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经鼻腔手术术后使用的氧气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94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0
一种适合经鼻腔手术术后使用的氧气面罩,包括面罩本体、面罩本体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吸氧处、鼻托处、下颌拖处,吸氧处设置有贯穿的吸氧孔,面罩本体位于吸氧孔外侧处固定有连接管头,连接管头用于和吸氧管接头连接;鼻托处、下颌拖处分别用于和面部的鼻梁、下颌外侧贴合;连接孔有两个且面罩本体位于两个连接孔处可与面部靠近耳朵处贴合;面罩本体内侧由吸氧处分别向连接孔处、鼻托处、下颌拖处逐渐外扩构成半开放式花瓣形状。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开放式花瓣形设计,由于经鼻腔手术后患者鼻腔填塞,无法使用双鼻腔吸氧管,且患者多为经口呼吸,半开放式花瓣形的氧气面罩设计给患者足够的呼吸空间,缓解患者憋闷感等不适症状,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理负担。理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经鼻腔手术术后使用的氧气面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经鼻腔手术术后使用的氧气面罩。

技术介绍

[0002]垂体瘤是神经外科常见良性肿瘤类型
[1]
,在颅内肿瘤总发病数中的比例为16.7%
[2]
。 经鼻蝶入路术式以低创、快速恢复、低复发率、易为患者接受的优势而成为该类肿瘤常用切除术式
[3-4]

[0003]现临床上鼻内镜术后绝大多数仍采用凡士林纱条、膨胀海绵、碘伏纱条、硅胶管、纳吸棉等材料进行鼻腔填塞以预防出血、鼻腔粘连等并发症
[5-7]。鼻部手术主要目的是为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然而,鼻腔填塞给患者带来较多的不适
[8]。
[0004]正常情况下外界空气经鼻腔吸入肺内,鼻腔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过滤、加温、加湿作用,保持呼吸顺畅舒适。经鼻腔填塞的患者改变了用鼻腔呼吸的习惯,患者一时不能适应,会产生不舒适感。护理人员应积极实施舒适护理,改善患者鼻腔填塞后引发的一系列不适,不仅为患者解除病痛,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9]。
[0005]《2107BTS:成人在医疗机构一级急诊室内氧气的应用》中写到,术后应给予患者适当吸氧以便患者保持在适当的目标饱和范围内,对于大多数全麻手术后的患者,建议将目标饱和度设为94%-98%的范围。围手术期和术后高水平的吸入氧气被提议可改善术后临床症状,包括缓解术后恶心呕吐的症状,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其原理是在手术伤口内增加组织中的含氧量可能会增加中性粒细胞的杀伤能力,从而降低感染率,有较早的Meta分析支持了这一假设。
[0006]余蓉等人的研究显示,鼻腔填塞的患者,吸氧后病人的能耐受头晕、头痛、咽干痛,并较少发生胸闷、气紧及减少了止痛片的使用
[10]。张爱军等人的研究显示:鼻腔填塞后,患者经口腔呼吸,常会因呼吸模式的改变而引起全身重要脏器的缺氧,使患者动脉血氧含量下降,脑供血不足。脑细胞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使无氧效解酶增高,严重者可使脑内酸性代谢产物蓄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脑细胞间质水肿。另外,鼻腔填塞物也可刺激鼻腔黏膜,使患者感到头部沉闷、头晕、头痛。若缺氧发生在心肌,就会引起心肌缺氧,患者就会出现胸闷、气急。术后患者情绪不稳、精神紧张、恐惧、焦虑,还可导致血压升高。口腔鼻导管吸氧后,可获得足够的氧气供给,使患者能安静睡眠。因安静的环境可使人体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使疼痛的敏感性降低,减少了镇痛药的用量
[11]。
[0007]目前,临床上适用于手术后患者的吸氧方式有:
①ꢀ
双塞法
--
为两个较细小的鼻塞同时置于双侧鼻孔,鼻塞周围尚留有空隙,能同时呼吸空气,病人较舒适,但吸氧浓度不够稳定。
[0008]②ꢀ
开放式面罩吸氧法:是将面罩置于距病人口鼻1~3厘米处,适宜小儿,可无任何不适感。
[0009]③ꢀ
密闭面罩法是将面罩紧密罩于口鼻部并用松紧带固定,适宜较严重缺氧者,吸氧浓度可达40%~50%,感觉较舒适,无粘膜刺激及干吹感觉。但氧耗量较大,存在进食和排
痰不便的缺点。
[0010]④ꢀ
文丘里面罩,根据文丘里原理制成。在喷射气流周围产生负压,携带一定量空气从开放的边缝或侧孔流入面罩。因输氧孔有一定口径,以致从面罩边缝或侧孔吸入的空气与02混合后可保持固定的比例,调整面罩边缝的大小和驱动02流量,可改变空气与02比例,比例的大小决定吸入02浓度的高低。经鼻腔手术后患者多使用口腔鼻导管吸氧,暂无转为经鼻腔手术患者设计的吸氧装置。
[0011]面罩吸氧要比鼻导管更可靠,简易面罩相比鼻导管,可避免鼻部并发症,增加了舒适性。由于鼻腔手术后患者鼻腔填塞,无法使用鼻腔双通道吸氧的方式进行给氧,而常规使用的氧气面罩由于是为鼻腔呼吸的患者设计,没有在口腔处预留足够的口腔呼吸空间,因此常规的氧气面罩对于鼻腔填塞的患者而言,舒适性较差,易增加患者憋闷感等不适症状。
[0012]参考文献:[1 ]赖海燕,韦宇宁,卢桂花,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监护期的应用[J]. 中华临床护理,2015,7(4):310-313。
[0013][2]Ho RW, Huang HW, Ho JT. The influence of pituitary adenomas size on vision and visual outcomes after trans-sphenoidal adenectomy: a report of 78 cases[J].J Korean Neurosurg Soc,2015,57(1):23-31。
[0014][3]张倩.优质护理服务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不良情绪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3):2952-2954。
[0015][4]孙文杰.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42(12):1714-1715。
[0016][5] 孔维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326.[6] 韦燕飞.鼻内镜术后鼻腔填塞物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4(18):1691-1693。
[0017][7] 张萍,华玮.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5,30(4):101-104.DOI:10.3870/hlxzz.2015.04.101。
[0018][8]刘忠俊,黄娟.术后鼻腔填塞患者的舒适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16):92-94.DOI:10.3870/hlxzz.2014.16.092。
[0019][9]丁晓丽.舒适护理模式在鼻腔填塞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护理,2014,11(6):507—508。
[0020][10]余蓉,冯先琼.吸氧对鼻腔填塞病人耐受性的研究.中国使用护理杂志,2005,21(6):37-38。
[0021][11]张爱军,赵海玲,崔景明.鼻腔填塞后经口腔吸氧96例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115-116。

