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121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精度形成衍射光栅用于将激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衍射以控制激光光源发光量的光头装置。其全息透镜3具有形成对从光记录媒体5的返回激光Lr衍射引导至信号用光检测器7的第1衍射光331的第1衍射区域33、及形成对半导体模块2发射的激光Lo的一部分反射衍射并聚焦于监控用光检测器8的第二衍射光栅341的第2衍射区域34。第2衍射光栅341由条纹状的使激光Lo反射的反射部分342及使激光Lo透过的非反射部分343构成。(*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行光记录媒体记录重放的光头装置,特别涉及通过直接检测从激光光源向光记录媒体出射的激光的一部分对激光光源的发光量进行反馈控制的光头装置。在CD或DVD等光记录媒体进行记录重放用的光头装置中,由于从激光光源出射的激光的光量随温度或时效变化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必须对激光光源的发光量进行反馈控制,以便能保持从激光光源获得不变的发光输出。作为激光光源发光量的控制方法,已经知道有直接检测从激光光源向光记录媒体出射的前向光的方法。采用该方法的光头装置已经在专利第2543227号、特开平2-265036号、特公平8-7872号及特开平3-269835号公报等有揭示。在专利第2543227号公报揭示的光头装置中,使用全息透镜,该全息透镜形成将从光记录媒体的返回光加以衍射、引导至信号用光检测器的第1衍射区域及将从激光光源出射的前向光的一部分加以反射衍射、引导至监控用光检测器的第2衍射区域。第1及第2衍射区域中,第二衍射区域是将金属膜覆盖在衬底基板表面上形成的衍射光栅而构成。另外,在特开平2-265036号公报揭示的光头装置中,使用基本上与上述全息透镜相同构成的全息透镜,同时在同一基板上形成信号检测用光检测器及监控用光检测器。另外,在特公平8-7872号公报揭示的光头装置中,使用仅仅形成第1衍射区域的全息透镜,同时使用将前向光的一部分向监控用光检测器反射、具有规定反射率的光学元件。另外,在该光头装置中,信号用及监控用的光检测器也形成在同一基板上。另外,在特开平3-269835号公报揭示的光头装置中,对于在从激光光源到物镜的光路途中位置配置的反射镜表面形成第1及第2衍射区域。在专利第2543227号及特开平2-265036号公报揭示的光头装置中,由于将金属膜覆盖在衍射光栅上,因此容易因金属膜造成光栅凹凸或间距不正确,容易产生鬼线(Ghost)。另外,在特公平8-7872号公报揭示的光头装置中,由于用具有规定反射率的光学元件将前向光的一部分加以反射,因此该反射光成为发散光。因而,引导至光检测器的光束直径非常大,当监控用光检测器很小时,不能得到用于控制激光光源发光量所必须的光电流。另外,在物开平3-269835号公报揭示的光头装置中,由于在反射镜的表面前向光的光束直径非常大,因此为了将前向光进行反射衍射,必须要大面积的衍射光栅,反射镜的成本就上升。另外,在专利第2543227号公报揭示的光头装置中,由于第1及第2衍射区域形成的衍射格子凹凸的高低不一样,因此不能用同一工序同时形成两者的衍射光栅。也就是说,当想要同时形成两者的衍射光栅时,必需牺牲某一方的衍射特性。另一方面,若通过多个工序形成两者的衍射光栅,则全息透镜的单价要提高,同时由于工序增加,容易使得衍射光栅的精度降低。还有,在这些光头装置中由于第2衍射区域位于第1衍射区域的外围,因此入射至第2衍射区域的从激光光源发射的前向光的入射角度较大。另外,由于第2衍射区域将前向光靠近外侧的部分向内侧反射衍射,将前向光的一部分引导至监控用光接收元件。当对于第2衍射区域给予了这样的衍射特性时,必须要形成间距非常窄的衍射光栅。但是,产生的弊端是,很难高精度制造微细的衍射光栅,若其精度差,则不能得到所希望的衍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课题,目的在于提供没有上述这些问题的、能够将激光光源发射的前向光的一部分加以反射衍射、对激光光源的发光量进行反馈控制的光头装置。附图说明图1(A)为从X方向看光头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1(B)为从Y方向看光头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2(A)为从X方向看半导体激光模块、信号用光检测器及监控用光检测器的配置关系的概略构成图。图2(B)为从Z方向看半导体激光模块、信号用光检测器及监控用光检测器的配置关系的概略构成图。图3(A)为全息透镜的平面图。图3(B)为全息透镜的剖面图。图3(C)为与图3(B)所示全息透镜不同的全息透镜概略构成图之一例。图4表示入射至第2衍射区域的激光被反射衍射的情况。图5所示为由反射部分及非反射部分构成的明暗型衍射光栅的图形。图6为与图1所示光头装置不同的光头装置概略构成图之一例。下面,参照附图就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光头装置之一例加以说明。另外,由于光头装置各构成要素呈三维配置,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互相垂直的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Y方向及Z方向,并且这些坐标轴说明各构成要素的位置及方向。