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31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其具有的试剂输出结构包括试剂储存腔、第一离心力流道以及延时单元。延时单元包括第一转向流道、毛细力流道、第二转向流道以及第二离心力流道。第一离心力流道自试剂储存腔引出后远离旋转中心延伸,并连通于第一转向流道的一端。第一转向流道的另一端与毛细力流道的一端连通,毛细力流道自第一转向流道引出后靠近旋转中心延伸,毛细力流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向流道的一端连通,第二转向流道的另一端与第二离心力流道连通,第二离心力流道自第二转向流道引出后远离旋转中心延伸。上述微流控芯片适用于需要控制试剂输出时间、顺序的反应中,尤其在需要先后施加多种试剂的反应中,可控制多种试剂的施加时间。施加时间。施加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流控芯片


[0001]本技术涉及微流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指在没有外在光源、热源或电场等激发下由化学反应而产生光子,可以将高灵敏的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与高特异性的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结合起来,从而检测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含量的一类方法/技术。
[0003]即时检测(POCT),指在病人旁边进行的临床检测及床边检测,通常在采样现场进行即刻分析,省去标本在实验室检验时的复杂处理程序,快速得到检验结果的一类方法。
[0004]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是当前微全分析系统(miniaturized total analysis systems)发展的热点领域,可以应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即时检测中。微流控芯片将多种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中所涉及的一系列实验,包括样品前处理、样品反应、结果读取等操作整合到一张具有微纳尺寸结构的芯片上,其具有样本需求少、试剂消耗少、反应迅速以及结果准确等特点。离心微流控芯片是微流控芯片的其中一种,指的是利用离心力为动力驱动样品或试剂在芯片微通道中运动,从而进行检测的一类芯片,通常将多个可以完成一类反应的基本单元集成到一个盘片上,从而实现多样品的检测。离心微流控芯片常通过调节离心速度来获得不同的离心力,从而控制液体在芯片上的运动。离心微流控芯片具有结构高度对称、测量样本大、对外部动力驱动需求小、配套设施小、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结构准确以及重复性好等优点。
[0005]微流控阀门,指的是在微流控芯片上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如毛细管、表面改性、薄膜等结构起到抑制液体流动的作用,并可以通过控制达到自由开闭来对液路进行调控。
[0006]传统的离心微流控芯片中的阀门多数以瞬时性阀门对液流进行控制,无法产生延时作用,不能精确区分液流的加入次序,无法完成复杂多步的化学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产生延时作用的试剂输出结构的微流控芯片。
[0008]一种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具有旋转中心,所述微流控芯片具有试剂输出结构,所述试剂输出结构包括试剂储存腔、第一离心力流道以及延时单元,所述延时单元包括第一转向流道、毛细力流道、第二转向流道以及第二离心力流道,所述第一离心力流道自所述试剂储存腔引出后远离所述旋转中心延伸,并连通于所述第一转向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向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毛细力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毛细力流道自所述第一转向流道引出后靠近所述旋转中心延伸,所述毛细力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转向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离心力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离心力流道自所述第二转向流道引出后远离所述旋转中心延伸,所述第一离心力流道具有第一出料微流阀门,所述第二离心力流道具有第二出料微流阀门。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料微流阀门为疏水阀或毛细阀。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料微流阀门为疏水阀或毛细阀。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时单元有多个,多个所述延时单元依次连通,后一所述延时单元的所述第一转向流道与前一所述延时单元的所述第二离心力流道连通。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试剂输出结构有多个,多个所述试剂输出结构围绕所述旋转中心间隔分布,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试剂输出结构中,所述延时单元有多个,多个所述延时单元依次连通,后一所述延时单元的所述第一转向流道与前一所述延时单元的所述第二离心力流道连通,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试剂输出结构与其他的所述试剂输出结构相比,具有不同数量的所述延时单元。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试剂输出结构中的所述延时单元的数量均与其他的所述试剂输出结构中的所述延时单元的数量不同。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依次连通的多个所述延时单元中,后一所述延时单元相较于前一所述延时单元更加远离相应的所述试剂储存腔。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乙区分配腔以及多个反应腔,所述乙区分配腔环绕所述旋转中心延伸,多个试剂输出结构均与所述乙区分配腔连通,多个所述反应腔分别与多个所述乙区分配腔连通,所述试剂输出结构、所述乙区分配腔和所述反应腔与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依次递增。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层叠设置的公用试剂层以及反应层;