技术实现思路

[0022]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经鼻腔手术术后使用的氧气面罩,其在确保患者术后需氧量的同时,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002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经鼻腔手术术后使用的氧气面罩,包括
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吸氧处、鼻托处、下颌拖处,所述吸氧处设置有贯穿的吸氧孔,所述面罩本体位于吸氧孔外侧处固定有连接管头,连接管头用于和吸氧管接头连接;所述鼻托处、下颌拖处分别用于和面部的鼻梁、下颌外侧贴合;连接孔有两个且所述面罩本体位于两个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经鼻腔手术术后使用的氧气面罩,其特征是:包括面罩本体、所述面罩本体上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吸氧处、鼻托处、下颌拖处,所述吸氧处设置有贯穿的吸氧孔,所述面罩本体位于吸氧孔外侧处固定有连接管头,连接管头用于和吸氧管接头连接;所述鼻托处、下颌拖处分别用于和面部的鼻梁、下颌外侧贴合;连接孔有两个且所述面罩本体位于两个连接孔处可与面部靠近耳朵处贴合;所述面罩本体内侧由吸氧处分别向连接孔处、鼻托处、下颌拖处逐渐外扩构成半开放式花瓣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面罩,其特征是:两个连接孔分别与绑带两端装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面罩,其特征是:在面罩本体位于吸氧处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用于对吸氧处的形状进行支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气面罩,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沿着吸氧处的曲面分布。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氧气面罩,其特征是:面罩本体分割为两部分,吸氧处与连接孔分别对应一部分,且两部分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连接带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晨唐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