图1(A)表示从X方向看光头装置时的概略构成,图1(B)表示从Y方向看光头装置时的概略构成。另外,X方向为物镜的寻道移动方向,Y方向为在光记录媒体上形成轨道的形成方向,Z方向为物镜的聚焦移动方向。如图1(A)及(B)所示,光头装置1具有作为激光光源的半导体激光模块2,从该半导体激光模块2起,向着光记录媒体5(沿Z方向)依次配置全息透镜3及物镜4。另外,光头装置1具有接收从光记录媒体的返回光Lr的信号用光检测器7,以及接收用全息透镜3反射衍射的从半导体激光模块2发射的激光(前向光)Lo的一部分的监控用光检测器8。如图2(A)及(B)所示,半导体激光模块2具有能够向着Y方向出射激光Lo而配置的激光二极管21,以及将激光二极管21发出的激光Lo加以反射。并沿Z方向出射激光Lo的反射镜22。激光二极管21直接或者通过辅助支架设置在半导体基板6上,激光二极管21的活性层与半导体基板6的表面(XY平面)平行,造成从激光二极管21沿Z方向出射具有长椭圆状波阵面的激光Lo。反射镜22具有相对于从激光二极管21出射的激光Lo的出射方向倾斜45度的反射面221。作为反射镜22,例如可以通过对部分半导体基板6进行刻蚀而形成。另外,当然也可以安装相对于半导体基板6是独立的光学元件来代替上述构成。另外,若将激光二极管21配置得使其出射端面对着全息透镜3,则能够省略反射镜22。信号用光检测器7及监控用光检测器8直接形成于同一半导体基板6。信号用光检测器7形成于离开半导体激光模块2在X方向一边端部沿X方向规定距离的位置处,监控用光检测器8形成于离开半导体激光模块2在Y方向一边端部沿Y方向规定距离的位置处。从激光二极管21出射的激光Lo沿Y方向前进,入射至反射镜22的反射面211。激光Lo在该反射面221转过直角,沿Z方向出射。因此,在本例中,半导体激光模块2的实质性发光点J位于反射镜22的反射面221。从激光二极管21出射的激光Lo沿Z方向以长椭圆状波阵面。即沿Y方向较宽的激光Lo向光记录媒体5出射。该激光Lo入射至全息透镜3。在本例的光头装置1中,半导体激光模块2及各光检测器7及8封装在置于半导体基板6表面的封装外壳9内,在该封装外壳9的上部,即半导体激光模块2发射的激光Lo前进方向形成开口的激光射入射出窗口91。在本例中,安装有全息透镜3,对于该激光射入射出窗口91,封装外壳9的内部呈气密状态。这样,能够确保从半导体激光模块2射向光记录媒体5的激光Lo的光路,同时能够保护半导体激光模块2、信号用光检测器7及监控用光检测器8不受灰尘影响。图3(A)及(B)所示分别为全息透镜3的平面图及剖面图。在图3(A)中,虚线所示的椭圆形区域R为激光Lo照射区域。全息透镜3具有衬底基板31及保护基板32,该衬底基板31具有第1表面311(在本例中,是基板的两面当中由激光二极管21出射的激光Lo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激光光源、将该激光光源出射的激光聚焦于光记录媒体上的物镜、配置在前述激光光源及前述物镜之间光路中的全息元件、对从前述光记录媒体的返回激光进行检测的信号用光检测器、以及对从前述激光光源向前述光记录媒体出射的激光的一部分进行检测的监控用光检测器,前述全息元件具有对前述返回激光加以衍射引导至前述信号用光检测器的第1衍射区域、同时具有通过条纹状反射部分对前述激光光源出射的前述激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衍射并引导至前述监控用光检测器的第2衍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3-21 067718/97;JP 1997-7-16 190828/971.一种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激光光源、将该激光光源出射的激光聚焦于光记录媒体上的物镜、配置在前述激光光源及前述物镜之间光路中的全息元件、对从前述光记录媒体的返回激光进行检测的信号用光检测器、以及对从前述激光光源向前述光记录媒体出射的激光的一部分进行检测的监控用光检测器,前述全息元件具有对前述返回激光加以衍射引导至前述信号用光检测器的第1衍射区域、同时具有通过条纹状反射部分对前述激光光源出射的前述激光的一部分进行反射衍射并引导至前述监控用光检测器的第2衍射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部分由金属膜形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定的前述第2衍射区域的衍射特性,使得在该第2衍射区域反射的激光聚焦于前述监控用光检测器的光接收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形成的前述反射部分图形与将前述激光光源及前述监控用光检测器分别作为光源时分别从该光源出射的球面波与在前述第2衍射区域形成的干涉条纹一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全息元件,在该全息元件的衬底基板一面形成前述第1衍射区域,而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另一面形成前述第2衍射区域。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有内装有前述激光光源、前述信号用光检测器及前述监控用光检测器的封装外壳,在该封装外壳的前述激光光源发射的激光的前进方向形成激光射入射出窗口,在该激光射入射出窗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田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