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拾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411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学拾取器,能够对不同记录密度的记录介质进行记录和再现,且具有一紧凑的,薄的且低能耗的结构,此光学拾取器,能够对高密光盘和低密光盘进行记录和再现,包括一个物镜,一个具有一光发射元件和一用于对高密光盘记录和再现的光接收元件的第一光学单元,一个具有一光发射元件和一用于对低密光盘记录和再现的光接收元件的第二光学单元,一个用于将此第一和第二光学单元的光轴引导至相同光轴的分束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拾取器,用以在具有不同记录密度的记录载休,如高密光盘、小型盘及类似介质上进行记录并从其再现。下面说明传统的用于在高密记录光盘及小型盘上进行记录和再现的光学拾取器。为方便起见,将以DVD(数字视盘)作为高密光盘并以CD(小型盘),作为低密光盘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3显示了传统光学拾取器的平面图,及其关键部位的剖面图。在图13中,标记数码50表示用于高密光盘的光学拾取器,而且用于将激光束53聚焦到高密光盘52上的高密光盘物镜54紧密粘接并固定在物镜镜筒51上。线圈单元55,包括用于在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调整运动的聚焦线圈和跟踪线圈,该单元紧密连接并固定在物镜镜筒51上。线圈单元55配置有永磁体以形成磁路,以便在聚焦方向和跟踪方向驱动物镜镜筒51。物镜镜筒51由一个外磁性的导电的直线形弹性元件57保持在中间位置,电源加在线圈单元55上。现在说明用于从高密光盘进行再现的具有上述结构的光学拾取器50的光学系统。用于高密光盘的光学单元61包括工作在635至650nm波长的激光束53条件下的一个光发射元件和一个光接收元件。激光束53通过准直透镜62变成平行光,然后由具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从光盘记录介质再现信息的光学拾取器,包括: 一个第一光学单元,包括一个用于发射第一波长光束的第一光源,和一个用于探测由光盘反射光的第一光电探测器; 一个第二光学单元,包括一个用于发射第二波长光束的第二光源,和一个用于探测由光盘反射光的第二光电探测器; 分光装置,用于将具有第一波长的光束与具有第二波长的光束引导至共用同一光轴;和 一个物镜。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11-21 3103481.一种用于从光盘记录介质再现信息的光学拾取器,包括一个第一光学单元,包括一个用于发射第一波长光束的第一光源,和一个用于探测由光盘反射光的第一光电探测器;一个第二光学单元,包括一个用于发射第二波长光束的第二光源,和一个用于探测由光盘反射光的第二光电探测器;分光装置,用于将具有第一波长的光束与具有第二波长的光束引导至共用同一光轴;和一个物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所述分光装置为一分束器,它反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而透过具有第二波长的光。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从所述第一光源至所述物镜的距离不同于从所述第二光源至所述物镜的距离,以使在具有第一波长的光透过所述物镜而会聚时产生的球差以及在具有第二波长的光透过所述物镜而会聚时产生的球差分别不超过预定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第一波长为600至680nm,而第二波长不超过800nm,并确保下列关系L1>L2其中L1代表由所述第一光源至所述物镜的距离,L2代表由所述第二光源至所述物镜的距离。5.一种用于从光盘记录介质再现信息的光学拾取器,包括一个第一光学单元,包含一个用于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束的第一光源,一个用于探测由光盘反射光的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用于引导由光盘反射的光至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的第一光导装置;一个第二光学单元,包含一个用于发射具有第二波长的光束的第二光源,一个用于探测由光盘反射的光的第二光电探测器,和用于引导由光盘反射的光至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的第二光导装置;分光装置,用于将具有第一波长的光及具有第二波长的光引导至相同光轴;和一个物镜;其中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轴正交于由所述第二光源光轴与所述物镜光轴之间相连的光轴,且所述分光装置设置在包含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光轴交点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所述分光装置为一分束器,它反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束并透过具有第二波长的光束。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第一波长为600至680nm,第二波长不超过800nm,且确立下列关系L1>L2其中L1代表由所述第一光源至所述物镜的距离,L2代表由所述第二光源至所述物镜的距离。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第一波长为600至680nm,第二波长为不超过800nm,且确立下列关系0.55≤L2/L1≤0.75其中L1代表由所述第一光源至所述物镜的距离,L2代表由所述第二光源至所述物镜的距离。