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056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经收集后进入污染水体收集池中,经提升泵提升至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中进行混凝沉淀,混凝沉淀后的沉淀物经浓缩脱水后堆存,混凝沉淀后的上层污水再经金属膜的污水处理过滤装置过滤处理后进入清水罐中,再将清水罐中的液体返回至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完成一次循环,进行6次循环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物化处理技术,能适应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水质水量变化及气候温度变化影响,出水水质稳定性高,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低碳、智能、能耗低,运营成本低。本低。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水体进入人体,给人体健康带来了许多问题,重金属离子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对水体造成污染。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含有铬、镉、铜、汞、镍、锌等重金属离子)是对水体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的重金属是各种常用水处理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化学状态。重金属废水应当在产生地点就地处理,不同其他废水混合。如果用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污泥和废水作为肥料和灌溉农田,会使土壤受污染,造成农作物中及进入水体后造成水生生物中重金属离子的富集,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20世纪60年代震惊世界的日本公害病

水俣病和痛痛病,就是分别由含汞废水和含镉废水污染水体造成的。过量的植物性营养元素氮、磷进入水体则人为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过程。富含磷酸盐和某些形式氮素的水在光照和其它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使藻类过量生长,随后藻类死亡并伴随着异样微生物的代谢,于是水体中的溶解氧很快被耗尽,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境结构破坏。水富营养化对人类健康有危害。
[0003]目前针对氮磷污水常采用厌氧池

缺氧池

好氧池

沉淀池的工艺流程,但是此工艺会造成硝酸盐进入厌氧池,破坏厌氧池的厌氧状态从而影响系统的除磷效果。对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处理,常采用的工艺是稀释法,即把重金属污染的水混入未污染的水体中,从而降低重金属污染物浓度,减轻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减少排入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的总量,且重金属有累积作用,当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对生物造成生命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以解决重金属及氮磷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投资少、占地小、技术强的处理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经收集后进入污染水体收集池中,经提升泵Ⅰ提升至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中进行混凝沉淀,同时通过加药设备向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中添加药剂,得到底部沉淀物和上部污水,底部沉淀物进入浓缩池中进行浓缩,得到浓缩后的污泥和上清液,浓缩后的污泥经叠螺式污泥脱水机脱水后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堆存;(2)混凝沉淀后的上部污水经金属膜的污水处理过滤装置净化后再进入清水罐中;
(3)将清水罐中的液体经提升泵Ⅱ再返回至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中再次处理,形成一次循环,循环处理6次后,液体达到排放标准,排出液体。
[0006]步骤3排出的液体进行低碳人工湿地景观池的建设。
[0007]所述浓缩池浓缩后得到的上清液回流至污染水体收集池中。
[0008]所述循环处理6次中,前三次循环处理加药设备向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中添加的药剂均为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和石灰,第四次循环加药设备向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中添加的药剂为NaOH,第五次循环加药设备向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中添加的药剂为脱氮去磷剂,第六次循环增加微纳米臭氧气泡发生器,并将微纳米臭氧气泡发生器与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连通,微纳米臭氧气泡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对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内的液体进行深度氧化和消毒。
[0009]本专利技术将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经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的高效混凝沉淀后能去除大部分重金属及氮磷污染物,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的前3次循环处理已经去除了大部分重金属及氮磷污染物,第4次循环加入NaOH处理后进行了少量残余重金属去除,第5次循环加入脱氮去磷剂进行残余氮磷污染物的去除,第6次循环通过纳米臭氧气泡发生器产生臭氧进行深度氧化和消毒后,液体达到排放标准,可进行安全排放。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土建施工较少,整体工艺基本为设备采购安装,土建仅为处理站厂房建设,管道布设,浓缩池建设等,建设投资相对较小。
[0011](2)本专利技术占地小,方便使用。
[0012](3)本专利技术采用物化处理技术,能适应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水质水量变化及气候温度变化影响,出水水质稳定性高。
[0013](4)本专利技术方法低碳、智能、能耗低,运营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工艺流程图;图中各标号:1

污染水体收集池、2

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3

金属膜的污水处理过滤装置、4

清水罐、5

浓缩池、6

叠螺式污泥脱水机、7

加药设备、8

微纳米臭氧气泡发生器、9

提升泵Ⅰ、10

提升泵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内容。
[0016]实施例1:如图1所示,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经收集后进入污染水体收集池1中,经提升泵Ⅰ9提升至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2中进行混凝沉淀,同时通过加药设备7向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2中添加混凝剂沉淀剂,得到底部沉淀物和上部污水,底部沉淀物进入浓缩池5中进行浓缩,得到浓缩后的污泥和上清液,浓缩后的污泥经叠螺式污泥脱水机6脱水后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堆存;(2)混凝沉淀后的上部污水经金属膜的污水处理过滤装置3净化后再进入清水罐4
中;(3)将清水罐4中的液体经提升泵Ⅱ10再返回至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2中再次处理,形成一次循环,循环处理6次后,液体达到排放标准,排出液体。
[0017]其中,步骤(1)中的加药设备7加入的药剂为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和石灰。
[0018]其中所述的金属膜的污水处理过滤装置3为金属膜高精度过滤器。
[0019]实施例2: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经收集后进入污染水体收集池1中,经提升泵Ⅰ9提升至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2中进行混凝沉淀,同时通过加药设备7向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2中添加混凝剂沉淀剂剂,得到底部沉淀物和上部污水,底部沉淀物进入浓缩池5中进行浓缩,得到浓缩后的污泥和上清液,浓缩后的污泥经叠螺式污泥脱水机6脱水后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堆存,所述浓缩池5浓缩后得到的上清液回流至污染水体收集池1中;(2)混凝沉淀后的上部污水经金属膜的污水处理过滤装置3净化后再进入清水罐4中;(3)将清水罐4中的液体经提升泵Ⅱ10再返回至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2中再次处理,形成一次循环,循环处理6次后,液体达到排放标准,排出液体,所述循环处理6次中,前三次循环处理加药设备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经收集后进入污染水体收集池(1)中,经提升泵Ⅰ(9)提升至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2)中进行混凝沉淀,同时通过加药设备(7)向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2)中添加混凝剂沉淀剂,得到底部沉淀物和上部污水,底部沉淀物进入浓缩池(5)中进行浓缩,得到浓缩后的污泥和上清液,浓缩后的污泥经叠螺式污泥脱水机(6)脱水后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堆存;(2)混凝沉淀后的上部污水经金属膜的污水处理过滤装置(3)净化后再进入清水罐(4)中;(3)将清水罐(4)中的液体经提升泵Ⅱ(10)再返回至混凝斜板沉淀一体化设备(2)中再次处理,形成一次循环,循环处理6次后,液体达到排放标准,排出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金属及氮磷复合污染水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卫李丽娜吴咪娜陈柯臻刘畅杨子轩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