮齿轮11的旋转轴部11a贯通底板12而向下方突出,同时从大致中间部顶端侧形成为细直径。此外,在旋转凸轮齿轮11的旋转轴部11a中的中间部分,形成有作为凸部的凸条牙部11e,在该凸条牙部11e的顶端形成有仅顶端稍变细的锥面11f(参照图3)。如图1所示,在底板12的下方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电路基板21,并在该电路基板21中的旋转凸轮齿轮11的正下方位置上,安装有从旋转凸轮齿轮11的旋转位置检测型式的型式检测开关22。如图3、图4所示,型式检测开关22包括将导电型板(未图示)设在上面的基台23;下部与在基台23中央形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互相插入、脱开自如地构成支承在底板一侧而传递来自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的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轴部和从该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位置检测型式的型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部,在所述的旋转轴部上形成互相嵌合而传递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力的凹部和凸部,在电路基板的电路部分上结合、安装有型式检测开关的输出端子,并插入有型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部和支承在底板一侧的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轴部,从而使所述凹部与凸部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6-9-30 257921/961.一种磁记录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互相插入、脱开自如地构成支承在底板一侧而传递来自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力的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轴部和从该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位置检测型式的型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部,在所述的旋转轴部上形成互相嵌合而传递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力的凹部和凸部,在电路基板的电路部分上结合、安装有型式检测开关的输出端子,并插入有型式检测开关的旋转轴部和支承在底板一侧的旋转凸轮齿轮的旋转轴部,从而使所述凹部与凸部卡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记录再生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裕幸,千田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