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拾取器,还包括光束直径变换装置,它对于具有第一波长的光与具有第二波长的激光束分别具有不同的透光直径,并且其中透光直径应设置为使得物镜对于具有第二波长的光工作在0.4至0.6的数值孔径(NA)范围,且所述光束直径变换装置设置在所述分光装置与所述物镜之间。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拾取器,还包括光束直径变换装置,它对于具有第一波长的光与具有第二波长的激光束分别具有不同的透光直径,并且其中透光直径设置为使得物镜对于具有第二波长的光工作在0.4至0.6的数值孔径(NA)范围,且所述光束直径变换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光学单元与所述分光装置之间。11.一种用于从光盘记录介质再现信息的光学拾取器,包括一个第一光学单元,包含一个用于发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束的第一光源,一个用于探测由光盘反射的光的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用于引导由光盘反射的光至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的第一光导装置;一个第二光学单元,包含一个用于发射具有第二波长的光束的第二光源,一个用于探测由光盘反射的光的第二光电探测器,和用于引导由光盘反射的光至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的第二光导装置;分光装置,用于将具有第一波长的光及具有第二波长的光引导至相同光轴;一个准直透镜,用于将具有第一波长的光由发散光束转换成平行光束并用于将具有第二波长的光的发散角减小;和一个物镜;且其中所述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分光装置与所述物镜之间,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轴设置在所述准直透镜与所述物镜光轴之间连接线的延长线上,且其中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轴垂直于所述准直透镜与所述物镜光轴之间相连接的光轴,所述分光装置设置在包含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光轴交点的位置。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所述分光装置为一分束器,它反射具有第一波长的光并透过具有第二波长的光。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第一波长为600至680nm,第二波长为不超过800nm,且存在下列关系L1>L2其中L1代表由所述第一光源至所述准直透镜的距离,L2代表由所述第二光源至所述准直透镜的距离。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第一波长为600至680nm,第二波长为不超过800nm,且存在下列关系0.55≤L2/L1≤0.75其中L1代表由所述第一光源至所述准直透镜的距离,L2代表由所述第二光源至所述准直透镜的距离。15.一种用于从光盘记录介质再现信号的光学拾取器,包括一个第一光学单元,包含一个用于发射第一波长光的第一光源,一个用于探测光盘反射光的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用于引导光盘反射光至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的第一光导装置;一个第二光学单元,包含一个用于发射第二波长光的第二光源,一个用于探测光盘反射光的第二光电探测器,和用于引导光盘反射光至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的第二光导装置;偏振分光装置,用于将第一波长光与第二波长光引导至相同光轴;光束直径变换装置,对第一波长光与第二波长光分别具有不同的透光直径;一个准直透镜,用于将第一波长光由发散光束转换成平行光束并用于减小第二波长光的发散角;和一个物镜;且其中所述准直透镜设置在所述偏振分光装置与所述物镜之间,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轴设置在所述准直透镜与所述物镜光轴之间连接的延长线上,且其中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轴垂直于所述准直透镜与所述物镜光轴之间相连接的光轴,所述偏振分光装置设置在包含所述第一和第二光源的光轴交点的位置。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所述偏振分光装置为一偏振光束分离器,用以反射S偏振成分并透过P偏振成分,且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发射S偏振光,所述第二光源发射P偏振光。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所述偏振分光装置为一偏振光束分离器,用以反射P偏振成分并透过S偏振成分,且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发射P偏振光,所述第二光源发射S偏振光。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拾取器,其中,第一波长为600至680nm,第二波长为不超过800nm,且存在下述关系L1>L2其中L1代表由所述第一光源至所述准直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春口隆小岛光喜中岛一幸古川文信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