[0017]所述公用试剂层具有所述试剂输出结构、所述乙区分配腔、乙区样本添加孔、乙区第一微流道以及乙区第二连接口,所述乙区第二连接口有多个,多个所述乙区第二连接口沿所述乙区分配腔的延伸方向分布,多个所述乙区第二连接口分别与所述乙区分配腔连通,所述乙区第二连接口相较于所述乙区分配腔更加远离所述旋转中心;
[0018]所述反应层具有分配反应结构,所述分配反应结构包括甲区样本添加孔、甲区分配腔以及反应单元;所述甲区样本添加孔与所述甲区分配腔连通,所述反应单元包括甲区第一微流道以及所述反应腔,所述反应腔通过所述甲区第一微流道与所述甲区分配腔连通;所述甲区分配腔环绕所述旋转中心延伸,所述分配反应结构中有多个所述反应单元,多个所述反应单元沿所述甲区分配腔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甲区分配腔相较于所述反应腔更靠近所述旋转中心;所述甲区样本添加孔与所述乙区样本添加孔连通,所述反应腔与所述乙区第二连接口连通。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单元还包括甲区第一试剂进口以及甲区第八微流道,所述甲区第一试剂进口通过所述甲区第八微流道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甲区第一试剂进口相较于所述反应腔更加靠近所述旋转中心,所述乙区第二连接口通过所述甲区第一试剂进口以及所述甲区第八微流道与所述反应腔连通。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配反应结构还包括分离腔以及甲区第二微流道,所述分离腔通过所述甲区第二微流道与所述甲区分配腔连通,所述分离腔相较于所述甲区分配腔更靠近所述旋转中心。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配反应结构还包括甲区第四微流道以及废液储存腔,所述反应腔通过所述甲区第四微流道与所述废液储存腔连通,所述废液储存腔连通相较于所述反应腔更加远离所述旋转中心。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甲区分配腔通过甲区第六微流道与所述废液储存腔连通。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流控芯片具有多个分配反应结构,多个所述分配反应结构围绕所述旋转中心分布并间隔设置。
[0024]与现有方案相比,上述微流控芯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上述微流控芯片中试剂输出结构可延迟试剂从试剂储存腔向试剂输出结构之外的其他液路的输出时间。试验时,通过增大离心速度,试剂储存腔中的试剂突破第一离心力流道上的第一离心力流道,进入延时单元的第一转向流道,此时由于离心力大于毛细力,试剂暂留在第一转向流道。减小离心速度,此时离心力小于毛细力,试剂从第一转向流道进入毛细力流道,再进入第二转向流道,达到第二离心力流道上的第二出料微流阀门前。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具有旋转中心,所述微流控芯片具有试剂输出结构,所述试剂输出结构包括试剂储存腔、第一离心力流道以及延时单元,所述延时单元包括第一转向流道、毛细力流道、第二转向流道以及第二离心力流道,所述第一离心力流道自所述试剂储存腔引出后远离所述旋转中心延伸,并连通于所述第一转向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向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毛细力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毛细力流道自所述第一转向流道引出后靠近所述旋转中心延伸,所述毛细力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向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转向流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离心力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离心力流道自所述第二转向流道引出后远离所述旋转中心延伸,所述第一离心力流道具有第一出料微流阀门,所述第二离心力流道具有第二出料微流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微流阀门为疏水阀或毛细阀;和或所述第二出料微流阀门为疏水阀或毛细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单元有多个,多个所述延时单元依次连通,后一所述延时单元的所述第一转向流道与前一所述延时单元的所述第二离心力流道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输出结构有多个,多个所述试剂输出结构围绕所述旋转中心间隔分布,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试剂输出结构中,所述延时单元有多个,多个所述延时单元依次连通,后一所述延时单元的所述第一转向流道与前一所述延时单元的所述第二离心力流道连通,且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试剂输出结构与其他的所述试剂输出结构相比,具有不同数量的所述延时单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试剂输出结构中的所述延时单元的数量均与其他的所述试剂输出结构中的所述延时单元的数量不同。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依次连通的多个所述延时单元中,后一所述延时单元相较于前一所述延时单元更加远离相应的所述试剂储存腔。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茗张赛王刚钱纯亘胡鹍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